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入于晋:福寿螺的外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3:57:03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贝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

福寿螺又称瓶螺、苹果螺、龙凤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于1984年引进。福寿螺不仅适应性强、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而且营养价值高。福寿螺喜欢在温暖条件下生活,喜阴怕光直射,生存最高水温可达45℃,最适水温为25~32℃,最低临界水温为8℃。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福寿螺外形与田螺相似,个体大,每只能达到100至150g,最大个体可以达到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美称.螺壳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体48%,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高蛋白食品。尤其让人过口不忘的是:福寿螺经过特殊加工烹调后,其味辣香,脆嫩爽口,口味悠长。福寿螺很有特色,它不同于本地产的田螺,其优越这处在于色泽棕黄, 肉质浅黄,无泥沙和泥腥味,质地脆嫩,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福寿螺外形与田螺相似,个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