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走着txt官方下载:哪位了解少年铁血军抗日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4:24:1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义旗,点燃了中华民族武装抗日的烈火。在自发形成的数支东北抗日义勇军中,有一支以青年学生为骨干的抗日队伍,出没在辽宁的峋岩和凤城地区,狠狠地打击日寇。这支以作战勇敢、战绩辉煌而著称于辽东大地的抗日队伍,就是苗可秀创建的少年铁血军。
  苗可秀,
  原名苗克秀,又名苗景墨,号而农,1906年出生在辽宁本溪县下马塘苗家堡子的一户农民家庭。苗可秀9岁入私塾,他天资聪颖,读书刻苦,因成绩名列前茅,教师免去他的学费。1921年,苗可秀考入沈阳第三中学;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1931年东北沦陷后,苗可秀流亡到北平,借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但国难当头,苗可秀不能平静地读书,他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与志同道合者一起,组织了东北学生军,他自任大队长,时刻准备打回家乡,收复国土。
  在北平期间,苗可秀十分关注东北的抗日斗争。当他得知邓铁梅创建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已成为辽东抗敌劲旅,很受鼓舞,立即返回东北面见邓铁梅。他和邓铁梅两人本有同乡之谊,此时救国志向相投,通宵长谈,豪气勃发,只恨相见太晚。苗可秀当即表示,回北平处理事务后即来投效,与邓司令共筹抗日大计。
  1932年5月,苗可秀从大学毕业了。与他一道流亡的东北大学同学,多数人不愿再回已被日本霸占的家乡,纷纷在北平或天津谋职。苗可秀却毅然返回东北,加入邓铁梅的东北民众自卫军。
  苗可秀的到来,使邓铁梅十分兴奋,因为当时在自卫军中,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还没有大学生呢!苗可秀一来,马上被任命为自卫军总参议,成了邓铁梅手下的一员大将。
  1932年7月,自卫军创办军官学校,邓铁梅自任校长,委任苗可秀为教育长,主持日常工作。听说军官学校是由一位大学生主持,许多年轻的学生、教师和农民,争先投考军校。军校共招收了400多名学员,编为一个大队,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
  苗可秀亲自为学员上政治课。他学识渊博,口才又好,经常讲些祖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抗敌事迹,启发学员树立献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志向。苗可秀很注重培养学员们的实战技能,他经常率领学生大队参加战斗,让学员们在战斗中成长。1932年11月,军官学校的首批学员毕业了,他们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自卫军和少年铁血军的骨干。
  1932年底,敌人调集了多门师团、圾本师团和大批伪军,开始对辽东的民众自卫军进行大规模的“讨伐”。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苗可秀率领学生大队和自卫军大刀队共300多人,离开自卫军司令部所在地龙王庙,在凤城和龙王庙之间的一条山沟里埋伏起来。第二天中午,有700多名伪军从凤城开来。当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后,苗可秀一声喊打,顿时枪声四起,敌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血肉横飞,乱作一团了。苗可秀镇定指挥,很快就消灭了100多个敌人。剩下的敌人左突右冲,直到黄昏也没能走出这条山沟。天黑以后,敌人后援部队赶来了,但这时自卫军早已无影无踪。
  几天后,日伪军又从岫岩、凤城和安东(今丹东市)几个方向进攻龙王庙自卫军司令部。12月末的一天夜里,邓铁梅、苗可秀亲率自卫军对侵入尖山窑村的敌军发动总攻。敌人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封锁了村里的各个主要道路,使自卫军很难前进。为了坚定大家的必胜信心,苗可秀一马当先,冒着枪林弹雨,亲率学生大队冲锋在前。战士们看到这个戴着眼镜,平时一脸书生气的年轻指挥员,在杀敌战场上竟是这般生龙活虎的样子,不由从心底里发出赞叹,顿时士气大振,只听杀声连天,自卫军像浪潮般涌向敌人阵地。经过一夜的厮杀,敌人终于支持不住,天刚放亮,就狼狈逃走了。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卸甲,再不敢轻举妄动了,对自卫军的大“讨伐”也只得匆匆收场。
