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征的电影大全:孙中山的让位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20:41:06

孙中山的让位表现出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
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所以不得不另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来担任大总统,所以孙中山让位给了袁世凯。这个做法在其他国家也是有选例的,关键在让位给谁。袁世凯此人野心大,在进步思想方面不怎么样。可以说让位给他是把革命的胜利果实拱手相让,因为让位给他标志着第一次革命的失败。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二次革命”,类似蔡鄂的“护国运动”等相继出现。

1912年2月13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至于孙中山“让位”的原因,争论颇多,现略述如下,以飨读者。

1、阶级局限性所致 “让位”原因的只能归咎于孙中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上。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为对帝国主义和袁世凯抱有幻想,同他们斗争时太过幼稚,终致孙中山在这场夺权与反夺权斗争中败下阵来。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是孙中山个人无法改变的。

2、革命力量弱于反革命力量所决定 让位是阶级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酿成的。当时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是:一方面资产阶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根本不具备战胜封建势力的条件;另一方面,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力量异常强大,而革命党缺乏经验,革命阵营中混入不少立宪派和封建官僚,他们大都是支持袁世凯反对孙中山的。所以,“让位”的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力量之间的对比,即革命力量过于弱小,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3、革命策略 这种观点人为,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干涉的可能性是有所估计的,他人为应该先利用袁世凯来尽快推翻清朝,使帝国主义干涉无可用借口,然后再来对付袁世凯。这种“不战而胜”、“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原因导致的“让位”,尽管事实证明了是错误的,但与那些害怕袁世凯、幻想袁世凯建设共和制度的人们的妥协求和是有本质区别的。

4、政治思想 这种观点认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有一种急于使革命成功,不论通过谁或什么道路都可以的这样一种政治思想。孙中山不反对求和,他主张并为之奋斗的是把议和奠定在建立共和,实现民权的基础之上,以为只要这个基础牢固了,谁当总统都无所谓。

总而言之,孙中山“让位”的原因,史学界众说纷纭。我们应该在争论的基础上,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如何看待孙中山的让位问题,大致有五种不同意见:①妥协论。孙中山本来是坚持革命到底的,并反对南北议和,但是在内外夹攻下,面对革命派的涣散状态和既成的议和事实,他实在是无能为力了。②必然论。此派意见认为孙中山让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主观方面看,最重要的领导这次革命的同盟会,这时已经分崩瓦解,内部矛盾冲突日益严重,已经不能担负起革命的领导责任了。从客观上看,帝国主义列强及袁世凯从外部,立宪派从临时政府内部,对革命派施加种种压力,迫使孙中山让位,孙中山无力改变这种局面。③策略论。此派认为,孙中山让位、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与策略。武昌起义后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和复杂的政治格局,使资产阶级不但没有足够的力量推翻清王朝,消灭封建势力,内部反而潜存有内讧分裂的可能。若从对立的各种势力观察,则全国分裂的可能性最大。孙中山为避免分裂的局面,避免帝国主义干涉和瓜分中国,决定革命分两步。第一步,是以和谈的手段推翻清廷的统治,废除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步是健全与发展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职能,迫使封建势力要么向资产阶级转化,拥护民主共和国,要么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失败者。④有利论。即孙中山让位,有利于推翻封建统治。因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在无法单独胜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让位,促使清政府胁迫清帝退位,从而顺利地达到推翻帝制的目的,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此举也体现了孙中山忠于资产阶级民主原则的崇高精神风貌。⑤选择论。即孙中山让位,是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和革命党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资产阶级本身选择了袁世凯,摈弃了孙中山。因为武昌起义后,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海外华侨和留学生当中,较普遍地存有一种借袁世凯之力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最为有利的心理状态。

其实孙的让位只是顺水推舟,因为他没有袁的实力。当然,他的让位在当时避免了马上爆发一场内战。

迷糊`` 对政治不清楚这段``路过`

是孙中山先生个人品质的体现: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