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被谁统一:佛教将宇宙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7:16:00
如题

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内涵。尤其是“诃”字之妙用,弥补了“裟婆世界”仅有外在性表观陈述,缺少内涵表达之缺憾。
“裟诃世界”的直接意思是“裹着沙衣的不可言世界”。由于“诃”字的本意是“不可言”,从而使得“三千大千世界”所蕴涵的内涵可以任意想象,无限丰富。
然而“裟诃世界”作为“三千大千世界“的译名也有缺憾。那就是它不如原来“裟婆世界”所表达的形在那样生动,因此,随着人们对“三千大千世界”的进一步认识,“裟诃世界”也被后来的佛学大德所放弃。
 
三、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在当今佛典中广泛采用的经典译名。最早见于达摩祖师翻译的《金刚经》中。
“娑婆”二字的组合关系意,无法直接解读,其关系意是隐性的。而与之具有对称关系的准对象--“婆娑”,则可以直译为“旋舞迷离的”。
“娑婆”与“婆娑,呈对称关系,两者所表达的“关系意”应该呈颠倒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列表如下:
字序对称 “婆娑”---------对称-----------“娑婆”
认识主体互为影射 婆娑世界---------对称-----------娑婆世界
住相的对称关系意 旋舞迷离的-------- 对称 ------ “娑婆”的关系意
认识主体的方位 由外向内看--------对称--------- 由内向外探。
从以上关系表中可以领悟出“娑婆世界”的原本含义。
因此,以分别心说法:“婆娑世界”是眼在界外,所看世界之形在;“娑婆世界”则是心在界内,悟世界之本象。一个外观看形在。远观转动陀螺状,近察旋舞又迷离;着相才有形和影,若不着相皆空明。一个内探辩万象。上探无垠星际云,下探微尘量子流;不识娑婆真面目,只缘身在娑婆中。
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发现,人们已经认识到,原子世界由外部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太阳系世界由外部的行星绕太阳旋转;银河系世界由外部星云绕中心旋转,这些“世界”之形态是“婆娑世界”最好的实证比喻。
 
