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开店客服怎么弄:有哪些比喻性惯用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12:12:38

2002年2月
第1期
语言文字应用
Applied Linguistics
Feb.,2002
No. I
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北京100010)
〔摘要〕本文讨论了惯用语的特点以及惯用语同成语,歇后语,谚语的关系和区
别.与此同时,探索了惯用语的使用和发展变化.贯穿本文中心的想法是探讨惯用
语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I惯用语,发展,使用,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H1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1003-5397(2002)01-0055-06
Issues of Research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Idiomatic Expressions
Li Xin娜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atic expressions,and its rela-
tion一discrimination as compared to set phrases,two一part allegorical sayings,and proverbs.It also ex-
plores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with a running一through discussions of the stan-
dardization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
Key words:idiomatic expressions,development,use,standardization
"穿小鞋""敲竹杠""吃大锅饭"这些语词我们经常在用,也知道它们可能叫惯用语.但给
"惯用语"下一个定义,学术界讨论了好一段时间,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家的共识只
有一个,这种讨论还得继续下去.惯用语是成语,歇后语和谚语等熟语中大家意见最不一致,
分歧最大,甚至相互意见完全对立的一种固定语.出现这种现象,自然有多种原因.比如对惯
用语认识较晚,把这类固定语用"惯用语"这个术语去特指它,把它们从过去广义的固定语中分
出来时间并不久;加之讨论惯用语的文章和著作,往往各说各的,互不交锋,以致难以取得较一
致的意见.至于惯用语的规范问题.,就更排不上讨论的日程了.就连一些专门探讨词汇规范
或研究惯用语的著作,一般也不涉及它的规范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编写《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
词典》的实践,谈一些惯用语研究中的问题和对惯用语规范的意见.
〔作者简介」李行健,男,1935年生,四川遂宁人,教授,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
万方数据
56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4期
讨论"惯用语"的问题,还得先从"熟语""习用语""固定语"说起.凡称"语"的单位,肯定同
词不同,它比词的结构大,意义也复杂一些.因为语是由词构成,语的含义也是构成语的词义
的组合.熟语,习用语都是着眼于它们结构的固定性和应用中语义的整体性而言的,比较明确
的称谓就应叫"固定词组".由于它们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和性质同词差不多,人们也把它们
视为语言中大于词的建筑材料单位,给它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固定语".固定语的成员应该有
成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以及不属于以上四语的一般固定词组等.不管对这些语的认识分
歧有多大,但都一致认为它们是"固定语",是语言中的建筑材料.由于"谚语""歇后语"的结构
复杂一些,常以一个完整的句子出现,而它的内容经常又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以致某些
语言学家认为"固定语"中的这部分成员,是个人的言语作品,不属于语言词汇的成员.我们认
为这种认识不太全面.除了论者本身自相矛盾(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熟语"都是语言的建筑材
料,而他们把谚语和歇后语也包括在熟语内)之外,谚语和歇后语在语言应用中的地位和性质
本质上同成语,惯用语等熟语是一样的.这些意见我们在《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
歇后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谚语规范词典》的前言中已经讨论过,这里就不再重复.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认识惯用语,并把它从"固定语"中识别出来.最方便的方法就
是用排他法,即从固定语中分出谚语,歇后语和成语,剩下的部分就是"惯用语".25年前,刘
叔新教授和我在((词语的知识和运用》(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书中,就把上述三语从固定语中分
出后,其余的统统叫作"惯用语",至今仍然有学者持这样的观点.但如果把"惯用语"作为一个
术语,它指称的东西应有明确的界定才是.所以我认为应在"三语"之外剩余的广义的惯用语
中分出严格意义上的惯用语,也就是语言学术语所指的惯用语,即将广义的惯用语一分为二.
