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合成隐匿爆破:请问大家,对湖北名族学院(了解的人)的印象怎么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07:48:16
各个方面能给出一点看法
不知道报考这个学校怎么样?不知道这个学校的前途怎么样?会不会快速的发展?

我是中南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我到过湖北民族学院.学校很漂亮,专业比较全,好像还在积极的申请硕士点!在省属高校中走在前列。有些专业(特别是与恩施当地资源和土特产开发相关的)比较好。
有西部大开发的好政策,有恩施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相信湖北民族学院会越来越好的!

不错,是重点,就在我们学校对面
我们是二类,每天对着一类,羡慕啊
我们学校要修什么花的钱,最后都从我们身上收刮
他们学校都是国家拨款....唉,就是不一样
???????????????????????????
你不要瞎说哦,湖北民族学院什么时候成了重点,是一类了?他只是二本二高校,在恩施州恩施市。民族方面的专业应该还可以了,其他的不怎么样,交通又不方便,公路太危险,目前还没有铁路,武汉到是有小型飞机飞那里,不过前几年出过坠机事件。

你所说的是重点,一类的,在你们学校对面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吧?在武汉武昌鲁巷下去的民院路上,虽然升了一本,但是为了照顾民族考生,仍维持在二本招生。你应该就是武汉科技学院的吧?也就是以前的纺院,你们学校的纺织服装专业是特色,还可以的了。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省属民族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恩施七师。1949年11月恩施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恩施师范学校,1977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恩施师专的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9年被原国家教委正式命名为湖北民族学院。1998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湖北民族学院与原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重要社会影响的民族高等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学校是还可以的,不过就是交通不方便 ,难走一点
我就有同学在那儿,好象感觉还还好。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省属民族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恩施七师。1949年11月恩施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恩施师范学校,1977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恩施师专的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9年被原国家教委正式命名为湖北民族学院。1998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湖北民族学院与原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重要社会影响的民族高等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校园依山傍水,丛林掩映,环境幽雅,气候宜人,是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分桂花园、舞阳和土桥三个校区,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成了校园网,拥有有各类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近 5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 5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 1700多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在职教职工1226人,专任教师57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00余人,有讲师等中级职称人员400余人, 有博士(含在读博士) 13人,硕士 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津贴者 4人,享受省政府津贴者8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此外,学校还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学校聘请客座教授60余人。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人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艺术系、外语系、体育系、大学外语部、大学预科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6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一所拥有300张病床的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覆盖文、理、工、农、医、法、管理和教育等八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林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音乐学、园林、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财务管理、护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等28个本科专业和法学、高级护理、中药学等3个专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12个专业联合招收硕士生,有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学校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全日制学生8000余人;学校成人教育暨职业技术教育面向社会招收56个本、专科专业学生,现有各类成教生6000余人。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被誉为“武陵山区的人才摇篮”。

学校以‘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加强民族学课题研究’为科研指导方针,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和学科本身的优势,努力形成科研的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和学科特色。学校现有省级和院级学术研究机构4个,有系所合一的研究所20余个;《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分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医学版,全部向国内公开发行。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92项,完成技术开发研究项目56项,鉴定成果37项,获国家专利16项,获国家级、部级奖5项,省级奖16项,州级奖30项,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75部。学校土家族研究已走在全国先进行列。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加大两个文明建设力度,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本科教学工作1999年通过了教育部的合格评价。1998年、2000年学校连续两度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1999年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被国家民委、省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崇高荣誉。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省属民族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恩施七师。1949年11月恩施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恩施师范学校,1977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恩施师专的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9年被原国家教委正式命名为湖北民族学院。1998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湖北民族学院与原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重要社会影响的民族高等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校园依山傍水,丛林掩映,环境幽雅,气候宜人,是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分桂花园、舞阳和土桥三个校区,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成了校园网,拥有有各类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近 5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 5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 1700多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在职教职工1226人,专任教师57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00余人,有讲师等中级职称人员400余人, 有博士(含在读博士) 13人,硕士 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津贴者 4人,享受省政府津贴者8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此外,学校还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学校聘请客座教授60余人。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人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艺术系、外语系、体育系、大学外语部、大学预科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6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一所拥有300张病床的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覆盖文、理、工、农、医、法、管理和教育等八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林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音乐学、园林、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财务管理、护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等28个本科专业和法学、高级护理、中药学等3个专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12个专业联合招收硕士生,有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学校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全日制学生8000余人;学校成人教育暨职业技术教育面向社会招收56个本、专科专业学生,现有各类成教生6000余人。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被誉为“武陵山区的人才摇篮”。

学校以‘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加强民族学课题研究’为科研指导方针,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和学科本身的优势,努力形成科研的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和学科特色。学校现有省级和院级学术研究机构4个,有系所合一的研究所20余个;《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分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医学版,全部向国内公开发行。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92项,完成技术开发研究项目56项,鉴定成果37项,获国家专利16项,获国家级、部级奖5项,省级奖16项,州级奖30项,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75部。学校土家族研究已走在全国先进行列。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加大两个文明建设力度,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本科教学工作1999年通过了教育部的合格评价。1998年、2000年学校连续两度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1999年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被国家民委、省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崇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