四、娑婆世界、索诃世界、堪忍世界之差异。
 
分析“索诃世界”与“娑婆世界”译名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三藏法师之所以在达摩祖师之后又将“三千大千世界”翻译为“索诃世界”,其本意体现了唐时期那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特征。
以现代的世界构造逻辑而论,“娑婆世界”较“索诃世界”更贴近“三千大千世界”的关系意。“娑婆世界”所蕴涵的认识主体处于互为认识的时空对称关系中。因此说,“娑婆”---“婆娑”此时最原始的本原,这个关系式代表“佛”本意,也就是缘生万物的那个原初关系式。
“三千大千世界”的中文译名之所以一直沿用“娑婆世界”,达摩祖师的《金刚经》译文之所以被喻为蕴涵了文字般若的经典,这不能说是没有原因的。
随着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的不断学习与思索,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精细。世界原本所谓的有形本元,在人们的认识的过程中变的越来越模糊。从有形的原子说,到二元心物说,进而到形而上的心元说等等。而当今的正教佛学由此也就被称之为了广义的智慧说。
人类对“娑婆世界”的解释本身,表达了人类认识所达到的层面。人们对佛典的理解境界不同,认识也就不同。当今佛学大师对“娑婆世界”的再翻译基本脱离了旧时对“世界”本元的他性解释。进而转向了内观心识性的己证,比如将“娑婆世界”翻译为“堪忍世界”。“堪忍世界”应属于对“三千大千世界”心识性境界的认识。
佛祖之启示“一尘含数刹”,从剖析学的角度揭示了宇宙之本象。反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之“三”不是简单的数字之三,而是动生之“三”,与道家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三”有同理之妙。
五、慧眼看世界
现代物理告诉我们,有形世界所谓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有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若继续微分,可到无形的波泡量子甚至更小。
而人的肉眼功能是这样的不完善,其一它仅仅感受可见光,而对或高或低的不可见频率波熟视无睹,其二它感光处理速度太迟缓,大概需要1/16秒的暂留时间;其三它分辨力太低,它只能分辨大于0.1度视角的影象。其四视窗太小,无法收集到足够反映宏大天体信息的稀疏的射线粒子;其五肉眼所能够借助的可见光媒介波段太窄。这种光波用于微观时,显得波线过粗,而无法穿越小级别实相原子间空间,而探视深层原子的形在,更无法穿越原子外部那飞速旋转的电子划影丛林而探察原子核的性状。这种光波若用于观察广堙的太空时,其波又显得过于细致,因而无法呈现运动天体的动影外轮廓。
人们以肉眼观测世界,由于肉眼功能之缺陷与视觉媒介之不足,导致了人肉眼无法摄取或映射“物”的本象。肉眼所能接收到的连续信息,只不过是“物”所含微粒运动所形成的划影轮廓。而人最终所能看到的,则是这种动态的幻形轮廓信息,经过1/16秒内暴光叠合后才显现出来的复合影象。
因此,肉眼对于物内高速粒子的运动状态无法反映呈相。
所以说,人用肉眼所看到的决不是的“被观察物”的本来面目。而是虚假幻形。这种虚假的幻形是由于肉眼本身缺陷以及媒介光粗大造成的。因此,佛学将这种依据缺陷性构造途径所获得的认识叫着相性认识。
假若人能有一只无缺的眼睛,其感光速度无限,其视神经元可感受无限精微的信息,其视窗光圈可无限调整,假设这只眼睛所借助的媒介光波长也无限可调,亮度无限可调。
那么,想象一下人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当这只慧眼以中子射线为媒介光时,我们将透视楼宇。若以比中子射线波长更小的射线为媒介光时,我们将透视宇宙。那时,我们的眼中只有空明的一片空明的光亮。
假若,我们从这种状态开始调整这只慧眼的参数,将感光的速度由快调慢。将媒介光的波长逐渐调长。那时,我们所看到的空明的光亮将渐渐变暗,当我们继续调整时,这种隐暗的背景上会变化出模糊的微尘。随着不断调整,这种模糊微尘还会变的渐渐清晰。随之又会出现更大的模糊阴影。当继续调整,这种更大的模糊阴影又渐渐清晰起来。随着慧眼参数的调整,眼睛所见的景象会不断出现模糊--清晰—模糊--清晰的交替变换,而所观察到的形在体也随之逐级粗大起来。
直到我们调整媒介光到可见光频率段时,这只慧眼才可看到象肉眼所见的形在物,并且这种形在会随着慧眼参数以及媒介光波长的调整,会由紫色逐渐变化到红色。当我们继续调低媒介波频率,继续调大慧眼的视窗和光圈时,比如,设想光圈调的象地球这么大,暴光时间以万年计。那时,我们将会看到太空中用肉眼所根本看不到的奇异天体,类似太阳系的一些天体呈现橄榄球形,类似银河系的天体呈现旋舞飞碟的样子。
认识世界之奇妙,确实不能仅仅依靠人的感官。学习探索,需要用心智。依不断学习所增长的慧眼认识力,依高度聚集的智慧之光,才可逐步破解大千世界的所蕴涵的无限奥秘。

参考文献: 1、小乘佛学 俄 舍尔巴茨基著, 立人译
2、大乘佛学 俄 舍尔巴茨基著, 立人译
3、世界的逻辑构造 德 鲁道夫--卡尔纳普著,陈启伟译

作者:商平勇

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三千大千世界 梵语tri-sa^hasra-maha^-sa^hasra-loka-dha^tu,巴利语ti- sahassi^-maha^-sahassi^loka-dha^tavo。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然据正确推定,所谓三千世界实则为十亿个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千百亿个世界,与一般泛称无限世界、宇宙全体之模糊概念实有差距。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每一小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於此世界之中央。

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於须弥山四方,金山与大铁围山间之咸海中,有四个大洲即东胜洲、南胆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及九山八海( 提罗、伊沙陀罗、游乾陀罗、苏达梨舍那、安湿缚竭 、尼民陀罗、毗那多迦、斫迦罗等八山--加上须弥山共九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总为八海),称为一小世界或须弥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色界四禅天之一,此天众生分为大梵天、梵众天、梵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又称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等。

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①,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有四天王之宫殿;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拦 、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居住之处。
参考资料:http://www.foyin.com/foyi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40
回答者:gm151617

“德和了”师兄说的比较直观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