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步步高小学: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摄影的基本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2:16:43

http://www.baidu.com/s?wd=%C9%E3%D3%B0%B5%C4%BB%F9%B1%BE%D6%AA%CA%B6&cl=3
http://www.mhbz.com/Article/photo/zhishi/5898.html

如何迈向摄影之路初学摄影第一步 兴趣

最近有很多人问起该如何学习摄影,技术的或是理论的东西都很好讲,因为1+1=2是可以用手指头算出来的,可以实证,而且任何人来作,它都会得到一样的结果,任谁来说,都不会改变「光圈缩小,景深会变大,快门放快,可以冻结影像」这样的事实。可是,在如何学习摄影这件事情上来说,对于一个初学者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有点算是观念的问题,观念可就不会大家一致。笔者很希望把自己的看法及想法让初学者知道,让大家在迈向摄影之门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落入错误的漩涡中。

再来,就会有人问:我是不是要买一部相机?要买什么样的相机?关于这个问题,你不一定要先买相机,可以从喜欢「看」,开始,精美的图片,印刷细致的画册,或是风景或是路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因为你对这些影象有兴趣有感觉,所以你想要借着相机把它捕捉下来。这样说没错吧?

初学摄影第二步 器材

所以认清一个事实,相机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它只是一个「工具」。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相机也是是一种收藏品,也有很多同好是对于器材本身的兴趣大过于摄影,所以呢!先买一部基本功能俱全(这一点,现在绝大多数的相机都符合这个条件),然后就是暂时先将重心放放在器材上,当然,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得要在摄影有上有所收获,熟悉你的工具是绝对必要的,按部就班的去学习操作。花一点时间,去到街上、花园、田野找灵感吧,往往最普通的东西拍出来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先不要问相机能为你作些什么,你要问自己能为相机作些什么)也就是将你的工具熟悉之后,遇到要派上用场时,才不会慌乱,甚至将无法重现的重要事件摄影给搞砸了。

器材的好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选择器材也是很关键的,对于菜鸟来说,我们只要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价位能承受的DC就足矣,大家可以去导购频道多看看最近的一些降价机型和购买须知,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心爱的一款DC!

初学摄影第三步 交流

熟悉了基本的操作之后,当然就是找机会多拍拍,拍出来的作品可以跟同好们一起研究、讨论。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尤其刚开始,你可能不知道相片上的问题是出在那个地方?是焦距没对好还是快门速度太慢?构图可以再加强吗?光线角度可以更好吗?下一次遇到一样的环境时,可以拍得比较这一次更好吗?找寻种拍摄的题裁,找寻各个不同的拍摄地点,在你还没有一定的程度之前,建议大家要多方面的去尝试。而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加入一个有正确观念的摄影部落,(呵呵,比如说常来摄即是空聊聊)可以让你的起步更容易,而不致于独自的摸索。有朋友一起出去拍照,回来一起研究,交换意见及心得,都是让会让摄影更有意思的。

玩转数码

让数码相机“冷静”一点

数码相机都比较娇贵,也非常怕热。所以最好不要把它们曝露在阳光下,或是在暑天里把它们放在轿车里。但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那么拍摄之前最好先要让它们冷却下来,否则就会损害相机内部对热很敏感的电子器件。
液晶显示的局限

数码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屏可以让你马上看到照片的效果,但是它也有局限性,这里只着重谈它的清晰度。液晶显示屏一般都只有一定数量的像素值,其对角线一般为1.8到2英寸。换句话说,它只能显示图像的大致样子,所以要想知道你刚刚拍摄的这张照片是否清晰,就应该立刻把相机切换到回放模式,然后将图像放大并移动,去观察这幅图像拍摄得是否清晰。

来一点闪光灯

标准色温的闪光灯:你常会看到这样的闪光模式:自动闪光、强制闪光开及关,或者类似的模式。这些模式可以让你在任何条件下使用闪光灯。在白天拍摄时,你也可以对黑暗的阴影部分加以闪光灯补光,亦或对处在阴影中的人脸进行补光。

有效的闪光范围:在大多的数码相机中,其内置闪光灯的有效范围一般只有3米到5米左右,超出这个范围,闪光的亮度就不太够用了,拍摄出的影像就会发暗,如同胶片的曝光不足。有些高级的数码相机可以外接闪光灯,加一只大指数的闪光灯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自然是有所助益的。

