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英文怎么写:行星的新定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7:12:02

我不反对

我也不反对

看看有关行星的定义。最近,天文学家为自由漂浮行星的形成过程提出了

两种假说。一种是,这些行星形成于恒星周围的行星系,在其形成后脱离了这一

星系。另一种是,这些星体是单独形成的,或者在其形成过程初期没有依附于任

何恒星。天文学家认为,无论对于哪种形成方式,目前已有的解释和定义都是不

充分的。需要提出新的解释并作出新的定义,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准确地在行

星与其他星体之间进行区分。

新华网快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新华网快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遭到“降级”。

新华网布拉格8月24日电(记者 金晶 孙希有)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上午公布了行星定义决议草案的最终版本。天文学家将于当地时间24日下午就这一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以决定太阳系中行星的数量。

最新的草案将行星定义范围限制在太阳系之内。由于定义复杂,措辞微妙,该草案分为两部分,分别需要单独投票表决。

第一部分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草案的第二部分规定在第一部分的“行星”前面加上“经典”这个词。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执委会介绍,这两部分决议需要独立投票。而太阳系行星数量究竟有几颗,就取决于第二部分是否能够通过。

最新一期的大会官方报纸说,如果第二部分没有通过,那么根据第一部分的规定,太阳系的行星只限于1900年之前发现的那8颗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将与行星地位无缘。

如果第二部分得以通过,那么1900年前发现的8颗行星就被称为“经典行星”,冥王星、谷神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就被称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根据会议安排,本次大会将于24日当地时间下午14时(北京时间24日20时)举行闭幕会议,届时将有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

新华网南京8月2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对于即将于24日进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表决,我国行星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此次表决基本不外乎3种结果。

王思潮介绍,第一种结果是被大部分行星专家支持的、主要由17位行星专家在大会上提出的第二种方案获得表决通过。据了解,第二种方案规定了行星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天体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按照此种方案,太阳系中,目前只确认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天体为大行星,冥王星则不在大行星之列。

第二种结果是由行星定义委员会经过讨论后,刚刚提出的第三种方案获得通过。第三种方案是在废除了第一方案后,并接受了第二种方案的部分内容,由7人小组的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的。“该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反映了目前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王思潮说,“但总体而言,其对行星的定义范围还不如第二种方案广。”

王思潮介绍,前两种结果究竟哪种更容易会被大部分天文学家接受,这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种方案获得通过,太阳系目前只保留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大天体为大行星,冥王星将要退出大行星历史舞台,至于第一种方案提出的其他三颗天体晋级二级行星的计划也将泡汤。

第三种结果是国际天文学界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推迟至2009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表决。王思潮表示,这也是有可能,因为冥王星虽然不符合大行星的条件,但毕竟还是要考虑一定的历史因素的。同时,这些天关于行星定义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最后投票时也可能形成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势均力敌的局面。

王思潮说:“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表明了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

据了解,美国天文学家2004年发现的2003UB313要不要列入大行星之列、冥王星到底该不该保有大行星的身份……这些富有争议的话题使得“如何定义行星”成为本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着重讨论的话题。由行星定义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提出的第一种方案作出这样的规定:太阳系的行星由9颗增至12颗,其中有8颗是经典行星(俗称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时有4颗二级行星,它们是冥王星、卡戎星、谷神星和2003UB313。然而,这个经过两年多提出的方案在还未进行最后表决时,已经被当初的提出者推翻。(

新华网南京8月2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对于即将于24日进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表决,我国行星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此次表决基本不外乎3种结果。

王思潮介绍,第一种结果是被大部分行星专家支持的、主要由17位行星专家在大会上提出的第二种方案获得表决通过。据了解,第二种方案规定了行星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天体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按照此种方案,太阳系中,目前只确认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天体为大行星,冥王星则不在大行星之列。

第二种结果是由行星定义委员会经过讨论后,刚刚提出的第三种方案获得通过。第三种方案是在废除了第一方案后,并接受了第二种方案的部分内容,由7人小组的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的。“该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反映了目前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王思潮说,“但总体而言,其对行星的定义范围还不如第二种方案广。”

王思潮介绍,前两种结果究竟哪种更容易会被大部分天文学家接受,这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种方案获得通过,太阳系目前只保留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大天体为大行星,冥王星将要退出大行星历史舞台,至于第一种方案提出的其他三颗天体晋级二级行星的计划也将泡汤。

第三种结果是国际天文学界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推迟至2009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表决。王思潮表示,这也是有可能,因为冥王星虽然不符合大行星的条件,但毕竟还是要考虑一定的历史因素的。同时,这些天关于行星定义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最后投票时也可能形成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势均力敌的局面。

王思潮说:“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表明了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

据了解,美国天文学家2004年发现的2003UB313要不要列入大行星之列、冥王星到底该不该保有大行星的身份……这些富有争议的话题使得“如何定义行星”成为本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着重讨论的话题。由行星定义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提出的第一种方案作出这样的规定:太阳系的行星由9颗增至12颗,其中有8颗是经典行星(俗称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时有4颗二级行星,它们是冥王星、卡戎星、谷神星和2003UB313。然而,这个经过两年多提出的方案在还未进行最后表决时,已经被当初的提出者推翻。

只要是求体 绕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