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让点球给苏亚雷斯:“毛”姓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7 04:13:17
它的历史

姓氏:毛
祖宗:毛公
分类:以封邑为氏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 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 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 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 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 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 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 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 姓。
郡望:
1、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 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2、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3、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 西南)。
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 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 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 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 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迁徙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早在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 发生内乱,就有徙居江南者。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 、北京、山东、山西、甘肃者外,主要是称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 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著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 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 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 、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 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 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几乎遍布江南。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 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寻根溯源  
毛姓来源有三:
1、叔郑封于毛国说。据《姓源》及《广韵》、《风俗通》等所载,系出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其后遂以国为氏,是为陕西毛姓。
2、伯聃封于毛邑说。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亦系出姬姓,周文王第九子伯聃(一作明)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东北一带),其后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南毛姓。
3、出自他族改姓。如代北氐族有毛姓;据《高丽史》所载,金时女真人有毛姓;彝族姓俄母氏,汉姓为毛;今瑶、高山、满、蒙古、土家、回、白等民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毛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之弟。周武王克商灭纣后,大肆分封诸侯。为巩固统治,亦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其中将其八弟叔郑封于毛国,赐为公爵,叔郑曾在周任大夫,贤明有德,时称毛公。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毛国灭亡后,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毛姓。并尊毛叔郑为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毛姓主要发源于两个地方,即今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但他们均为周文王的后裔,换言之,这两支毛姓,实际上是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同胞兄弟。春秋时期,毛姓家族发生内乱,周朝卿士毛得,杀毛过而代为毛伯,后又逃到楚国,是为毛姓入湖北之始。毛姓在汉代以前仍以上述两地为其主要繁衍中心,并以此为源地,逐渐向外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离石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但在唐代以前,毛姓仍以北方为中心,并昌盛壮大,散居于北方各地。其中以今山西、河南、宁夏、甘肃、内蒙等省的毛姓繁衍得最盛,故毛姓有荥阳、河阳、北地等郡望。而见于史册的江南毛姓人物,仅有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庐江(今属安徽)人毛义,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丞毛植等寥寥数人。可见,毛姓大举南迁要晚于他姓。唐末,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荡,毛姓开始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其中有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唐末五代以后,毛姓除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外,开始在江南昌盛起来,至此以后,毛姓开始称盛于南方,北方毛姓风光不在。元朝至正年间,原居江西吉水的一支毛姓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与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于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落籍该地。不久,又有另外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此际,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姓陆续有人迁居台湾,进而播迁海外。而落籍湖南韶山的毛太华一支下传二十代,历五百余年,才出现了位改写历史,影响全世界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如今,毛姓分布甚广,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广西、四川、湖南亦多此姓,上述四省毛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郡望堂号    
毛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西河郡,西汉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东汉移治离石(今属山西);2、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属河南);3、河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4、北地郡,秦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夏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堂号:
“西河”、“永思”、“睦族”、“舌师”、“学仕”、“敦本”等。
        宗族特征    
1、在中国古代史上,毛姓对文化艺术上的贡献最为突出,具体表现是多文学之士和拥有庞大的画家群。
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毛泽钧等修的《韶山毛氏族谱》,湖南湘潭韶山冲毛姓字行辈份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陆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续修字行为:“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名章。”
名人精粹    
毛遂: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邯郸危急,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他自荐随往。在楚王犹豫不决时,他拔剑上阶,慷慨陈词,说服楚王与赵合纵。毛亨:山东曲阜人,西汉著名学者。相传是古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世称“大毛公”。《诗经》就由《毛诗》传下来。毛苌:西汉时赵人,曾任北海太守。治《诗经》尤精,相传是“毛诗学”的传授者,人称“小毛公”。毛惠远:阳武(今河南原阳南)人,南朝齐的画家。师顾恺之画马,更善画人物列女,为当时一流画家。其弟毛惠秀,其子毛棱均为画家。毛滂:江山(今属浙江)人,宋代词人,其词别树清圆明润一格,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对陈与义、朱敦儒等著名词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毛松:江苏昆山人,宋代画家,善画花鸟及四时景物,其子毛益,工翎毛花卉,其孙毛允升,亦工画花鸟。毛纪:山东掖县人,明朝宰相。其学问渊博,居官廉洁有为,为官绅所敬佩。毛奇龄:浙江萧山人,清初文学家、经学家。他自命清高,见解独特。好治儒家经典,著述甚丰,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与毛先舒、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毛宗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小说评点家,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成目前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工书、擅石刻,有名于当时。毛怀:长洲人,清代书法家,精于书法,门下弟子极盛,有《南园草堂集》。毛鸿宾:山东历城人,清代名臣。由编修累擢御史,直言敢谏,不避权贵,后官至两广总督。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被誉为“一代风流一代绝唱”。