其主要的区别特征是有无语义的双层性,即除字面的语义外,有无比喻引申的深层次语义.如
"捅马蜂窝",字面上为捅了马蜂的蜂巢,而深层的含义却是"招惹了麻烦".按照这样的标准,
"陪不是""对不起""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等,因为没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它们应属于
"固定词组"或一般的"固定语"."吃闭门羹""敲竹杠""马大哈""打预防针"等,它们除字面意
义外,还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义.它们是术语"惯用语"所指的真正的惯用语,也是词典收作条
目的惯用语.概括地说,惯用语的特点有三个:一,它的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必
需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二,它的结构是固定的;三,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
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
意义的双层性是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的显著特点(谚语语义的双层性比较特殊),正因为
它们具有这种双层性以及其他特征,才有必要将它们同一般固定语区别开来分别进行深入地
分类研究,使对固定语的认识更加深人和精密,也才更便于固定语的使用和规范.由于上述各
种固定语的语义内涵和表现方法不同,又使得固定语之间显现出各自的特点.人们也正好根
据这些特点分别认识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比如谚语和歇后语,它们的意义基本是表
述性的,而惯用语却是描绘性的,因而前者具有表述语义的完整性,而后者却没有.成语则兼
具两者的特点,语义内容既有表述性的,也有描绘性的.如再从它们包含的具体内容看,谚语
和歇后语不一样,而它们同成语和惯用语也不一样.谚语是人们积累的经验知识的结晶,而惯
万方数据
2001年第4期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57
用语和歇后语多是对某种现象的形象描绘,但它们的表现手段又各不相同.
我们用语义的双层性标准将惯用语同一般固定语区别开来,也就是从广义的惯用语中区
分出狭义的惯用语.就惯用语语义结构的特点和表层与深层语义的关系观察,不同的惯用语
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将惯用语的双层语义关系粗分为三种:
1.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都在语言中被分别使用,如"打预防针".在流行病多发期,易感
人群都往往要打针预防,这是它的字面常用语义.与此同时,也常用它去比喻让人防止坏的风
气或思想意识的浸染而采取的措施,常用"打预防针"来描述这种行为.
2.字面语义一般不用,深层次语义几乎成了基本语义.如"吃独食""抓辫子""打棍子",
在一般语境里,大概不会有人去使用它们的字面语义,而是用它们的比喻义,指个人独占好处,
专找人家的问题以及故意整人等语义.字面语义虽然不用,但毕竟它还存在,如果没有字面语
义,或字面语义已丧失,也就不具备语义的双层性了.这时就可能认为它们不是惯用语.
3.字面语义和深层次语义固定性程序不同,如"白开水""寄生虫""财神爷".它们双层性
语义之间联系的固定性就有差别."白开水"有时用以喻指某些发言,文章等没有真知灼见,缺
乏有分量的内容,如同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这种比喻义往往具有临时性,所以它所喻指的范
围也就很宽泛,凡是内容平淡的东西都可以用."寄生虫"喻指依靠别人生存的事物,语义双层
性之间固定性显然比"白开水"强."财神爷"喻指能支配钱财并能给人带来好处的人,虽然它
可以指有钱财的人,也可以指管钱物的人,但能支配钱财给人好处却是共同的.它的语义双层
性之间的固定性又比"寄生虫"强一些.如果把"白开水"按有的学者的看法认定为惯用语,那
势必要使惯用语大增,凡有临时比喻性用语的三字组固定语都可以看作惯用语,其结果就无所
谓惯用语了.因此,凡是由临时构成或带有临时性的双层语义关系,都不是惯用语."财神爷"
因为双层语义关系比较固定,所指的客观对象也较明确,自然应将它看作惯用语.需要讨论的
是"寄生虫",如果从宽一点,可以将其作为条目收人惯用语词典,从严一点可以不收人.对这
种具有两面性的过渡性固定语,考虑到词典的实用性,不妨从宽较好.