慢速同步闪光:慢速同步闪光模式多用于夜景或一些光线暗弱条件下的人像拍摄,在慢速同步方式下,相机会在闪光照亮前景物体的同时以较长的快门开放时间为背景增加曝光量,慢速同步闪光模式可以使前景与背景的曝光尽量接近平衡。但由于慢速同步闪光模式的曝光时间较长,所以三脚架便显得非常重要了。

减轻红眼的闪光方式: 防红眼功能可以将人眼视网膜的反光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防红眼功能可以自动在拍摄前进行预闪,让人眼的瞳孔预先缩小,这样也就使视网膜红色的反射光减少到最小程度,这时闪光灯会再次为曝光闪光。

关闭自动闪光模式: 有时候室内拍摄或暗光拍摄的照片在液晶显示屏取景上看着不错,闪光则会减少被摄体的层次,画面会显得很平淡。这时请关闭自动闪光模式,相信柔和自然的光照。

熟能生巧

数字化拍摄可以让我们自由地练手,随意地拍摄。因为你不必害怕浪费胶卷,你可以反复地观察随时拍摄的影像,如果不满意就可以删除掉重拍。

白平衡带来的乐趣

你是否注意过传统相机在荧光灯下拍摄出来照片会发绿?在白炽灯下拍的照片会发红?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工光源有着不同的波长。人眼会很迅速地适应这些人工光源,但传统胶片的适应能力却比不上人眼。而数码相机大都具有自动白平衡及手动设置白平衡功能,常见的可选的白平衡模式有日光、多云、荧光灯、钨丝灯、阴影等等。这些模式可以影响画面在对应的光照条件下的色彩平衡。你可以尝试一下各种模式,从乐趣中摸索出经验。

不要让快门滞时弄虚画面

大多数数码相机从按下拍摄按钮到快门释放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延时,它常常遗漏精彩的瞬间,有时也会使照片发虚。除非你已习惯了对拍摄物进行预先对焦:当你拍摄前,将取景框中的自动聚焦指示框对准拍摄物,半按快门启动相机的自动对焦、白平衡和相关程序,你需要等待相机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完全按下快门。要养成预按快门的习惯,掌握自己数码相机的最佳拍摄状态。

各种按钮和其它控制功能

数码相机一般都带有多种功能,包括那些我们很少涉及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优秀的照片来。
清晰度:一种in-camera模式可以在它记录画面时将清晰度效果达到最佳,这与计算机画面编辑程序中的增加锐度功能类似。

使用可选ISO参数: ISO是胶片感光速度和对光的敏感度的标准指标。数码相机也提供模仿胶卷的ISO参数。在低光照或拍摄运动物体的情况下,可以将IS0感光度提到最高,这样CCD的感光灵敏度便会提高,快门速度也就随之提升了。反过来,你还可以使用较低的ISO值,这样可以将快门速度减慢,增加运动物体的动感效果。需要提醒的是: 相机的灵敏度,或是ISO的数字越高,照片中出现“噪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画面质量、分辨率: 数码相机可以提供不同的分辨率和画面质量设置。随着当今的存储容量的增大和便携式存储方式的增多,拍摄低分辨率的照片就不是个好主意了,要尽可能拍摄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照片。但如果你想通过网络传送拍摄的照片,较小的分辨率和较低的质量对于网络传输速度是非常有益的。

照片存储的几种格式

JPEG、RAW和TIFF: 通常数码相机大都将照片压缩成JPEG文件格式。另外,许多数码相机还提供RAW和 TIFF格式; 这些格式是未压缩文件。RAW是既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象TIFF格式一样,是一种“无损失”数据格式。
TIFF文件比JPEG文件大得多,对于一个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来说,每个TIFF格式的照片大小约为9MB,而同张照片若以同样分辨率的JPEG格式存储约为1.5MB。另外TIFF和JPEG照片都是在相机内处理过的,而 RAW格式则是“原汁原味”的未经处理的照片。

为什么要使用RAW格式呢? 它能给每个像素点以更深的数字深度,整张照片的质量会更高,文件的大小也只有相对应的TIFF文件的一半。但是你必须通过电脑中的图像编辑程序来获得RAW格式文件,然后用它来制作出最终的高质量图像来。

