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的正确使用时间:武则天的碑上为什么不会有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1 04:04:27

武则天和她的“无字碑”

当一种观念或意识打着“传统”的大旗,披着“祖训”的虎皮?外衣?,在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大地上畅行的时候,要想冲破束缚,对原有的观念和意识有所改变,的确是件大不易的事情。这不仅仅来自于社会上的保守势力,更多的阻力往往源于我们自己。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就以历史古远,国土广袤的中国来说,武则天也可以算作一个顶天立地,呼风唤雨的杰出人物了。然而,就因为是一个女人,鹤立鸡君的武则天就更显现出她的独特与鲜见。让那些历来轻慢“弱女子”的“大丈夫”们的的确确地愤怒了一把。而身居“九五之尊”的武则天本人,也仍旧摆脱不了这传统观念和封建意识的桎梏。

不可否认,武则天是推动着中国历史前进的帝王中独一无二的女性人物。但在旧中国,这“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与封建意识却让无数追腥逐臭的人拥有着既广阔且久远的狺狺嗡嗡的天地。武则天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矢之的”。为“守妇道”,她敢于打破“帝王陵前不立颂德碑”的“规矩”,破天荒地为“昏懦无能,无所作为”的唐高宗李治亲自撰写八千余字的“述圣记碑”,而自己却“为帝五十年”,“只留无字碑”。不敢对自身的功过作出一点评价,还得留给后人评说。她死后不愿“称孤道寡”,却差点连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都不行。照男尊女卑的“规矩”和“传统”,“以卑动尊,事既不经,恐非安稳”。武则天“尊”为帝王,同时却又“卑”为女子,临死前吩咐:“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弄得连她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对她的称谓也定不下来。是称“皇帝”,还是称“母后”,都无法明确。

当政五十年,就因为自己是个女人,自己心虚,自觉“理”亏,自卑心理作祟,因而使得她过高地估计了反对派的力量,只得起用索礼元、周兴、来俊臣这类“酷吏”来镇压政敌,巩固政权,使自己背上一个“滥杀无辜”的骂名,为“卫道士”们制造了“最毒女人心”的口实。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中弑长杀幼的人数不胜数。就连李世民这“开明天子”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也曾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干下了弑兄、杀弟、欺父的事。却因了他是男人,是胜者,这些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小事一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为了巩固政权,未曾少杀一人,大家都可以不以为意。唯独武则天这女人就必须背上“滥杀无辜”的罪名,在死前即遭到“武后篡权,妇人当道,有失常伦,不足为道”的诋毁,死后则只能是褒贬由人,是非难料了。难怪一直有人出于对女性的歧视,把“牝鸡司晨”当作天道失常,乾坤颠倒的征兆。

历史上的武则天“通文史,多权谋,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也能听谏,有唐太宗的风度。”她理朝政四十五年,治国有道,内政、外交、军事都有斐然成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对为非作歹的亲属和宠臣也决不留情。“小人得志”的索礼元、周兴、来俊臣等人恣意妄为,最终还是被武则天处治,留下个“请君入瓮”的成语。她的宠臣僧怀义,自以为深得武则天信任,在众臣面前趾高气扬,妄自尊大,被苏良嗣当廷掌嘴,告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并不护短,对他不尊规矩出入宫禁严加训斥,并要他向众大臣认错。她的爱女太平公主深知武则天是非分明,对自己、对手下人都“严加约束”,不敢扰民。她在宫中设立的“铜匦”,颇像现今的“举报箱”。她为了能为国家、朝廷择选人才而建立的“自举”、“试官”制度和当今的“自荐”、“试用期”相同。她设置的“糊名”、“弥封”?考卷封名?体例,至今仍在沿用。在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诸多方面,武则天都起了积极作用。

时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的世纪已向我们走来之际,树立新观念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改变旧“传统”,树立“新观念”已是大势所趋,但要彻底摈弃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陈规陋习,却仍然是任重道远的大事。还得“从我做起”,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变主观世界。

故所以没有字

最新发现,武则天碑上有格的痕迹.这说明他的儿子李旦为他打格了,可是没有把她的遗言刻上去.可能是因为武则天捉弄够了李旦,历史学家是这么认为的.

一生功过后人评

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过应由后人评说
故留无字碑

这据说是一个未解之谜。
第一种说法:武则天认为自己是一个伟人。功绩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于是干脆不在碑上留任何文字。
第二种说法:武则天知道自己是篡位得来的地位,碍于这种情况,再加上为政时的一些暴政,不敢在碑上留下文字。(当时妇女地位低下)
第三种情况:武则天是一个聪明人,干从不在碑上留下任何文字,让后人评价她的功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