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粉: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17:56:44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诞生

  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新华社9月8日消息,今天下午4时,在某地举行了喷气式飞机制
  造成功的国家验收签字仪式……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文中的“某地”,
  就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30多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在我国航空工业创建40周年之际。重温那段试制新机的不平凡历程,倍感亲切而
  自豪。

  艰苦创业——为我国歼击机制造基地

  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2年7月31日,为了贯彻中央关于航空工业从修理发展到制造的方针,政务院会议决定将112厂扩建为喷气
  式飞机制造厂。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
  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
  至1954年10月,苏联政府又建议停止试制米格-15比斯飞机,改为试制更新式的米格-17Ф歼击机。周总理对
  此十分关心,于10月22日电示我驻苏大使馆,就缩短飞机试制时间问题向苏方提出了要求。11月25日苏方同意向
  我国移交米格-17Ф飞机的制造特许权。与此同时,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向中央军委、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试制米格-
  17Ф飞机的报告,二机部四局正式向112厂下达了试制命令,并要求于1956年10月1日前试制出第一架飞机。
  1954年,中央从军队和地方抽调大批地师和县团级干部充实了112厂各级领导班子。当年调来的有原山东省
  级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其恭(到厂任党委副书记)等156人。7月至9月,全国铁路系统和上海工交部门向112厂输送
  了大批技术工人,仅上海调来的技术工人就达419人。至1956年,先后从上海共调来870名技术工人。同时,国家
  还分配来3000多名大中专与技校毕业生。各种急需的材料、设备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了。
  全国的有力支援,极大地鼓舞了112厂建设者们的斗志,全厂迅速掀起了建设未来歼击机制造基地的热潮。
  当时基建任务的特点是:建设规模巨大(改扩建工程79项,总建筑面积为200多万平方米),进度紧张,安
  装任务繁重。对此,我们采取了边设计、边施工与边土建、边安装的平行作业方法,有效地把握住了建设进度。
  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不怕吃苦,克服了种种困难,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时,我作为副厂长,坚持
  工作在第一线指挥建设。在吊装厂房高跨钢屋架时,建设者们打破了冬季限制施工的常规,冒着严寒进行高空作
  业,只用3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1617吨预制品的吊装任务。到1956年底,新建和改建项目全部完成,建立了37个车
  间和60多个科室,投入使用的机动设备达4752台,职工人数达到17732人,具备了由修理走向制造的物质条件。
  经过工厂干部职工三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创业,全部基本建设任务比计划规定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我国第
  一个歼击机制造厂终于在一片荒原上处矗起立起来了!从而将新机试制迅速推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并肩作战——苏联人民给予了有力援助

  1951年7月至9月,以总工程师顾问格涅辛为首的第一批18名苏联专家先后到达112厂。1954年8月,以厂长顾
  问赫拉莫夫为首的21名苏联专家来到工厂。到1956年,在112厂的苏联专家人数已达56人,主要科室和车间都配
  有专家。在指导工作方面,主要是通过口头建议和书面建议两种形式。仅1955年,厂长顾问和总工程师顾问就提
  出重大书面建议75项,全体专家提出口头建议3000多项,大部分都得到了采纳与落实。
  为了缩短试制周期,尽快掌握技术,厂长顾问赫拉莫夫提出了“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试制方案:第一阶
  段,用苏联提供的5架份部件装配成飞机;第二阶段,用苏联提供的4架份组合件装配成部件,再装配成飞机;第
  三阶段,用苏联提供的4架份零件装配成组合件、部件,再装配成飞机;第四阶段,用4架份自制零件装配成组合
  件、部件,最后装配成国产化飞机。我们采用了这一方案,确实收到了缩短试制周期、成套地培养技术力量的效
  果。
  苏联专家非常重视干部和职工的技术学习,经常对各级领导讲,不仅要看到今天,而且要看到明天。1954年
  4月,根据总工程师顾问沙文诺夫的建议,我们举办了模线样板-标准件工作法学习班,由沙文诺夫等专家授课。
  不到半年,工人们就学会了制造样板的技术,成功地制造出水平尾翼、前后机身等模线样板800多块。焊接专家
  谢基科夫手把手地帮助工人掌握技术,保证了第一个前起落架支柱在1954年4月试制成功。钣金车间第一次试制
  侧壁蒙皮时,专家卡尔金同工人并肩操作,通宵达旦。型架车间顾问科斯琴科帮助工人掌握水泥灌注型架卡板的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3倍并降低了成本,仅1955年下半年就节约4.3万元。镁铝合金车间专家阿布拉莫夫工作时突
  感心痛胸闷,下午看完病后,他考虑到新机试制任务紧急,又立即赶回车间工作,不幸于午夜因心肌梗塞病逝。
  苏联还给112厂以大量物资援助,自1954年起陆续移交各种机床设备230台、全套技术资料37箱、样板2万多
  块、工装1万多项、样机2架、散装件15架份、标准件15架份,以及各种专用设备等。这给我们快速试制新机提供
  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苏联人民的帮助以及同我们的友谊,我们永志不忘。