哪种格式最好呢? 这是个“因地制宜”的问题。TIFF和RAW能得到最高的图像质量,但JPEG文件只占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最低压缩率(最高质量)的JPEG文件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特别追求高质量的人来说,TIFF和RAW格式则更适合。

微距对焦:中、高档数码相机大多具有微距拍摄功能,这是一个非常酷的功能,它可以非常近地拍摄一只蜜蜂或是一枚硬币,有时翻拍照片或文件比使用扫描仪迅捷得多。

保持在充电状态

数码相机都是靠电池来支撑的,尤其是那些带有强大的变焦、记录声音以及液晶显示屏等,这些功能都会“象吸血鬼一样”吸吮着相机电池的能量。对于数码相机的电池我们要记住三件事:

1、使用可充电电池。注意:可充电电池在前5、6次充电过程中会增加它们的充电量,之后才会达到它们最大的充电容量。

2、外拍时至少要准备两套电池,三套最好(一套在相机中,一套准备使用,另一套在充电状态)。

3、如果你的相机能使用可充电锂电池,最好多备一块。锂电池的工作时间约为碱性电池和普通可充电电池的5倍,而且重量也很轻。

另外有些数码相机可使用外置式充电器。这些充电器一般都很小,把它插进数码相机的DC-in端口就可充电,这种内置电池的工作时间约为普通充电电池的10倍。

日光和液晶显示屏的矛盾

过亮的日光会使液晶显示屏几乎无法观察照片。有的相机(如三洋VPC-z400)在液晶屏上面有一个透光盖,在强日光环境下可把透光盖打开,就可以借助日光把液晶屏的亮度增加。如果相机没有提供这种功能,还可以寻找一种日光遮光罩套在液晶屏上,将强烈的日光遮住。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衣物对日光进行遮挡,就象早年摄影师取景时钻进大相机的蒙头布里一样。更新型的数码相机还具有菜单选项,可以让你把液晶屏的亮度调高。

以上简述了数码相机常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如果我们能学会充分利用数码相机更多的功能,我们就可以利用它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如何区分数码相机的像素和图象分辨率

虽然数码相机已经逐渐成为摄影爱好者的首选,但其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在数码相机刚刚诞生之初,像素对不少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即使是现在也有不少入门者对此不甚理解。为了帮助那些刚刚涉足数码摄影领域的新手更好的了解数码相机和掌握数码摄影,这里就来说说数码相机的像素和图象分辨率的区别。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往往一件新生事物的诞生需要一个过程去熟悉和了解它,只要你掌握了其要领之所在,会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要想更好地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对图象的像素和分辨率有一定的了解。传统胶卷相机将所拍摄的图象存储在胶卷上,而数码相机则是将所拍摄的图象以像素的形式存储在数码相机的内存或存储卡中。像素是构成数码图象的最基本元素,它们是数码图象最基本的单位(图A),数以千计的像素就构成了栩栩如生的数码图象(图B)。

图A

图B

图象分辨率决定着图象的细节水平和清晰度,像素越多,图象的分辨率就越高。由于构成一张数码图象的像素较多,所以它们的单位一般都是以百万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兆像素。数码相机也多是以所能拍摄图象的像素高低来分类,目前的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主要在1-500万像素之间,其中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为高分辨率的专业级数码相机。6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也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使用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图象细节根据所使用的分辨率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将所拍摄的图象放大后,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图象效果差别就一目了然。我们这里使用的是一部31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微距模式下拍摄的一张花朵的图象。首先将相机的分辨率设置为最高(310万像素),拍摄完成后使用图象处理软件将其放大后,大家可以看到图象的锐度依然很不错(图C)。

图C

但如果采用130万像素的分辨率拍摄,放大后的图象清晰度和锐度都不是很好了(图D)。

图D

高分辨率图象的优点之一就是放大后图象的质量不会有所降低(图E),而低分辨率的图象无论是放大还是用来打印成照片,质量都会有一定程度降低。如果将分辨率为130万像素的花朵图象打印成5x7英寸的照片,效果还说得过去,如果打印成11x14英寸的照片,其质量则不敢让人恭维了。

图E

哪一种分辨率最适合你?

