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 伙友骑兵 能力:文言文,难,拜托了[夸父逐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8 16:02:20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首先,要理解夸父为什么逐日呢?
第一种说法是说夸父想证明自己跑得快,能够追得上太阳。这应该是最早的人能胜天的思想。
第二种说法是说夸父逐日,是为了战胜干旱。夸父属巨人族,居住在北方大荒野中一座叫做“成都载天”的山上。夸父追赶太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存环境干旱,人们把天干不雨的原因归结到太阳身上。虽然夸父最终没有战胜干旱,而是在焦渴中倒下了,但他的手杖于大漠之中化成了一片桃林。这片桃林,应该说是荒漠之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所以夸父逐日的故事,体现了远古人类战胜自然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种说法是说夸父逐日是为了挽留日景,夸父族人都是身材高大的巨人,因为体魄健壮,所以精力充沛,力大无穷。对这样一个“精力过剩”的部族来说,太阳的西落所以带来的漫漫长夜使他们觉得很不方便——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利用夜间的休养来补给自己的体力。于是他们就萌发了一个很奇怪的想法:把太阳追回来。让太阳永远的挂在“成都载天”的上空,并照耀“成都载天”的每一个角落,或许在他们看来,追回太阳应该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于是全族的人聚集一起推选本族的英雄夸父去追逐太阳。这种说法,是远古人类之勤劳品德的真实写照。

夸父逐日是一个神话故事。它讲得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被太阳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这段记述是说: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
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记得的寓意。
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你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
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已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