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特种兵之龙医下载: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武装起义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20:35:19

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萍浏醴起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了反清武装起义,这也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光绪三十年华兴会在长沙起义失败,次年会党首领马福益又被捕死难,会党群众亦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然会党的组织基础并没有被打乱,马福益旧部肖克昌(?-1906)、李金奇在安源矿工中具有很大的号召力;龚春台(?-1907)、姜守旦、冯乃古在浏阳,李香阁在醴陵等县农民群众中尤有威信;他们同愤激于清政府的残暴镇压,积极扩大力量,准备重新起义。三十二年春,同盟会总部派刘道一(1884-1906)、蔡绍南(1875-?)回湖南发动会党和新军起义。蔡绍南通过同乡魏宗铨(1881-1907)同龚春台等会党头目取得联系。随后,刘道一等即约集蒋翊武、龚春台等数十人在长沙水陆洲船上举行秘密会议,基本确定了在萍、浏、醴三地同时发动起义,然后分兵进取长沙、南昌的计划。会后,刘道一留长沙筹划全局,并赋予同盟会总部联系的责任。蔡绍南赴萍乡帮助龚春台联络哥老会各部,举行开山大典,公议将哥老会改称“六龙山号洪江会”,推龚春台为大哥,以忠孝仁义堂为最高机关,誓词是:“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服从大哥命令,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神人共殛。”洪江会成立后,发展迅速,会员很快增到10多万人。正因人员庞杂,引起清廷注意,洪江会头目遭到逮捕杀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在此紧急情况下,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八日(12月3日),蔡绍南、龚春台在萍乡高家台召开各路首领会议,商议起义日期和办法。会上,会党首领一致主张乘官兵未到,立刻发难;蔡绍南等认为同盟会总部无信息,军械又不足,仍拟等待接济。大会经终宵争论,未能作出任何具体决定。十九日凌晨,洪江会首领之一廖叔保急不可待,首先在浏阳麻石聚众二、三千人举旗发难。蔡、龚只得宣布动员:以同盟会名义通知洪福会首领姜守旦和普迹市哥老会大头目冯乃古,并饬知各县各处会党同时发动。二十一日,起义军占上栗市,并立即整编部队,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龚春台为大都督,蔡绍南为左卫都统领兼文案司,魏宗铨为右卫都统领兼钱库督粮司,廖叔保为前营统带兼急先锋,沈益古为后营统带兼殿后指挥。起义军又发布檄文,历数清政府十大罪恶,宣布起义宗旨为“破千年之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在这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第一次以起义檄文的形式公诸于广大群众之中,并且得到拥护;贫苦农民、矿工和部分防营兵勇纷纷加入起义队伍,旬日间,起义军迅速增至数万人,浏阳与醴陵以及江西萍乡、宜春、万载边境广阔农村地区也燃起了反抗烽火,其声势震动了长江中游各省。蔡绍南等原拟分三路进兵:一路据浏阳、醴陵,进窥长沙;一路据萍乡安源矿区为根据地;一路由宜春、万载东出瑞州、南昌诸府,攻略沿江各省。但起事后,形势发展迅速,革命力量每到一处,清军望风披靡,人民热烈拥护,而领导者们却不知道如何巩固革命秩序,如何统一军事调度,致使前方各自为战,后方也步调混乱。二十三日当龚春台部整军准备出击时,洪福会首领姜守旦在浏阳大旗山、大光洞、九鸡洞一带也立刻集合了1万多人,起而响应,自号“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发布檄文称:“勿狃于立宪、专制、共和之成说,但得我汉族为天子,即稍形专制,亦如我家中祖父,虽略示尊严,其荣幸犹为我所得与。”反映了单纯反满的意向。这次大起义的消息传到日本东京,同盟会员纷纷到总部机关请命回国,投身反清武装起义。孙中山和黄兴派多人到鄂、

萍浏醴起义

1905年,广州起义

1906年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首次发难。

1907年5月,革命党人在广东潮州府饶平县黄冈镇举义。

6月初,广东惠州七女湖爆发起义。

9月初,革命党人王和顺等在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举义。

12月初,广西镇南关(今名友谊关)起义爆发。

1908年3月,黄兴于钦、廉地区举义。

就在这支义军奋战时,孙中山在云南发动了新的武装起义。

1910年(宣统二年),广州新军首次举义。

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黄花岗起义

从1906年起,同盟会主要是在西南地区发动了多次起义。

除上述的武装斗争外,四川、贵州等地的革命党人也策划了一系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以武昌起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开始。

详细资料: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后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就是策划和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它们是兴中会乙未(1895)广州之役为发端的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的继续和发展。