从结构上说,虽然有学者不承认三字格的固定语是惯用语,他们或者认为三字格的是词不
是语,或者认为三字格不是惯用语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在有的学者的论述中,甚至根本就不存
在狭义的惯用语概念.但我们还是要说,惯用语的结构就是以三字格为代表的.这里包含着
不收"上马""下马"(如指工程开工或停止),"阿Q"阿斗"之类两字格的复词或专名.因为这
类结构是词不是语,语是由词组成的单位,所以二字格的词即使有比喻引申义,也不会是惯用
语,只是多义词.但是,也应承认二字格的也有词组,也可能具有一般惯用语的特征(语义的双
层性),如"下海""吃醋"等.但我们认为这种形式只是暂时的,二字格是现代汉语词的典型形
式,二字格的词组很容易"词化"为一般的复词.应该说,有的惯用语词典将二字的组合收人作
条目不完全合适.有一本收条目一万多的惯用语大词典,三音节以上的大多为一般固定词组
甚至大量的自由词组,也混入不少成语,谚语的条目.其所以如此混杂,主要是对惯用语的界
定不清,收条失之过滥.这不仅误导了使用者,同时也会造成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混淆
的弊端,给研究和使用惯用语带来人为的困难.
我们也应看到,三字组中也有一些词被认为惯用语.这也正是一些学者认为三字组都是
词不是语的原因.这种说法虽失之偏颇,但并非全无道理.显然,动宾结构的三字组大多是
语,如"炒鱿鱼""敲竹杠""穿小鞋""炒冷饭""吃大户",而偏正和主谓结构的,特别是偏正结构
的经常就可能是一个三音节的词.如"寄生虫""摇钱树""空城计".但是,三音节毕竟是惯用
万方数据
58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4期
语的常见形式,人们常把有比喻引申意义的视为惯用语.
惯用语的使用频率一般较高,不少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语.这大概也是学者以"惯用"给
它命名的一个原因.可以认为,三音节的惯用语的结构固定性最大,三音节以上的有随音节增
多固定性相对弱化的趋势.离合性是惯用语使用的一大特点.其他三语大多没有这种情况.
如"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一个钉子""碰软钉子""碰硬钉子""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钉子";
"吃闭门羹",可以说成"吃一回闭门羹""吃了闭门羹""吃过他的闭门羹"等等.这种离合式的
用法,同语言中的离合词一样,并不影响它们作为词或语的性质和地位.这些插人的成分,可
以更细微地描绘出具体的情境,而使语言新鲜不一般化.因此,应把这种形式看作惯用语应用
中的一个特点.
惯用语有强烈的口语色彩,它可以在特定的语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这方面它跟成语正
好相反.但它和同样具有口语色彩的歇后语也不同.惯用语带诙谐色彩的不多,而歇后语大
多具有这种表达色彩.惯用语的口语色彩,与成语某些同义表达形式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
感受到.比如成语的"置若阁闻",惯用语就可说成"耳边风"或"风过耳","阿谈奉承"同"拍马
屁"或"溜须拍马","李代桃僵"同"替罪羊""背黑锅",都显现出成语和惯用语表达同义或近义
时的书面化和口语化的个性.
惯用语在语用中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它大多具有或强或弱,或隐或显的感情色彩,但褒
义的少,谐谑,讽刺和贬义的较多.如"红眼病""磨洋工""咬耳朵""戴高帽""耍嘴皮子""耳朵
软""醋罐子""省油灯""耍赖皮""耍死狗""喝迷魂汤""老黄牛"等等,这些常用的惯用语都有不
同的感情色彩,只要使用得当,会给语言增色不少.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惯用语自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旧的惯用语可以因其不被人使
用而消亡,也可以因其语义结构的变化而转化成词或一般固定语.这种现象总是悄悄地,不断
地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发展.与此同时,新的惯用语也在不断地产生,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达手
段.无论是消亡的或是新生的,它们肯定有一个必需的演变历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渡阶
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固定语,要判断它们是或不是惯用语,即使判断标准很明确具体,由于这
种固定语自身过渡中的渐进性,人们也一时难于准确判定它的属性,极易出现见仁见智的情
