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天气预报60天查询:什么是格林斯潘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1:52:39
我需要用简短的说明,不是从网上抄过来,就可以

所谓“格林斯潘效应”,或者说是美联储的影响力,简单来说是指,美国经济政治、经济走势、金融市场对全球的影响力。

就是说老格很牛,他说的话、做的事对美国股市、利率和全球经济都有很大影响.

每次美联储开会,分析人士会根据格林斯潘的公文包的厚度来推测美联储是会升息,降息还是维持利率不变.

格林斯潘效应

未知作者 2005-08-23 18:53

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本月初首次到场观看华盛顿国民队的棒球比赛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保安力劝这位美联储主席坐到有空调的豪华

包厢里,但作为真正的棒球迷,格林斯潘在华盛顿盛夏的热浪中选择坐在露天看台上

观看比赛。这位已79岁高龄、主持制定美国利率18年的央行行长来到看台区时,受到了热烈欢呼。靠近他的人请他在门票上签名,后面稍远一些的人则高喊,“好样

的,艾伦!”和“耶,艾伦,把它们压低。”

格林斯潘将于明年1月底卸任,届时他在央行理事会的任期将届满。本周末,世界各国央行行长和经济学家,将齐集在美联储避暑地,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Ja

cksonHole),就格林斯潘时代发表他们的见解。

格林斯潘于1987年8月11日接管了美联储,两个月后发生了“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22.6%,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格林斯潘迅速反应,称美联储将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以维持流动性。此举消除了

市场对前任行长保罗·沃尔克(PaulVolcker)离职后央行将如何运作的担忧。

此后,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年增长也在3%左右,平均失业率略高于5.5%。格林斯潘确立了美联储的反通胀信誉度,但他的声誉

则建立在他所展现的灵活性上。他的继任者面临的考验将是,达到格林斯潘在大事上判断准确的记录。

天赋的化身

英国央行行长莫尔文·金(MervynKing)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格林斯潘的深邃思想、灵活性、沟通技巧和判断力。他引用宏观经济学创始人约翰·梅纳德·

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为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写的讣告。他说:“凯恩斯在吊唁马歇

尔的讣告中说,伟大的经济学家极其少见,这种人必须具备几种人的天赋: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艾伦·格林斯潘正是这些天赋的化身。”

纵观美联储90年的历史,这个机构总是涌现强有力的主席,即使那些在该机构之外名声很糟的主席,也能够主导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决策工作。沃

尔克先生战胜了70年代的通货膨胀。尽管美联储有保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双重职能,但在失业率升至10%以上之际,他仍确立控制通胀才是重点。格林斯潘从一

开始就清楚表明,他希望通货膨胀率能比他接任时的4%更低。

然而,称他为通胀强硬派就过分简单了。他赢得的反通胀信誉度,使低失业率的目标有实现可能。这在最近美联储对石油名义价格创历史新高的反应中可见一斑。因

为通胀预期仍在控制之下,美联储不必加大行动力度。格林斯潘愿意容忍“整体”通胀的上升,只要确定它不会导致“核心”通胀上升。90年代末,他愿意将利率降到

低于一般人认同的水平,相信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复兴改善了经济的基本表现,也相信全球化将成为抑制通胀的力量。格林斯潘有时会说服同僚们加快升息速度,有时

又会说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暂缓行动。总之,与其说他是强硬派,不如说他是行动派。

1994年至1996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艾伦·布林德(AlanBlinder)说:“沃克尔的任务需要有铁一般的意志和决断,而格林斯潘面临更为微妙

和差异化的挑战:如何应付加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4%的失业率、金融危机和股市泡沫。他的判断多数是非常了不起的。”

数据大师

格林斯潘研究了4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经济周期。他在美联储显示出了对数据的高超把握,不仅利用政府的统计数字和美联储发展的数据系列,而且能利用公司年报

和零星非正式证据。研究美联储历史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教授艾伦·迈尔策(AllanMeltzer)表示:“他从各种不同的来源获取信息,并准确地提炼这些信息。我不知道还有其他哪位

美联储主席如此关注每天、每周、每月发生的事情,思考它们的意义,并在多数情况下准确把握局面。”

格林斯潘曾是一名商业经济学家,这使他怀疑复杂的经济模型,以及假定以往是未来可靠指南的预测。“某种关系可能已经改变的最初迹象,通常是出现了一些与我

们对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假设似乎不符的事件。”他去年对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EconomicsAssociation)说。

格林斯潘在那次演讲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方法。他表示,挑战是要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作出决策,美联储不仅必须考虑最可能的经济发展路径,还必须考