■排行数量

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姓氏源流

毛(Máo)姓源出有三:
1、系出姬姓,叔郑封于毛国说。据《姓源》及《广韵》、《风俗通》等所载,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一带),其后遂以国为氏,是为陕西毛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于毛国,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伯聃封于毛邑说。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亦系出姬姓,周文王第九子伯聃(一作明)被封在毛邑(今河南省宜阳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3、出自他族改姓:
① 如代北氐族有毛姓;据《高丽史》所载,金时女真人有毛姓;彝族姓俄母氏,汉姓为毛;
② 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③ 今瑶、高山、满、蒙古、土家、回、白等民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毛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之弟。周武王克商灭纣后,大肆分封诸侯。为巩固统治,亦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其中将其八弟叔郑封于毛国,赐为公爵,叔郑曾在周任大夫,贤明有德,时称毛公。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毛国灭亡后,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毛姓。并尊毛叔郑为毛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毛姓主要发源于两个地方,即今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但他们均为周文王的后裔,换言之,这两支毛姓,实际上是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同胞兄弟。春秋时期,毛姓家族发生内乱,周朝卿士毛得,杀毛过而代为毛伯,后又逃到楚国,是为毛姓入湖北之始。毛姓在汉代以前仍以上述两地为其主要繁衍中心,并以此为源地,逐渐向外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离石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但在唐代以前,毛姓仍以北方为中心,并昌盛壮大,散居于北方各地。其中以今山西、河南、宁夏、甘肃、内蒙等省的毛姓繁衍得最盛,故毛姓有荥阳、河阳、北地等郡望。而见于史册的江南毛姓人物,仅有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庐江(今属安徽)人毛义,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丞毛植等寥寥数人。可见,毛姓大举南迁要晚于他姓。唐末,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荡,毛姓开始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其中有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唐末五代以后,毛姓除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外,开始在江南昌盛起来,至此以后,毛姓开始称盛于南方,北方毛姓风光不在。元朝至正年间,原居江西吉水的一支毛姓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与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于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落籍该地。不久,又有另外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此际,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姓陆续有人迁居台湾,进而播迁海外。而落籍湖南韶山的毛太华一支下传二十代,历五百余年,才出现了位改写历史,影响全世界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如今,毛姓分布甚广,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广西、四川、湖南亦多此姓,上述四省毛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历史名人

毛 遂: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邯郸危急,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他自荐随往。在楚王犹豫不决时,他拔剑上阶,慷慨陈词,说服楚王与赵合纵。
毛 亨:山东省曲阜人,西汉著名学者。相传是古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世称“大毛公”。《诗经》就由《毛诗》传下来。毛苌:西汉时赵人,曾任北海太守。治《诗经》尤精,相传是“毛诗学”的传授者,人称“小毛公”。
毛 滂: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词人,其词别树清圆明润一格,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对陈与义、朱敦儒等著名词人的创作都有影响。
毛 松:江苏昆山人,宋代画家,善画花鸟及四时景物,其子毛益,工翎毛花卉,其孙毛允升,亦工画花鸟。
毛 纪:山东掖县人,明朝宰相。其学问渊博,居官廉洁有为,为官绅所敬佩。
毛 庚: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书法家。工书、擅石刻,有名于当时。
毛 怀:长洲人,清代书法家,精于书法,门下弟子极盛,有《南园草堂集》。
毛惠远: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南)人,南朝齐的画家。师顾恺之画马,更善画人物列女,为当时一流画家。其弟毛惠秀,其子毛棱均为画家。
毛奇龄:浙江萧山人,清初文学家、经学家。他自命清高,见解独特。好治儒家经典,著述甚丰,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与毛先舒、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毛宗岗: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清初小说评点家,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成目前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毛鸿宾:山东历城人,清代名臣。由编修累擢御史,直言敢谏,不避权贵,后官至两广总督。
毛泽东:湖南省湘潭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被誉为“一代风流一代绝唱”。他的书法更是挥洒自然,才华横溢,以行、狂草见长。二弟毛泽民在新疆被盛世才所杀,三弟毛泽覃在江西瑞金与敌作战中英勇牺牲,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

■郡望堂号

1、郡望
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县境)。东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西南)。
2、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此外,毛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西河堂”、“永思堂”、“睦族堂”、“舌师堂”、“学仕堂”、“敦本堂”等。

■毛姓宗祠通用联

〖毛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洁廉世望;
风雅诗宗。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归安人毛谟,字吟树,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清介自持,所到之处以廉闻名。住在京城时,曾靠授徒自给。著有《韵事略》、《说文检字》。下联典指西汉北海太守毛苌,为河间王博士,官至北海太守,治《诗经》尤精。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人称“小毛公”(汉初毛亨为大毛公)。传授古文诗学“毛诗学”。是时言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后三家皆亡,而毛诗得大行。

