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画背包的世界:我想知道满族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21:44:03

找个关于历史的网站自己查啊~~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说不完的!

满族

历史源流
新疆的满族人口约13936人(1995年),集中于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奇台等地,主要与汉族混居。满族本称满洲,属东胡的一支,发祥于白山黑水之间,其族源可上溯至周代的肃慎,汉代为挹娄,地北朝埋藏为勿吉,隋、唐时期为革未革曷,五代、宋、辽、金、元朝时期为女真。明代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建国号为后金,明崇祯八年(1635)皇太极废除诸申(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这就是满族之名的由来。因满族皆入旗籍,因此又通称之为旗人。
服饰饮食
满族的服饰发式,直接承袭了其先世女真人的特点,辫发左衽乃其古老的历史传统。满族入关后,生活习俗有许多改变,逐渐汉化。满族无论男女,常服皆穿袍服,满语谓之“依介”,俗称旗袍,喜用绸缎制作。分单、夹、棉、皮四种。这是一种直身窄袖、左衽、圆领口、钉纽绊,长至膝下的袍服。由皮装演变而来,适宜于骑马。女式旗袍更为讲究,一般领口、衣袖、衣襟缘都有绣花装饰。老年男子还喜穿一种有裤铜无裆的套裤,既保暖又灵便;满族男子着靴;女子盛装时着旗鞋,木质高阍,前方后圆,称为“马蹄底”或“花盆底”、“寸子”鞋。平时则穿绣花布鞋,以素面为忌。另外满族不分男女都喜欢佩戴荷包,这是由古代女真人出猎时所携饭袋演变而来,男女侧重戴不同,男子戴于腰带两侧、女子挂于大襟之上。
满族本为狩猎、游牧民族,早期每餐必有野味,人主中原后,改以粟麦为主。主食为麦面,兼以杂粮。传统食品中最具特色的品种是类似糕点的“饽饽”。品种有豆面饽饽、萨其玛等,制作精美、风味独特、品种繁多。其粥饭有小米饭、黄米饭、豆粥、八宝粥。其面条吃法有别于汉族,浇面的卤不勾汁,而是清汤羊肉面。另有一种“酸汤子”的传统食品,是以各种叶菜在面汤中发酵制成,作汤食食用。在主食上的特色的食品,如油瓤凶子、双合饼子、葫芦油果等。肉食以猪、羊肉为玉,尤喜食猪肉。“火锅”是满族传统主菜,多于喜庆这日食用,品种很多,视原料不同,名目也不同,如白内火锅、三鲜锅、什锦锅等。纯以羊肉为原料的火锅,就是全国闻名的涮羊肉。满族还喜野味,野猪肉、野兔肉被为待客佳肴。满族人民不重饮茶,但喜喝酒,且吸烟成风。
婚姻家庭
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嫁仪式繁多,须经过订婚、迎娶、合卺几个程序。
满族称孩子降生为“落草”,孩子一生下来,是男孩则在门右上首挂小弓,是女孩挂红布条。三天后用艾叶灸孩子头顶、肚脐、腰、背,祝愿孩子免生灾病。有艾叶煮水洗浴,叫“洗三”。满族有给孩子戴“迷魂锁”的特殊习俗。男孩生下来将一布制小袋戴于小孩腿上,三天后行祭宜开锁礼取下,由老人祝福后挂于祖宗板的锁绳上,实即满族所供奉之“妈妈口袋”。女孩则戴于脖颈上,直到婚前才行开锁礼取下,挂于锁绳上。生子百天,俗犯法“过百禄”,亲属要给孩子送礼物,舅母、姑母、姨母每家送一个环形馍馍圈,叫“护练”,由几位老人将“护练”抬起套在小孩脖子上,然后取下、掰成小块、荼给过路行人,祝愿孩子长命百岁。满族习俗常特制一装粮食的的小枕给婴孩枕,以使脑后扁平、以此为美。
宗教信仰
古代新疆满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主张万物有灵,以萨满作为人灵交通的倒霉。崇拜的神灵包括自然神(如山神)、动物神(如马王)、祖先神以及人间神(如关帝)。宗教信仰主要通过家祭的形式体现。这种家祭是家庭祭祀以祖先神为主的各种神的萨满祭祀活动。满族还信仰佛教。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仅次于满族,且满蒙允许通婚。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仅次于满族,且满蒙允许通婚。故而,蒙古族信仰之藏传佛教(喇嘛教)很快传入满族中。另外,汉传佛教对满族也发生了影响。
文化艺术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系满-通古斯语族语支。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命令额尔德尼、噶盖二人在蒙古文基础上创造了满文。这种文字竖书连写,无圈点,语音区分不清,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1632年(崇祯五年)皇太极又命达海加以改进,加了圈点,规范了字母,区分了原来不能区分的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满文原著和译著多达几千部,著名的有《尼山萨满》、《御制五体清文鉴》、《通鉴》、《大藏经》、《水浒传》、《三国志演义》、《长白山志》、《四书》等著作。清军入关后,满族大多已改用汉语。
满族人精于经学、诗文、书画者,代不乏人,如雍正朝诗人阿克敦、乾隆重皇帝等。
满族民间文学也很丰富。其中有像“天地层、地震鱼、世界树”这样的创世神话;也有通俗的民间婚嫁、丧葬时唱的歌谣,还有寓意深刻的谚语。满族能歌善舞。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歌舞是“莽势舞”。
风俗习惯
满族尊老敬上,居家对父母三天请一小安,五天请一大安。请安礼 ,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女子行叩头礼如男子,也有三、六、九之数,唯不挺身垂手。平时交往,男行“抱见礼”、“擦肩礼”;女行“拉手礼”、“举手礼”。满族人忌害乌鸦、喜鹊、狗,有尊崇鸦、鹊、狗的习俗。满族先世实行火葬。至乾隆时由于战事渐熄,加之受汉族影响,遂由火葬过渡到土葬。
娱乐活动
满族节日最具民族传统的是颁金节,即农历十月十日。因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颁诏废除女真旧名,定满洲为族名,现在这一天就成了满族命名纪念日,“颁金”系满语,有“诞生”和“生机勃勃”之意。其它节日多同于汉族,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新疆满族承袭了其先世游猎的传统,每逢秋冬之际驻防八旗官兵多举行围猎的传统,每逢秋冬之际驻防八旗官兵多举行围猎,名曰“打围”。它既是生产活动、又是体育运动,更是一种军事训练项目。其它娱乐活动有踢形头、抽陀罗、改绷绷、跑满城、老鹰抓小鸡等。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汉代称“(扌邑)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 革末)、(左革歇左)”,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 “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6 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 ,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莽势歌舞
满族在历史上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时,满族祖先(革末)、(左革歇左)人派使者去长安见隋文帝 “高祖(文帝)厚劳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革末)、(左革歇左)后裔女真人有这样的习俗:女子成年后,行歌于途,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寻找伴侣。到努尔哈赤兴起后,也继承了满族能歌善舞的传统。每逢佳节、喜庆、 婚嫁筵、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 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之日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成双对舞,旁人拍手而歌,以击堂鼓伴奏。莽势舞进入宫廷后,由自娱性舞蹈变成表演性的庆典舞,改名为庆隆舞,场面壮观、规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筝等 乐器的就有60多人、伴唱的13人、舞蹈者58人。 服饰有严格规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寿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黄画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并戴有各种假面具,做骑马射击等动作。这种舞多由满族狩猎和戎马生涯演变而来。此外民间还有“野人舞”、“笊篱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 萨满舞”等。
满族民歌也丰富多彩,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满族人从小就在母亲唱的“悠车曲”中长大,“巴补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 补哇……”这首歌世代相传,家喻户哓。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至今在边远的满族聚居区爱珲等地,仍保留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歌舞。同时,这一灿烂的文化遗产也受到重视,经过挖掘整理后的莽式空齐舞,又登上舞台,开创了满族舞蹈艺术的新时代。
漫话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至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风味饽饽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 “臭米子”。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制作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 “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这种 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
“落草”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妇女临产时,将炕席卷起,放块石头压在席卷上,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将孩子生在草上,故称“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干草既可防湿、又可以御寒。
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 “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男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谓之“采奶”。如生人不慎闯入,还得做一碗汤送来,称为“还奶”。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好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象谁。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浴。边洗边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 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最后,老太太用一根大葱连打三下婴儿,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 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后,孩子的父亲将葱扔 到房上,亲友们一起贺喜。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 回栓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头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案前,众人叩首。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 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 换锁”。
婴儿满月之后睡悠车,这是满族育婴的一个传统方法。悠车用薄木板制做,长2 公尺、宽1 . 5 公尺,两头呈圆形,有底、样式如船。用四根绳子系在房梁上,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将孩子放在悠车里。婴儿哭则乳之、不哭则摇之,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满族人家生第一个男孩,悠车由姥姥家赠送。
为了避免孩子翻动从悠车上掉下来,也考虑孩子长大后射箭胳膊平直,骑马腿的位置端正,便将孩子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处用带子捆绑起来,孩子动弹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满族少年身体多健美,很少驼背弯腰。满族以扁平头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装枕头,枕在孩子头下,俗称“睡扁头”。