虑增长和通胀方面的一系列风险,他称这一方法为“风险管理”。他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不仅必须考虑基准预测,还必须考虑会对经济产生大冲击的低概率风险。以

2003年为例,美联储将利率降至不同寻常的低水平,以作为一种“保险”措施,防范发生概率并不大的通缩。

整体而言,1987年以来,美联储遵循了一套相当可预测的方法。“泰勒规则”(Taylorrule)为格林斯潘时代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总体指南。“

泰勒规则”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约翰·泰勒 (JohnTaylor)在90年代初提出,并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发展。这一规

则提出一个等式,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描述为对经济增速和通胀的反应,并考虑该经济增速偏离潜在增速的程度,以及通胀相对于假定通胀目标的偏差。但曾有某些期间,美联储的决策和依据这一规则所应采取的行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咨询公司宏观经

济顾问(MacroeconomicAdvisers)创始人、曾在1996年至2002年担任美联储理事的拉里·迈耶(LarryMeyer)表示:“正常

情况下,格林斯潘会按规则行事。人们往往认为他会凭直觉办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泰勒规则在大多数时候非常适用。当格林斯潘必须偏离规则的时候,恰好显出他的高明。”

准确解读经济信号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格林斯潘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对90年代劳动生产率猛增的征兆所做的反应。他很早理解了这种变化,并采取了相应行动,让失业率降低至相当

低的水平,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么做必然会引发通胀。当时一般预测,不致加快通胀的失业率约为6%,而格林斯潘在2000年让失业率降到4%以下,通胀却没有

上升。除了让经济更快增长带来的产出增长外,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增加了,需要熟练工人的企业则在培训方面加大了投入。

他在危机管理上表现卓越。1987年股市崩溃之后,有人建议他应该先静观其变,评估对经济的影响,但他没有采纳这一建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拖欠危机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他也加大了流动性。这既可

以说明格林斯潘的危机管理能力,也可被视为他运用了自己典型的判断力。

比如,毫无疑问,俄罗斯1998年的债务拖欠危机在美国引起的问题,会比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近乎破产的问题更大。与此同时,没有多少迹象显示这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影响。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联储作为全球央行的实际角色(虽然国会没有给它这样的授权),美联储此前已将利率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俄罗斯拖欠危机之后的降息,正是

新兴市场国家所需要的。

接班人选

格林斯潘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标准学院派经济学家对经济模型和政策规则的信心形成了对比。推测有望接替他的人选都是学院派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Feldstein)、哥伦比亚大学的格伦·哈伯德(GlennHubbard)、普林斯顿大学的本·伯南科(BenBernanke),

但美国政府表示,它在考虑商界和金融界的其他候选人。华尔街经济学家兼金融顾问亨利·考夫曼(HenryKaufman)说:“接触面广、了解金融市场的人会大有帮助。”

三名候选人都有过政府及预测经历:费尔德斯坦先生曾任里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ofEconomicAdvisers)主席,哈伯德先生在

布什政府曾担任同样职务,伯南科先生是布什政府现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此前他是一名有影响的美联储理事。

格林斯潘因涉足政治而受到批评。他是一名不太偏激的共和党人,曾支持克林顿政府90年代初的加税政策,也曾支持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但总体而言,格林斯潘

信奉市场力量的威力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好处。他深信,金融市场如果能自由运作,将有助于减少经济失衡。

对付股市泡沫

最突出的例子,是他在90年代末对付股市泡沫的做法。格林斯潘断定,对付泡沫的后果比设法戳破泡沫更好,这一决定基本上得到了事实的证实。2004年1月,他在美国经济学会发表演说时指出,初步证据显示他的做法是成功的。本周在杰克

逊霍尔,他很可能得出更自信的结论。

在经历了股市泡沫终结,企业投资支出崩溃之后,美国在2001年经历了短暂的衰退。此后,尽管美国经历了一连串冲击:恐怖袭击、公司治理与会计丑闻浪潮,

还有伊拉克战争,但经济扩张一直在持续。驻芝加哥经济学家戴维·黑尔(DavidHale)表示:“2001年8月,‘9/11’事件之前,在杰克逊霍尔的峰

会上,会谈的内容是美联储是否应降息至3%以下。没人认为会降到1%。”到2003年年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把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并保持了一年。

进入本世纪之后的货币政策,是体现格林斯潘“行动派”做法和判断力的又一个例子。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国将陷入日本式的通缩泥潭,但美国保持了世界经济增长

发动机的角色。这段时间也表明了格林斯潘时代的另一特点:美联储正变得更加透明,且步伐还在加快。格林斯潘将联邦基金利率确定为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