捧檄以往;
脱颖而来。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庐江人毛义,字少节,家贫,以孝行闻名。南阳张奉慕名前往拜访,正逢府檄送到毛家,任毛义为安阳令,毛义手捧檄文,喜形于色,急忙去告诉母亲,张奉很看不起他。母亲去世,毛义辞官守孝,后举贤良,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去。张奉叹道:“贤者是不可测的呀!毛义往日之喜,原来是为了孝敬母亲。”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人毛遂,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毛遂自荐跟着去。平原君说:“贤士在世上,好像是锥子在袋子里,它的尖马上就会露出来。你在我门下三年,我从未听说过你的才干。”毛遂说:“我今天请求放在袋子里。如果早一些的话,已脱颖而出,不仅是尖而已。”平原君和楚王谈判半日不决,毛遂按剑而上,直陈利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作,对付秦国。

注经世业;
捧檄家声。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湘潭县(现市)韶山冲毛氏宗祠联。下联典指汉·毛苌事典。下联典指联典指东汉庐江人毛义事典。

洁廉世望;
风雅诗宗。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泽州毛一豸,顺治年间进士,性廉洁,圣祖以“清官第一”褒之。下联典指战国鲁·毛亨,为《诗古训》传于家,称“大毛公”,至汉时,毛苌治诗尤精,称“小毛公”。

宜阳世泽;
经学家声。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鲁·毛亨。下联典指汉·毛苌。

官奴骂贼;
侍史工诗。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毛谟事典。下联典指西汉·毛苌事典。

〖毛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鸿宾文字第一筹;
子晋典籍八万册。
——佚名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两广总督毛鸿宾,道光进士,由编修累擢御史。敢言直谏,不避权贵。胡林翼所谓“言系天下安危,二百年来第一等文字。”同治时官至两广总督。下联典指明代学者毛晋,字子晋,博学多识,遍搜古籍达八万余册,多宋元善本。家有汲古阁,传刻古书,流布天下,世称毛本。自编者有《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

好书不厌看还读;
益友何妨去复来。
——毛怀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毛怀自题联。

林头研石天云月;
涧底松根刨雪腴。
——毛庚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毛庚自题联。

云山槛外如搜卷;
灯火亭前自著书。
——毛庚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毛庚自题联。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毛泽东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毛泽东《七律·答友人》诗之颈联。原诗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首诗是毛泽东诗中最为浪漫瑰丽的一首。如果说他的另两首《七律·送瘟神》是悲欢离合的“送神曲”和“巡天歌”,那么,这首《答友人》,则是美幻飘逸的“怀乡曲”和天上与人间的二重奏。如果说《送瘟神》是想像着人间的我到天上巡游,那么,《答友人》则是想像着天上的神到人间巡游。“芙蓉国里尽朝晖”一句,和盘托出诗人对故乡湖南,以至对整个中国的期望,又仿佛是在向未来倾诉,期望着一个辽阔灿烂的世界。新人气象: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午日到门听罄远;
春风吹树隔林寒。
——毛奇龄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撰联。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复旧山河。
——郭沫若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郭沫若赠毛泽东联。

曾折松枝为宝栉;
又编栗叶代罗襦。
——毛正美撰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女诗人毛正美诗联。

〖毛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诗学有渊源,羡一家授受;
易经明消长,验四季变迁。
典出西汉学者毛亨,古文诗学业“毛诗学”开创者。曾作《毛诗训诂传》,简作“毛传”。以授赵人毛苌,故世称为“大毛公”,称苌为“小毛公”。《诗经》经秦火后,唯《毛诗》流传至今,齐、鲁、韩三家诗,先后衰亡佚失。

■【中国人民解放军毛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毛少先少将
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少轩,江西省安福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0军排长,湘赣边工农民主政府警卫队队长,红6军团连长、营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连长、营长,120师独立第二支队支队长、团长,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部科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第16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3军后勤部军械处处长,甘肃军区酒泉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司令部军械处处长、管理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新疆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2月15日逝世,终年75岁。

毛会义少将
毛会义(1914-1975),江西省兴国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4师10团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连长,晋西独立支队连长、副营长、营长,山东纵队第2旅5团副团长、6团副团长,山东军区5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2军分区12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83团团长,28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28军84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5年10月9日逝世,终年61岁。

毛和发少将
毛和发(1919-1999),河南省固始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警卫班长、连队文书。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7团连指导员、副营长,新四军第3师8旅24团营长、第3师特务团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1师61团团长,第四野战军44军132师副师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师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10月2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1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毛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毛凤鸣中将
毛凤鸣(1942.10-——),江苏省南通市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指挥专业毕业,大专学历。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司务长、连政治指导员、团干事、参谋,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秘书,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副处长、处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部长,1998年任解放军**副校长,2000年任解放军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2005年12月退役。
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姓氏:毛
祖宗:毛公
分类:以封邑为氏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 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 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 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 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 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 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 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 姓。
郡望:
1、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 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2、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3、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 ),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 西南)。
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 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 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 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 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迁徙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早在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 发生内乱,就有徙居江南者。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 、北京、山东、山西、甘肃者外,主要是称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 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著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 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 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 、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 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 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几乎遍布江南。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 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回答者:lizhonggeng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3-9 18:00