在湘、鄂、赣交界处爆发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首次发难。1906年春,同盟会总部派遣刘道一、蔡绍南等到当地联络会党,将各派统一在洪江会的旗帜下,聚众达数万人。年底,起义首先在麻石爆发。义军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在檄文中呼吁“破除数千年之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和“使地权与民平均”。义军迅速发展到三万人,声势浩大,震动长江流域。一部分安源煤矿工人投入了战斗行列。孙中山又派谭人凤等前往湘、鄂、赣、苏、皖发动起义,以为策应。清政府调集了五万军队进行镇压。义军转战经月,激战达数十次,迭败敌军,终因领导不力和内部不相统属而被各个击破。刘道一等牺牲。

1907年,革命党人在广东潮州府饶平县黄冈镇举义。5月,以会党为主力的义军千余人,在陈涌波等指挥下占领黄冈。同清军激战于洴州。由于缺乏粮械,义军在战斗六天后解散。这次起义因为消息泄露和革命党人被捕而提前举事,以致惠州、钦州和廉州未能按计划同时发难。6月初,广东惠州七女湖爆发起义。革命党人陈纯等组织会党,屡败清军。附近各县会党纷纷响应,声势颇大。后因缺乏武器,坚持十余日后解散。

1907年9月初革命党人王和顺等在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举义。先是钦州、廉州农民掀起抗捐斗争,当时居留安南(今越南)的孙中山决定借助这种形势开展武装斗争,于是派遣黄兴到钦州策划新军反正,又与抗捐群众取得联络,计划把这两股力量汇合为“声势甚大之军队”,据两广而出长江。但新军统领郭人漳佯允倒戈,却派兵镇压抗捐民团。钦州群众派代表到河内请求孙中山支持,孙中山遂委任王和顺为“中华革命军南军都督”,前往钦州一带联络会党、民团,准备举义。王和顺在王光山发难,旋即夺取防城。义军在告示中申明了同盟会的宗旨,受到广大群众拥护。由于郭人漳拒绝内应,义军未能取钦州为根据地,于是转攻灵山、南宁,破横州、永凉西城。清政府调集两广军队合围,械弹不济的义军被迫于9月中旬解散,部分队伍退入十万大山。12月初(十月),广西镇南关(今名友谊关)起义爆发。孙中山在防城之役失败后即派王和顺到镇南关策划新的斗争,后又任黄明堂为都督,联络绿林、游勇,指挥起义。黄明堂率领八十名战士偷袭镇南关右辅山炮台,占领了镇南、镇中和镇北炮台。孙中山偕黄兴等于次日登上镇北炮台,亲手发炮轰击反扑的清军,并为伤员包扎和取水,指示义军坚守待援。黄明堂率部与清军激战数日,终因弹尽粮绝而突围。清军被歼灭二百余人,义军只牺牲了两名战士。

1908年3月,黄兴再少于钦、廉地区举义。由于孙中山已被法国殖民当局逐出安南(越南),西南地区的武装斗争统由黄兴策划。黄兴在河内组织了一支约两百余人的“中华民国军南军”,进袭钦州,并击败郭人漳部两营。此后的两个月内,义军转战各地,多次击溃清军,战果累累。只是由于弹药耗尽,被迫解散。就在这支义军奋战时,孙中山在云南发动了新的武装起义。4月(三月),黄明堂、王和顺从安南率队百亲人入滇,会同清防营的部分起义队伍,一举攻占河口。义军连克城镇,直指蒙自。队伍猛增到三千余人,许多清兵投诚。黄兴被孙中山委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于5月初赴河口督师。但起义的会党和变兵多不听从命令。当他返回河内筹集军饷和组织援军时,在安南老街被法国警察拘捕并押解出境。义军失去了指挥官,又缺乏粮食弹药,加之河口为清军攻占,只得从滇、桂退入安南。

河口之役失败后,同盟会的武装反清斗争一度较为沉寂。革命党人总结了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把起义的主要力量从会党转向新军。经过艰苦的工作,终于使大批新军兵士和下级军官加入了革命团体。1910年(宣统二年),广州新军首次举义。发难时间原定于2月24日(正月十五),由赵声、倪映典担任正、副指挥。后因新军与警察冲突,引起清方的注意和防范。倪映典只得在2月12日到燕塘军营宣布反正,率领三千士兵进攻省城。义军在大东门与清军激战,倪映典负伤后被捕杀。起义队伍牺牲了百余人,弹尽溃散。这次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并不气馁,积极筹划再次在广州大举,摧毁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同盟会集中了人力和财力,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次被称为黄花岗之役的战斗虽然也失败了,但却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从1906年起,同盟会主要是在西南地区发动了多次起义。除上述的武装斗争外,四川、贵州等地的革命党人也策划了一系列起义。由于缺乏充分的群众基础,发难条件不够成熟,以及领导不力和其他原因,多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革命党人和群众的英勇战斗无疑促进了广大人民的觉醒,在政治上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从而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

广州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