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比喻什么:夫差、阖闾的姓氏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2 07:37:22
他们的姓氏是什么?怎么得来的?如果是姬姓,为什么又会在长江流域而非黄河流域。

简洁点说,不要复制一大堆繁文,看着累!

既然说到这个姓氏。我要说一说了。

夫差、阖闾是吴太伯之后。属于姬姓吴氏。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与次仲雍为了让位给三弟季历(因为季历的儿子昌有贤名,即周文王),于是南奔荆吴。这就是为什么姬姓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

如果按我们今天的说法,他们姓吴。吴按传统来说是氏非姓。

当然你问的是姓氏,他们就是姬姓吴氏。

夫差、阖闾的姓氏是姬姓,吴氏。

1、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

2、吴王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执政大事记:

1、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使国势日益强盛。

2、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

3、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斩落他的脚趾,重伤而死。

4、吴王夫差于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

5、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

6、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

7、越军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

8、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夫差、阖闾的姓氏是姬姓,吴氏。
简介:
1、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
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
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2、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使国势日益强盛。
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斩落他的脚趾,重伤而死。

姓姬 ,他们是周太王(周文王的爷爷)次子仲雍的直系后代!

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子太伯、次仲雍、三子季历。而季历子昌有贤名,于是太伯与仲雍远奔江南,纹身断发。逃避在外,以让位给季历,以便能传到昌的手上。江南的蛮人知道太伯的大义,纷至沓来,拥护太伯为首领。于是吴国始成,都梅里。 太伯死,没有儿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死,子季简立。季简死,子叔
达立。叔达死,子周章立。
后来姬昌继位后,周开始强盛于商。到了姬昌儿子姬发(即周武王)执政时,周灭商。建立统一的中原政权。于是姬发开始寻找太伯与仲雍的后人,将太伯后的第五世孙周章封爵,成为周的正式诸侯国。周章弟虞仲封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也列为诸侯。

周章死,子熊遂立,熊遂死,子柯相立。柯相死,子强鸠夷立。强鸠夷死,
子馀桥疑吾立。馀桥疑吾死,子柯卢立。柯卢死,子周繇立。周繇死,子屈羽立。
屈羽死,子夷吾立。夷吾死,子禽处立。禽处死,子转立。转死,子颇高立。颇
高死,子句卑立。句卑死,子去齐立。
去齐死卒,子寿梦立。

寿梦的长子是诸樊,诸樊的儿子是阖闾,阖闾的儿子是夫差。

姓姬
吴国的开国之君吴太伯的父亲古公澶父(即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一名吴冲),幼子季历。季历生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
古公澶父晚年认为昌有兴王业的才能,欲立季历再传位于昌。太伯、仲雍知道父亲的意图后,便决意让季历继位。 约在公元前12世纪之际,古公澶父患病,太伯、仲雍假借到衡山(今有二说,一说在浙江吴兴县境,一说在江苏江宁县境)采药,从陕西歧山周原居地率领部分周人向东南迁徒,最后定居于无锡东南梅里(今无锡县梅村)一带。他们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古公澶父病卒时,太伯、仲雍回去奔丧,再三礼让,由季历继承父位。称季历为公季。丧事毕,太伯、仲雍还归梅里。归附者有千余家,奉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称吴太伯,自号勾吴。时值商代末年,王朝衰落,中原地区的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名曰故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