  1934年春,在日本关东军兵力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东北民众自卫军为了生存下去并坚持抗日斗争,决定分散到深山密林中打游击。苗可秀这时来到岫岩南三道虎岭,他和身边的18位战友决定在这里发展抗日力量。不久,“少年铁血军”正式成立。少年铁血军的奋斗目标是:“用黑铁赤血精神,采全民革命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国。”这支队伍的成员,多数是自卫军学生大队的战士,也有岫岩、凤城等地的学生、教员和农民。少年铁血军下设3个大队,12个分队,苗可秀被推为总司令。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多次与敌人交锋,在战斗中发展壮大,到1934年底,已有300多名队员。
  1935年3月,苗可秀率领少年铁血军来到凤城县田家堡子。一天,有500多名伪军向田家堡子开来。苗可秀决定,先对伪军发动宣传攻势,争取他们反正。
  当伪军快到村子时,只听四周的山头上突然传来一阵阵歌声:“想,大家想,伪军未必无心肠。眼光短小,勇气不足,才到这下场……快快唤醒,快快联合,共争荣光……”
  这一阵阵歌声,比子弹炮弹的威力还大。伪军中有不少人是被胁迫而来的,本来就不愿打自己的同胞,听到这一句句歌声,就像一根根钢针刺在心头,又难受又惭愧,端着的枪,不知不觉地垂了下来。
  日军早就听说过少年铁血军的宣传攻势,所以每次行动时,都派些日本兵换上伪军服装混在队伍中,发生战斗后,用枪逼着伪军士兵向前。这时,他们听到了少年铁血军的歌声,又眼见伪军们一副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情知不妙,立即大发淫威,脱掉伪军服装,强逼着伪军向少年铁血军射击。
  苗可秀率领着战士们边打边退,行至到猞猁沟时,已把这股伪军远远地甩开了。铁血军正准备埋锅造钣,侦察兵跑来报告说,有5辆载着日伪军的汽车向这边开来,苗可秀立即吩咐大家埋伏在公路两边的山上。不一会儿,敌汽车开进了埋伏圈,苗可秀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弹飞如雨,敌人还没下车,就死伤数人。少年铁血军乘势冲下山,把敌人围起来。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150多个敌人,无一漏网,除日军外,还活着的伪军,经少年铁血军教育后全部放走了。
  敌人在辽东一带经常遭到少年铁血军的打击,十分恼怒,于是调集了更多兵力,开始了新一轮的“讨伐”,扬言说:“不打死苗可秀,誓不收兵!”
  1935年4月21日,苗可秀率领着少年铁血军来到岫岩西北边一个叫沟汤的小村里。这里有天然温泉,战士们纷纷跳进去洗澡,这正好可以消除长途行军后的疲劳。而苗可秀却顾不上洗澡,他进村后立即召集群众开会,动员大家参加抗日。
  正当群众听得入神的时候,突然从村外南山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负责警戒的哨兵报告说,有200多名敌骑兵已经向沟汤冲了过来。苗可秀立即指挥队员掩护群众向北山撤退。
  敌人进村后,见这里已经空无一人,以为少年铁血军早被吓跑了,便肆无忌惮地到处抓鸡杀猪,起火做饭。天黑后,敌人就分别在3个院子里住下了。实际上,少年铁血军并没走远,而是隐蔽在村外北山上等待着杀敌的时机。
  半夜时分,敌人早已进入梦乡。此时苗可秀率领战士们悄悄地从北山上摸进了村子,分兵堵住了敌人睡觉的3个院子。只听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战士们得到信号后一拥而上,一串串子弹射向了被惊醒的敌人。敌人没有料到少年铁血军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根本顾不上还击,纷纷夺路而逃。这一仗,两个院子里的敌人全被报销了,另一个院子里剩下的敌人,抱头鼠窜,落荒而逃,有的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上。
  苗可秀和少年铁血军的威名,在辽东一带越来越响,敌人听了无不恐慌,老百姓听了却无不欢欣。凤城、岫岩一带的群众经常议论:“苗总司令这个首脑,是个大学生咧!那些战士多规矩,会打仗,会讲话,会写字,不顾家来抗日救国,不知谁家养活的好儿子,真是国家的忠臣义士。中国人若全是这样,还有不好的吗?”