况.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一部分固定语被某些专家认定为惯用语,另一些专家却不认
可.作为学术讨论这是很正常的事,在编词典收条目时就比较为难.我们设想,对消亡转化中
的J质用语拟适度从宽,对新产生的惯用语,不妨适度从严.特别是作为规范性的词典,对新出
现的语词的认定,采取略为滞后的做法可能是可取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从成语,谚语或歇后语转化来的惯用语.讨论这个问题,既可能使我们进
一步认识惯用语同其他"语"的相互关系,也可以看到惯用语发展变化同它们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可以昭示人们,"四语"之间关系密切,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由此,也可以理解分别以成语,
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名义编写的专语词典中,会出现一些相互都收列的条目.这也应该视为
正常的现象.但这应以边缘性条目为限,其核心条目按有关专语的特点还是容易认定的.先
看下列固定语:"风马牛""井底蛙""出头鸟""狗咬狗""呱呱叫""皇帝的女儿""没嘴的葫芦""绣
万方数据
2001年第4期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 59
花枕头""打翻五味瓶".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其中有的是成语省略而成,有的是谚语的一部分,有的是歇后语
的前半部分(狗咬狗),有的是歇后语的后半部分(狗撵鸭子一呱呱叫),后面四条更是常见歇后
语的前半部分,省去后半部分也能成立,因后半的语义已经不言自明了.如果我们把它们看作
成语,谚语或歇后语的省略,也就太忽视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制约关系了,同时也容易模糊"四
语"之间的界线.因此,与其把它们归人原有的固定语类别中去,不如说它们是由另外"三语"
转变来的惯用语,甚至有的惯用语还是其他"三语"的原形.比如,若没有"白费蜡"的客观现象
和相应的语言表达,可能不会产生"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样的歇后语.
还有一些"四语"归类界线不清的条目,在四类专语词典中互有收录.这也是造成"四语"
混淆的一个原因.如"莫须有""班门弄斧""不人虎穴,焉得虎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吃一
堑,长一智""初生牛犊不怕虎""羊毛出在羊身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远水救不了近火""兵
来将挡,水来土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解铃还须系铃人",这类固定语可能本身具有双重性,
也就是同时具备两种以上固定语的特征.这种情况也应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社会现象
中,有些事物是不可以用一刀切的办法处理的.对具有兼容并包多种性质的固定语,可以特殊
处理,允许不同语类的词典都可以收作条目,也许这样更便于读者使用和查考.
至于惯用语的来源和形成,也是一个复杂而有探索意义的问题.惯用语看来音节不多,结
构也较简单,但其来源和形成过程却多种多样.除大多来源于群众的口语外,大致说来还有下
列数种.
1.同成语一样,由历史典故或名句等传承下来.比如"闭门羹",据后唐 冯蛰《云仙杂记》
卷一记载:"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下等的)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流传下
来,"闭门羹"成了婉拒相见的代名词."吃闭门羹"即遭人拒绝,不愿相见的意思.
又如"眼中钉",宋 陶岳《五代史补》记载赵在礼在宋州作官,欺压百姓,民众很恨他.有一
天听说他要调走,老百姓非常高兴,相互祝贺说:"此人若去,可谓眼中拔钉子,何快哉!"
就是像"拍马屁"这样十分通俗口语化的惯用语,也有古老的来源.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处
于游牧时代,很喜欢马.向人称赞自己的马好时,总是拍拍马屁股.这个动作成了夸赞马好的
意思.后来扩大成对人阿谈奉承,也叫"拍马屁"了.
2.从行业用语转化来.当行业语成为寻常词语后,有可能成为惯用语,如"打埋伏""打游
击"等来源于军事用语."临时抱佛脚""鬼画符"等来源于宗教用语."跑龙套""走过场"来源
于戏剧舞台用语等等.甚至还有像"替罪羊"这样来源于国外宗教《圣经》中的用语.从上可以
看出,不管来源如何专业,只要反复使用,经群众口语化后它们都可能成为惯用语中的一员.
3.其他来源的.如"拆烂污""二百五"来源于方言,"将一军""马后炮"来源于棋艺,"二一
添作五""不管三七二十一"之类,来源于珠算的口诀等等.

