国产蓝牙耳机品牌:“六道轮回”指的是哪六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22:04:01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首先,色身不是我,色身散我仍在。否则便是“断见”。
  但六道轮回真实义并非色身的生灭轮转。后者为佛随顺当时世界观方便而说。
  从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个业报身,依所造做业从一业报身可以生出百千万种身,百千万种身一一复能生百千万种身,如是辗转乃至无量。
  如《中阿含经》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

1.【六道轮回】

轮回,梵语Samsara,又译为轮转、流转。
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奥义书中有之
但并不完备

轮回:

“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

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
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

《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

“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

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

如元·李寿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回。”

又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

2.【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螅?葱朐偕??

3.【五阴盛苦】

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

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

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

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

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包含在十法界之中六道以上是佛
  妙觉菩萨位
  如: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大涅磐)
  十号圆满: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种大乐、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三学、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法界为体(入一切时间和空间)、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智慧无量、为九界导师……更多对佛的描述

  大乘等觉菩萨位
  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
  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的菩萨位(古佛倒驾慈航的不计)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大乘十地菩萨位
  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九善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五极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一欢喜地(如:龙树菩萨)
  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楞伽经》中,佛告大慧: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大乘十回向菩萨位
  十等法界无量回向
  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一切世界,过恒河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

  二不坏回向
  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大乘十行菩萨位
  十真实行
  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九善法行
  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

  八尊重行
  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

  七无著行
  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六善现行
  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

  五无痴乱行
  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

  四无尽行
  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

  三无嗔恨行
  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

  二饶益行
  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

  一欢喜行
  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大乘十住菩萨位
  十灌顶住
  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九法王子住
  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八童真住
  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

  七不退住
  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六正心住
  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五方便具足住
  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

  四生贵住
  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

  三修行住
  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二治地住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一发心住
  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大乘十信菩萨位
  十愿心
  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九戒心
  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八回向心
  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七护法心
  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六不退心
  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五定心
  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四慧心
  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二念心
  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

  一信心
  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中乘辟支佛
  缘觉,独觉
  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小乘(声闻乘)四果
  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如:大目犍连、舍利弗 )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三果阿那含(不来,居阿那含天)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

  二果斯陀含(一往来)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思惑前六品。

  初果须沱洹(七往来)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

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

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