琤悦国际租房:唐僧为什么又叫唐三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15:58:20

唐僧,又叫唐三藏,这早已为人熟知。至于“三藏”之称的由来,恐怕知者不多。

“藏”,按梵文的原意是指盛放物品的筐箧,含无所不包、包罗万象之意。佛教借以用来概括全部佛经,近乎“全书”。正因为这样,“藏”成了佛教经典的总称。

按内容区别,“藏”分三类:一、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二、毗杀耶藏,意译为律藏,指佛门戒律。三、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

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惯称“三藏”。

唐僧经九死一生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佛教发源地古印度,先后在那烂陀寺从戒贤高僧学习了5年,后又游历各地,拜访名刹中高僧,学业日精。经16年后取得“三藏”真经,返抵长安。以后又经19年呕心沥血译出佛经75部,凡1335卷,计1300万言。

古时,对通晓“三藏”真经的僧人,尊称为“三藏法师”或“三藏”。唐僧因而被称为“三藏”。

看你怎么说,如果是按《西游记》小说里说,原文写是李世民让唐僧去取,经、律、论“三藏”,封了个“三藏”的封号。当然这肯定不是真的,因为唐玄奘当时偷渡出去取经的。按照后世说的是对“经、律、论”都精通的法师叫三藏法师,所以这本不是玄奘专属称号。小说中为什么要让他叫三藏(zàng),我觉得叫三藏(cáng)更确切,西游记中,孙悟空(心、肺)是金、火,金丹学中的铅(纯阳);猪八戒(肝、肾)是木、水,金丹学中的汞(纯阴);沙僧土,金丹学中的土。所以作者叫唐玄奘为唐三藏(cáng),藏铅、藏汞、藏土。所谓金蝉子也是出自《三峰老人丹诀》的炼丹术语,佛祖本就没有一个叫金蝉子的徒弟。所以唐僧在西游记里面也被称作“身”,“炉”。

1.【三藏法师】
(术语)通称则为法师之美称,特称则指唐之玄奘三藏。
FROM:【佛学大辞典】

2.白话文的
【三藏】
经律论三藏是佛典的总称,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后来弟子分类结集为三大部类,故称三藏。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

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或素怛缆藏;

律藏,梵语音译毗尼或毗奈耶律;

论藏,梵语音译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摩藏。

此即通称经律论三藏。

经、有綖贯佛法,令不散失之义,藏有包含蕴积之义。类集一切经部名经藏。

律有灭诸过非,如世间法律,断决轻重之罪;止恶修善,调伏诸根,令其如法如律之义,类集佛为弟子所制的戒律名为律藏。

论即决择辩论一切法义,以无漏圣道智慧对观四谛诸法之理,即名对法,类集一切对法名为论藏。

三藏与三学相配,即经藏为定学,律藏为戒学,论藏为慧学。

结集三藏是为佛法久住,令后世众生有法为所依,是佛徒的头等大事,如《长阿含经》的《众集经》中,舍利弗就召集僧众,提出“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所以对“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并从一法集至十法,受到佛陀的称赞。

佛灭度后,由大迦叶选五百学德兼高的上座比丘僧,在王舍城结集经律论三藏,此是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依《大智度论》卷二则有“大迦叶选得千人”,“从转法轮经至大般涅盘,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长阿含》、《相应阿含》,是名修妬路藏”,集“八十部作毗尼藏”,集阿毗昙藏,大众定为佛说。这是特指小乘三藏,总称声闻藏。亦说在大迦叶结集三藏不远处的界外,别有结集三藏及杂藏、禁咒藏为五藏,此称大众部结集。

由于众生有上下钝利之根的不同,故佛说大小乘之法义,如是则有大乘三藏和小乘三藏之别,称声闻藏和菩萨藏。《大智度论》卷一百:“摩诃衍经,佛灭度后,文殊尸利弥勒诸大菩萨将阿难集是摩诃衍”,“名大修多罗”,“以经大事异故别说,是故不在(小乘)三藏之中”。意指大乘律经和阿毗达摩经都归摩诃衍藏所摄。大乘三藏究有多少,如何分类,尚无明文,只在《大智度论》卷一百中说“摩诃衍甚多无量无限”,“无量无边”,阐述大乘能包括小乘之义。亦有说菩萨藏,缘觉藏,声闻藏为三藏。

中国汉地所译的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在《开元录》中则有详细分类。《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盘》五大部,及诸大乘经,编入大乘经藏;《菩萨地持经》、《梵网经》等律经,编为大乘律藏;《大智度论》等,编为大乘论藏。以《四阿含》等为小乘经藏;以《僧只律》等为小乘律藏;以《六足》等为小乘论藏。论藏除舍利弗的《品类足论》、目犍连的《法蕴足论》和迦旃延的《施设足论》是佛在世的论著而外(佛经中的阿毗达摩大乘经未见有译),其余所译的大小乘论都是佛灭度后弟子所著,亦分别编入大小乘论藏。
(任 杰)
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

3.古文的
【三藏】

(术语)Tripit!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u%trapit!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t!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盘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FROM:【佛学大辞典】

梵文藏(pitaka)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佛教中将通晓各种经文的高僧称为“通三藏”或“三藏法师”。唐玄奘(唐僧)也是一个通三藏,所以也称他为唐三藏,他的法号是玄奘,唐字是唐皇李世民赐的姓。

各位说的真是太好了,我都不好意思说了.
当然补一句,三藏法师对出家人说是很高的评价,我记的还有鸠摩罗法师,六祖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