惯用语的规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最好有一本规范性的惯用语词典供参考.我们设想这
本词典的规范性,首先要从收条开始.除了严格按照惯用语的标准选取条目外,还应注意:(1)
不收尚未进人普通话的方言性的惯用语,如"阿木林""触霉头""打牙祭""找小脚""吃外国火
腿",虽然它们已见于惯用语词典,但规范性词典一般不收.(2)不收过时罕用的惯用语,如"登
龙门""送门包""壁上观"等.(3)不收庸俗不健康的惯用语,如"吃豆腐""钻狗洞"等.(4)不收
万方数据
60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4期
形似而实不是的"惯用语",即不收没有双层语义的或比喻引申义是临时性的,如"不敢当""爱
面子""报喜不报忧"等(它们都被收人某些惯用语词典).(5)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注意收取新
产生的已通行的惯用语,如"肠梗阻""炒鱿鱼""豆腐渣""坐直升飞机""指挥棒""硬指标""一碗
水端平""大锅饭"等.
其次,对惯用语用字的形音义有分歧或不合规范的进行规范.如"独角戏"和"独脚戏",取
前者不取后者,并提示读者"角"不要写作"脚"(虽然它来源的方言中仍作"脚")."打闷棍"提
示读者"闷"不读min,而应读men.这些原本是规范词典的应有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
些惯用语从方言进人普通话后,对它们的注音在词书中历来就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既然已成
为普通话的惯用语,就应按普通话的读音.这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可行的原则.比如"拆烂污",
来自昊方言,词典大多注为"cal6nwu",为什么给"拆"(chai)增加一个"ca"音,据说就因为方言
中读"ca".这既自相矛盾,又很不合理.只给"拆"注方音,为什么不给"烂污"注方音.吴方言
也没有普通话的阴平调值,岂不有点四不像.一般词典的任务是推广普通话,是促进语言文字
规范化,怎能将方音引进到普通话中来.如果那样,那还有什么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可言,更
不可能进行语音的规范化了.给"拆"增加方言读音"caca,使之由单音字变为多音字更给规范
造成困难.
再次,对同一条惯用语有不同写法的规范.如"抓辫子"和"揪辫子",我们取意义明确的常
用的形式作正条,取另外的形式作副条并加必要的提示.有的异形惯用语我们只把倡导性的
条目作正条,不立副条,并提示读者不用它们.比如"吃闭门羹"和"尝闭门羹",我们就在"吃闭
门羹"条中提示读者不宜作"尝闭门羹".最后,在释义上我们只注释普通话语义,不注方言性
语义.注释现代的语义,不注过时的语义,如"戴高帽",只注不合实际地夸大其词地赞扬人,不
注文革批斗中给人"戴高帽"义.至于不同的规范办法和具体措施,在我们编的《现代汉语惯用
语规范词典》(长春出版社)的"凡例"中均有详细说明,读者有兴趣可以参看.
本文提到的一些不同的观点和事例,为了避免烦琐,未能一一注明出处,它们分别出自本
文后附的参考文献中.拙文只是引玉之砖,尚乞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厂M].书海出版社,1999.
[2」马国凡.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M].辽宁人民出版社,1961
[3」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4」高歌东.惯用语再探[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仁5」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1990
[7」周荐.汉语词汇史研究史纲[M]语文出版社,1995.
[8」吕冀平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J].中国语文,1987,(6).
〔9」周荐.惯用语新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10〕徐宗才,应俊玲.惯用语释例[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11〕施宝义.汉语惯用语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12]陈光磊.中国惯用语仁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仁13」高歌东.汉语惯用语大辞典〔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
仁14〕王德春'新惯用语词典「M1.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万方数据
====================================
英汉语中都有大量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间的对应关系着手,可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比喻性词语可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
=================================

惯用语初探
邓春琴
(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南充!"#$$$)!
摘要:惯用语作为与成语,谚语,歇后语平行的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史上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
段.虽然%$年代以来,专家和学者对惯用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远未达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阶段.文章
试图从意义,来源,构成形式,结构关系和语体风格等几个方面对惯用语和成语进行比较,把惯用语从成
语中区分开来.通过比较,进一步发现惯用语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惯用语的感情色彩,特殊来源,发展变
化,及其特殊的修辞功能等.从而使我们对惯用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惯用语;成语;比较;个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
的词汇.相对于词汇中的词来说,熟语是更高一级的词汇
单位,人们在运用它的时候,也象运用词一样,把它当作语
言单位来运用.因而熟语也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词汇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熟语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
歇后语等词汇单位.由于熟语所概括的范围广,因此人们
对熟语的性质和其内容所包含类别的区分往往容易造成不
同的意见和看法,有时甚至会形成截然相反的分类.
