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移动靓号:科举制度好还是坏,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7 12:09:47
都要说明理由,说 有好也有坏也行,急!!!!

历史地说,从隋唐到两宋,科举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对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若说科举对历史起了窒碍作用,主要是明清时期的事。这个时期,西方已经出现近代科学,而贡院高墙内的科举仍在《四书》《五经》的小圈圈里打转转,单一的科举考试科目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呆板的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时的科举已渐渐远离了近代世界迅猛发展的大潮,正如李光耀所言,科举“使过去帝制的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在新旧文化撞击交替的历史契机,科举制抱残守缺最终走上了绝路,成为封建制的陪葬。

  说到科举文化对我们今天社会的启迪,我想说三点:一是,科举制已退幕百年,我们需要的是,把科举考试制度放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来加以理智地考察,目的是抛弃它陈腐僵化的东西,吸取它合理积极的因素。应该说,科举制度中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其合理性是不能随着这一制度的废除也一并否定的,考试选人在历史上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得选拔更具客观性。千百年的历史说明,考试还是选拔人才较为成功的方法。不论是古代历史上,还是“文革”期间,考试都曾多次遭到废止,但最后又都不得已恢复。“文革”时废除高考,拾起一千多年前就已淘汰的推荐制度,结果一塌糊涂。因此说,考试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二是,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一系列考场规则和考试方法,诸如对出题判卷考官的锁院隔离制、对考生衣着用具的搜检制、对考卷的糊名弥封制等等,都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举措,有些做法至今仍得到借鉴和沿用。而历史上按不同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规制,实践已证明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有益的,今天的高考仍继续实行不同省区录取的定额制。这样看来,科举文化确有不少值得继承的积极因素。

  三是,科举考试最终走进了死胡同,关键是它内容的陈腐和方法的僵化。因此,今天的各类考试,特别是高考,应该对其内容和方法不断地革新调整,以确保考试制度能够选拔真才,并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培养。可称道的是,在今天这个多元社会,已不是仅仅一座独木桥了!

  作者简介:李国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科举研究,承担教育部考试中心科研课题《古代科场作弊防惩研究》,编撰《清代典章制度辞典·科举类》,著有《科场与舞弊》一书,新著《清朝十大科场案》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科举制度为社会阶级的流动开启了一条自下而上的通道,普通的布衣百姓不必通过暴力也有可能摆脱社会底层的身份,进入社会的上层。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将毕生的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埋首于经史子集之中,甚少有自己的思想。开始科举制度以后,读书人参加的暴乱或者说起义就少了很多,就算有,也是屡试不中的差生。所以说科举制度除了选拔人才的功能外,对于稳定统治阶级的政权也是很有好处的。

说不好的话,您能有更好的办法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