  努力学习,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112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对于搞歼击机制造,可以说是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工
  作。厂长牛荫冠说:“中央调我来的目的,就是要抓紧出飞机,为祖国争光。前人没干过的事,我们干!”工作
  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工厂制造新式飞机的关键在于技术力量,制造飞机进度的快慢取决于技术能力提高的快
  慢。为了尽快掌握新机制造技术,工厂发出了号召,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当时全国兴起的向科学技术进军
  的热潮中去,努力学习科技知识。首先是组织干部职工向苏联专家学习。当时给生产长、每个总师和车间主任都
  配备了一名苏联专家当“先生”,订立培训合同,并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其次是请总工程师顾问给工厂党政领导
  干部讲技术课。再就是举办正规的夜大学,重点学习文化知识,从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到一般干部都参加学习。
  工厂内形成了一股刻苦学习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好风气。高方启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当年给自己立下了一
  个规程:只在星期六晚上回家一次。平时就住在厂里,学习技术,处理工作。成年累月,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
  深夜。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第一代航空工程专家。另外,112厂还成立了学习委员会,举办了短期俄文阅读速成
  班,培训生产技术人员160余名。
  通过大力组织学习和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实际锻炼,工厂技术熟练工人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基本生
  产工人的80%,也培养出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
  在组织技术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围绕生产的需要,全面加强了管理。当时我们感到,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
  得有一套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否则,生产很难组织起来。新机有零件2万多个,加上标准件等达25万个,所用
  材料2000多种,需要与外部很多工厂和部门协作。厂内有80多个单位,彼此之间分工细密,各专业互相关联,一
  个环节协调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此,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组织制定了技术、生产与经
  济管理制度。在技术管理方面,我们制订了保证飞机零件制造与供应成套性的文件。车间按文件组织生产,明确
  了责任,使飞机装配有秩序地进行。在生产管理方面,编制日历作业计划时,采用了成套计划件与提前交件组的
  办法,从而使全机的零件按装配先提前交件组的办法,从而使全机的零件按装配先后需要,成套投入生产,成套
  及时供应,保证了生产均衡进行。在经济管理方面,根据部、局指示和四局总顾问及劳资、计划顾问的建议,
  112厂从1956年第2季度起,向车间下达14种经济指标,颁布了有关规章制度。
  实践证明,这套技术、生产与经济管理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对提高112厂的科学管理水平起到了奠基作用。

  突破难关,把歼5飞机送上蓝天

  1955年3月18日,苏联提供的新机技术资料到厂。6月底,资料翻译复制工作结束。7月初,我们组织了新机
  试制人员学习,包括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853人,工人4769人。9月,苏联提供的大批零组件和工装到厂,随
  即开始了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快速试制。试制铺开后,生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接
  踵出现。由于苏联的技术资料与散装件工装来自两个不同的工厂,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苏联专家建议,应首
  先按照图纸把工装协调起来。但这样做必须停产8至10个月。总工程师高方启同志深入现场调查,同工程技术人
  员和老工人一起研究,提出先用苏联工装制造零件,在型架上试装;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并同时
  进行标准样件对合,协调工装。苏联专家同意了这一意见。结果这一办法不仅加快了新机试制进度,而且使广大
  技术人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开始进行标准样件对合时,又发现苏联来的机翼标准样件结合交点变形,致使全机样件无法对合,成为阻
  碍试制的一大难关。型架车间工段主任陈阿玉大胆提出了校正变形的建议。在得到苏联专家的同意后,他冒着整
  个交点可能报废的危险,凭高超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自己动手校正,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使全机样件对合
  按期完成。
  1955年12月5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来112厂视察,观看了用苏制散装件
  装配的第一架米格-17Ф飞机的试飞。刘少奇同志说:“当我们有了自己优秀的战斗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就更
  有把握了。”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我们就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而且是现代化的航空工
  业。”
  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给112厂职工以极大的鼓舞,难关一个个被突破,试制工作迅速进展。1956年7月13
  日,完全采用国产零件制造的第一架歼5飞机“中0101”号机,经过全厂广大干部职工的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
  总装任务。
  1956年7月19日,是我们难以忘怀的日子。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5飞机“中0101”号到达沈阳于洪机场,成功
  地飞上了祖国的万里蓝天。试验证明:“中0101”号飞机在最大速度和最大高度时,特种设备、发动机等的各项
  性能、数据全部达到试飞大纲要求。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厂举行了验收签字仪式,并命名该机为“56式
  机”(以后按系列命名为歼5)。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王秉璋宣布验收结论:“112厂已经试制成功‘56式机’,
  并可以进行成批生产,交付空军及海军航空部队使用。”
  同年9月1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在司法部部长史良、二机部部长赵尔陆陪同下亲赴沈阳,参加了
  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庆祝大会,并为新机剪彩,观看了飞行表演。当主任试飞员吴克明向聂帅报告
  “国产歼击机性能一切良好,请元帅指示”后,聂荣臻元帅连声说:“很好,很好!”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来贺电,祝贺歼5飞机试制成功。
  歼5飞机的试制成功,掀开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掌握喷气式飞机的制造
  技术,标志着112厂已经完成了由修理走向制造的历史使命,从此向掌握新型飞机制造技术、组织正规成批生
  产,进而向自行设计制造新型歼击机的道路前进。

洪都集团生产的强五飞机,是新中国的第一代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1965年6月首飞成功,1965年12月通过初步设计定型审查,1968年11月开始成批生产。强五主要遂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攻击兵力集结点、坦克群、机场、通讯中心、导弹阵地以及海面舰艇等各种战区和浅纵深目标,并可携带空空导弹进行自卫空战。它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一项重要空白,成为空军的一支重要打击力量,为空军战斗力的增长和保卫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