著名语言学家郭绍虞认为:"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的结
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作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
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语言."〔'〕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谚语
所表达的意义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功能
在于传授经验教训从而达到对人劝戒的目的.现代汉语方
面的权威人士黄伯荣,廖序东认为:"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
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
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象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象谜
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不
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从这两个定
义中可以发现,谚语和歇后语具有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因而
容易从熟语中区分出来,而熟语中的惯用语和成语区分起
来却没那么容易.所有的学者都知道熟语中有惯用语和成
语这么两类,可是落实到具体的短语,哪个是惯用语,哪个
是成语,分歧就会很大,有时还会形成截然相反的划分.例
如"一窝蜂"这个固定词组,有人认为它是惯用语,有人却认
为它是成语.因此在探讨惯用语之前,首先要区分惯用语
和成语.
一,惯用语的界定
要搞清楚什么是惯用语,首先得了解它的方方面面,如
意义构成,来源,构成形式,结构关系和语体风格等.而惯
用语在许多方面与成语又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人们对它们
的认识往往也是一头雾水.学者们都试图建立一个标准来
区分惯用语和成语,但采用一个什么标准呢 学者们的分
歧就比较大.李行健和刘叔新认为:"惯用语是从字面上可
以直接理解的固定词组,由于它的意义是组成成分的意义
的组合,它没有成语那种比喻的形象烘托."〔"〕同时该书还
指出:"成语和惯用语并非处处都能区分得那样明显,有的
成语,只有微弱的或不完全的意义双层性,有的惯用语,部
分的组成部分含有比喻性,因而字面意义局部的不是真实
意义,多少有点近似成语."〔)〕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作者
的大致倾向:惯用语的意义不是几个语素的字面意义的总
和.但中央人民广播大学教材《现代汉语》则这样解释:"惯
用语的意义不是几个语素的字面意义的相加,而是通过比
喻,引申概括出一个新的意义."通过仔细对比,笔者更认同
后一种解释.如果照前一种说法,惯用语"交白卷"其第一
义项是"上交问题完全未经回答的空白卷子".这一义项经
过长久的使用,后来逐渐被人们比喻为"完全没有完成任
务".如今其第一义项已经很少使用了,应用广泛的还是其
比喻义.惯用语顾名思义是惯用义项的词语,因此要把"交
白卷"归为惯用语就必须用其比喻义去解释.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这几乎成了共识.成语的意
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
分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例如"满城
风雨"字面含义是"整个城市在刮风下雨",而实际含义即被
大多数人接受的含义是"闹得人人皆知".从上面对惯用语
和成语的论述可以归纳出,惯用语和成语的意义都不是字
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比喻,引申等途径来表达更深
一层的意义.尽管二者极其相似,但经过仔细推敲,仍可以
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那就是成语的实际意义比惯用
语的实际意义更加强调整体性,即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甚
至是一个空间,而惯用语的实际意义则强调转化.举两个
例子来分析一下,"狐假虎威"是由"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这样一个事例,通过比喻等途径表示为"倚仗别人的势力去
欺压人."这就是由一个具体的事例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
),
!收稿日期:-$$-+'$+''
"露马脚"假若其字面意义所概括的现实存在,那就是"马不
知什么原因露出了蹄子",这一层意义在人们长期的使用
中,把"马脚"比喻为"破绽",因此"露马脚"慢慢演变为"人
无意之中露出了真相".从中可以看出,惯用语更加强调字
面意义到现实意义的转化,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性不
如成语那么强.
从意义方面入手,惯用语和成语大多是脱离了原构成
材料的意义升华为新的意义.因此仅仅从意义方面来区分
惯用语和成语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