历史上,满族的社会形态经历了几个阶段。

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时,满族的直系祖先女真人,当时分为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处于奴隶制社会,发展较缓慢的东海女真其社会形态仍处于原始公社氏族部落时期。

满族进入辽沈地区后,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的变革,其社会形态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之后由于承袭了明朝全部封建法制和政权模式,满族社会完全进入封建社会。留在关外的满族有的则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满族人民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中,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满族的社会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1616 年,建州女真(满族的前身)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寅县老城)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这是奴隶主的政权。八旗制度是其基本的政治制度。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标志着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巩固与扩大。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几乎承袭了明朝全部封建法制和政治制度。

满清入关后,为了扩大和巩固政治经济上的封建特权,清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以民族压迫形式表现出来的阶级压迫政策。一方面,满清贵族掌握军政大权,在政治上处于极其优越的地位;另一方面,满清统治者相继推行了剃发、易服、投充和逃入法等民族压迫和奴役政策。当时的社会矛盾是以阶级矛盾为实质的民族矛盾。从康熙年间开始,由于满清统治者进行了许多改革,社会主要矛盾才趋于缓和。

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以前,满清政府通过平等三藩与准噶尔部贵族分裂集团,以及统一台湾等国内战争,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通过历次制止外国侵略的自卫战争,巩固了中国的边疆。又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地方行政制席的改革,其中包括对西南各省进行的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确定了对全国各地区由中央直接派员进行管辖而又适合各地特点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巩固和确立中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满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再加上封建专制王朝政治上的腐败,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满清政权开始了衰落的过程。满族中的一些开明人士及中下级官员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进行政治上的变革。1898年,光绪帝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政治纲领,力图变法维新,但是受到以清太后叶赫拉那氏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和破坏,最终失败。

1911年,满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推翻。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满清废帝光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东北沦为殖民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满族人民成为中华民族中平等的一员。在“民主、平等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下,满族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满族的聚居区建立了自治县、自治乡,让满族人民行使自治权。通过民主选举,满族人民同其他各族人民代表一起,共同参与国事,行使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