--------------------------------------------------------------------------------

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寻根溯源
毛姓来源有三:
1、叔郑封于毛国说。据《姓源》及《广韵》、《风俗通》等所载,系出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其后遂以国为氏,是为陕西毛姓。
2、伯聃封于毛邑说。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亦系出姬姓,周文王第九子伯聃(一作明)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东北一带),其后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南毛姓。
3、出自他族改姓。如代北氐族有毛姓;据《高丽史》所载,金时女真人有毛姓;彝族姓俄母氏,汉姓为毛;今瑶、高山、满、蒙古、土家、回、白等民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毛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之弟。周武王克商灭纣后,大肆分封诸侯。为巩固统治,亦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其中将其八弟叔郑封于毛国,赐为公爵,叔郑曾在周任大夫,贤明有德,时称毛公。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毛国灭亡后,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毛姓。并尊毛叔郑为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毛姓主要发源于两个地方,即今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但他们均为周文王的后裔,换言之,这两支毛姓,实际上是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同胞兄弟。春秋时期,毛姓家族发生内乱,周朝卿士毛得,杀毛过而代为毛伯,后又逃到楚国,是为毛姓入湖北之始。毛姓在汉代以前仍以上述两地为其主要繁衍中心,并以此为源地,逐渐向外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离石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但在唐代以前,毛姓仍以北方为中心,并昌盛壮大,散居于北方各地。其中以今山西、河南、宁夏、甘肃、内蒙等省的毛姓繁衍得最盛,故毛姓有荥阳、河阳、北地等郡望。而见于史册的江南毛姓人物,仅有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庐江(今属安徽)人毛义,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丞毛植等寥寥数人。可见,毛姓大举南迁要晚于他姓。唐末,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荡,毛姓开始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其中有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唐末五代以后,毛姓除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外,开始在江南昌盛起来,至此以后,毛姓开始称盛于南方,北方毛姓风光不在。元朝至正年间,原居江西吉水的一支毛姓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与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于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落籍该地。不久,又有另外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此际,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姓陆续有人迁居台湾,进而播迁海外。而落籍湖南韶山的毛太华一支下传二十代,历五百余年,才出现了位改写历史,影响全世界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如今,毛姓分布甚广,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广西、四川、湖南亦多此姓,上述四省毛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郡望堂号
毛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西河郡,西汉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东汉移治离石(今属山西);2、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属河南);3、河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4、北地郡,秦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夏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堂号:
“西河”、“永思”、“睦族”、“舌师”、“学仕”、“敦本”等。
宗族特征
1、在中国古代史上,毛姓对文化艺术上的贡献最为突出,具体表现是多文学之士和拥有庞大的画家群。
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毛泽钧等修的《韶山毛氏族谱》,湖南湘潭韶山冲毛姓字行辈份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陆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续修字行为:“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名章。”
名人精粹
毛遂: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邯郸危急,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他自荐随往。在楚王犹豫不决时,他拔剑上阶,慷慨陈词,说服楚王与赵合纵。毛亨:山东曲阜人,西汉著名学者。相传是古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世称“大毛公”。《诗经》就由《毛诗》传下来。毛苌:西汉时赵人,曾任北海太守。治《诗经》尤精,相传是“毛诗学”的传授者,人称“小毛公”。毛惠远:阳武(今河南原阳南)人,南朝齐的画家。师顾恺之画马,更善画人物列女,为当时一流画家。其弟毛惠秀,其子毛棱均为画家。毛滂:江山(今属浙江)人,宋代词人,其词别树清圆明润一格,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对陈与义、朱敦儒等著名词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毛松:江苏昆山人,宋代画家,善画花鸟及四时景物,其子毛益,工翎毛花卉,其孙毛允升,亦工画花鸟。毛纪:山东掖县人,明朝宰相。其学问渊博,居官廉洁有为,为官绅所敬佩。毛奇龄:浙江萧山人,清初文学家、经学家。他自命清高,见解独特。好治儒家经典,著述甚丰,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与毛先舒、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毛宗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小说评点家,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成目前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工书、擅石刻,有名于当时。毛怀:长洲人,清代书法家,精于书法,门下弟子极盛,有《南园草堂集》。毛鸿宾:山东历城人,清代名臣。由编修累擢御史,直言敢谏,不避权贵,后官至两广总督。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被誉为“一代风流一代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