随着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数码相机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即使是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也已经不足为奇,2001年是300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天下,业界人士分析今年应该是400万像素数码相机如日中天之时。但对于不同级别的数码相机的价格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当然,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价格肯定贵得多,所以你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可以根据所需要拍摄的图象质量来决定购买的型号。如果你仅仅只是抓拍用于电子邮件发送的图象或要将所拍摄的图象打印成5x7英寸的照片,1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就可以很好的满足你的需要。如果你要将所拍摄的图象用来打印成8x10英寸的照片,则要选择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如果你要所拍摄的图象用来打印成11x14英寸的照片,建议你还是购买3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当然,如果你的资金富裕,完全可以考虑400万像素或以上的数码相机,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不管使用多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拍摄,大家都可以对所拍图象的分辨率进行调节,比如一部31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就可以拍摄310万像素、220万像素、160万像素、80万像素几种分辨率的图象。大家可以在数码相机的图象质量模式菜单中更改拍摄图象的分辨率。如果选择低分辨率拍摄,所拍摄的图象可能没有更多的细节,质量也可能不是太好,但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反之,使用高分辨率所拍摄的图象有着更好的细节,但需要占据更多的存储空间。一张容量为48MB的存储卡只能存储5张最高分辨率的图象,但可以存储多达144张最低分辨率的图象。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同一分辨率下拍摄图象,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如果仅仅拍摄用于电子邮件发送的图象,完全可以将图象分辨率设置为80万像素,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由于低分辨率图象的文件较小,更加便于发送。最后应该强调指出的是高分辨率图象具有更多的像素,可以打印成大尺寸的照片;低分辨率图象具有较少的像素,只能打印成较小尺寸的照片或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根据你的需要和资金的富裕程度来选择一部合适的数码相机会为你带来无穷的乐趣。潮流毕竟是潮流,要想站在时尚的浪尖,你就只有掏出大把的银子来追逐数码相机越来越高的像素,是否值得也完全在你自己,至少不会因为数码相机的最高分辨率太低而让你错过一些志在必得的精彩瞬间:)(文章出处:太平洋电脑网)

夜晚的都市灯火辉煌、色彩斑斓,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数码相机的特点和特殊功能,完全有可能将这些灯光化成梦幻般的光影照片。由于此类照片不需要精确的对焦,再加上数码相机可以随拍即现,大多数普及型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胜任。以几点心得:
⒈曝光时间要长于1/2秒以上,这样才会留下足够长的光影轨迹;
⒉曝光时间的长短与相机运动速度的快慢成反比;
⒊相机的移动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上下、左右、曲线、圆圈、前后及对角线等方向皆可,这样拍出的照片才有变化,而且同样光影下,相机移动的方式不同,效果迥异;
⒋可以通过调节相机感光度达到所需的曝光时间;
⒌可以利用手动白平衡功能创造出更具想象力的色彩;
⒍可以尝试开启闪光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⒎对于没有手动调节功能的自动相机,在拍摄前可以将镜头先对准较暗物体,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充分利用数码相机的时滞)快速移至想拍摄的光影目标,同样可以达到延长曝光时间的目的;
⒏尽量利用镜头中短焦距端拍摄,对焦距离最好设定在5米以上或无限远处。

数码相机白平衡

个概念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在一般读者眼中,色彩和温度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而在摄影领域,光源总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一样,开尔文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起源于黑体辐射体(对它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开始发光时将变成暗红色,如果继续加热就会变成黄色,然后是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这种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人都对它熟悉不过。

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较头疼的环节。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摄像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对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室内和室个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60W左右钨丝灯泡照明的室内,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需要使用手动白平衡调节方式。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纯白的白纸一类的东西,有些摄像机备有白色镜头盖,这样只要盖上白色镜头盖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

操作过程大致如下:1、把摄像机变焦镜头调节到最广角(短焦位置);2、将白色镜头盖(或白纸)盖在镜头上,盖严;3、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4、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5、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寻像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这时白平衡手动调整完成。

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还可以获得某些特殊效果,比如: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而如果把摄像机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摄像机会把夕阳的温暖色温误判成室内,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并减少红色,把夕阳原有的温暖气氛全部破坏了。相反,以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的蓝色的冷色调画面。

数码相机摄影初级技巧
1、 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 2400 dpi 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 万 ~ 300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 35 mm 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4"x6",约 A6 大小,使用 200-300 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 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

3、 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

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

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分辨光的强度

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
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讲究用光角度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