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霓裳广场舞揺太阳:中国第一所公办学校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3:55:52
如题
注意,是公办学校

中国古代教育投入小考

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自汉以来,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综观中国教育史,官学的经费开支主要由政府承担,私学则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学费收入一直不是中国古代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中央官学开支历来由“国家财政”负责,不但不收学生学费,而且还给予学生非常优厚的待遇。太学作为汉代中央官学的主体,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学校的典范,其太学生享有免除徭役赋税的权利,无需缴纳学费。明代国子监不但供给监生廪膳,并按季节发给衣服、被褥、冠履;每逢节令,必有赏给;已婚者养其妻室儿女,未婚者赐钱婚聘;监生省亲回籍,赐衣、赐金作为川资。

地方官学由各级地方政府举办,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等,也多不收取学费。明代地方官学对廪生免除学费,并给予廪膳补助,只对“计划外”的增广生和附生收取很少学费。地方官学规模颇大,学生众多,又不收取学费,那么其经费从何而来呢?据史料记载,宋代地方官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一是由政府拨给修建学校经费和日常经费,这些经费有中央政府拨给的,但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二是建立学田制度,为州县学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证;三是收专项捐税以充学费,如加收酒税;四是社会资助;五是靠其它各种途径,如以房租、刻印书籍等筹措学校经费。(1)

在官学之外,私学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学私学分为三种类型:义塾、专馆和散馆。义塾又称为义学,是私塾中规模较大的学校,由宗族组织所创办,其经费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创办者或其他个人,组织的经费供给;二是学校财产的经营增殖;三是向学生收取费用。(2)前两种渠道是义塾经费的主要来源,第三种情况间或有之,但对本族穷苦子弟大多进行免费的初级教育。专馆是一家或数家、一村或几个村单独或联合设立的一种私塾,经费按人分摊,此多为富裕户所办,以使其子弟就塾。散馆是生员(秀才)或其他有文化的人在家庭单独设塾,招收附近人家的子弟就读,以收学费维持生活,主要进行启蒙初级教育。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中国在夏、商二代是学在官府,所有的教育都是政府投资,没有私立学校。
西周基本和夏、商一样。东周以后,由于王室衰弱,学在官府的状况被打破,私学兴起,官学全面衰退。直至汉武帝时代设立太学。

现代学校好象是北洋公学

和绅上的学校 什么名字来的》?

京师大学堂

汉代的太学(或国子监),中国正真意义上的最早公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