  自从沟汤一仗,敌人对苗可秀和少年铁血军更加仇恨了,他们调集兵力,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1935年6月,一个漆黑的夜晚,苗可秀率队沿着山林小路从凤城向岫岩方向转移。为了避开敌人的追击,行军中不能讲话,只能拍巴掌或吹口哨进行联络。后半夜,队伍来到一个叫做羊角沟的小村子。群众看到苗司令的部队来了,都很高兴,纷纷把战士领到自己的家里休息。战士们经过长途行军十分困倦,所以很快就睡熟了。苗可秀和其他几位指挥员没有马上睡觉,他们还要商量第、二天的行军路线。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苗可秀才和衣躺下。
  清晨时分,突然从村外传来枪声,哨兵发现敌人正向羊角村包围过来。苗可秀得到哨兵的报告后,冷静地听了听村外的枪声,判断出敌人的主力是在南山方向。他立即命令部队向北山方向转移,自己带领部分战士担任掩护。正当他指挥部队行动的时候,敌人的一颗炮弹打来,炸伤了他的大腿。战士们抬着苗可秀,按照他的布置,冲出了敌人的包围。
  苗可秀的伤势很重,但部队却没有药品。敌人仍然对少年铁血军穷追不舍,苗可秀不能随军行动,只好暂时住到可靠的老乡家里养伤。
  一天,几名战士抬着苗可秀乘夜过了哨子河,天亮时来到凤城县界小南台村一位姓朱的人家,准备在这里隐蔽起来。战士们把苗可秀抬到炕上,突然发现窗外树林里有数十把刺刀正闪烁着凶光。原来,敌人的密探已引来50多个鬼子,准备捉拿苗可秀。
  苗可秀得知情况后,对身边的战士说:“你们不要管我,快往后山跑,一定要突围出去!”见战士们谁也不肯离去,他斩钉截铁地说:“必须服从命令!你们不能在这里和我同归于尽,我死了算不了什么,你们要活着,要战斗!”战士们不敢再争辩了,流着泪离开了苗可秀。
  战士们刚从后院冲向北山,敌人就从前院进来了。只见苗可秀仰卧在炕上,冷眼对着凶恶的敌人,神色十分安然。抓到了苗可秀,敌人欣喜若狂,立即把他押到凤城,囚禁在凤城车站日本警察署的地下室里。
  敌人想利用苗可秀瓦解少年铁血军,极力对他施展攻心计。先是有许多日伪官员前来“探望”,封官许愿,说只要苗可秀“归顺”,即委以警备司令。面对敌人的丑恶表演,苗可秀报以轻蔑的冷笑。敌人还不甘心,又用“东亚共荣”的鬼话继续劝降。
  一个日本军官对苗可秀说:“我们到东北来,是为你们争自由、求解放的,东亚是个大家庭,大家都该有感情。”
  苗可秀怒不可遏地反驳:“你们还配讲感情?你们是杀人如麻的魔鬼,是贪得无厌的猪狗!你们残踏我们的河山,屠杀我们的父老,请问自由在哪里?解放在何时?中国人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把你们打跑!”
  日本军官悻悻而去,一个汉奸又恬着脸凑到苗可秀的面前。他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你上山几年啦?吃了不少苦吧?不如……”
  “呸!”苗可秀怒视着这个民族败类大声喝斥:“你是什么东西!是人还是鬼?你不配和中国人说话。我天天在山上走,也天天在地上走,不像你们这些走狗,天天在日本人的胯下爬。”这个汉奸被骂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敌人见苗可秀不为花言巧语所动,于是又用死来威胁他。一次审讯,一个日本高级军官对他说:“你打死那么多日本人,早该处你极刑了,看你这样年轻,又是个有文化的人,才给你留下一线生机,你要是现在回头,还有高官厚禄,如若不降,必死无疑。”
  苗可秀大义凛然地回答道:“不必多说了,我愿意死,为抗日而死,是我最后的归宿。”
  敌人再无其他伎俩,于是决定杀害苗可秀。当时有一个叫前山的日本翻译,对苗可秀的爱国精神十分敬畏,他请苗可秀题字留念,并答应为苗可秀向亲友传书寄信。苗可秀见前山尚有正义感,于是挥毫手书“正气千秋”四字相赠,并书“誓扫匈奴不顾身”诗一首,以明心志。
  苗可秀托前山寄出两封信。在给他的教师王卓然和东北抗日救国会的信中,他对古语“慷慨就死易,从容赴义难”作评,说只要知道为什么去死,这两件事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他还请老师代他完成一个心愿,给自己6岁的儿子命名为“苗抗生”。
  苗可秀在给老同学张雅轩的信中嘱托,在他死后,“凡国有可庆之事”或有“可痛可耻之事”,都要到他墓前诉说,爱国忧国之心,跃然纸上。他还勉励老同学说:“不要忘了我们要作新中国的主人,要作重整山河的圣手。”他希望生者继续战斗。
  1935年7月25日,敌人把苗可秀押到凤城公园,强迫他对着所谓“日本勇士”的墓碑跪下。苗可秀岂能忍受这样的侮辱?他不顾伤口的巨痛,昂首挺立,双眼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他用尽最后的气力,一面和敌人顽强地抗争,一面向周围哭泣的群众高呼抗日口号。敌人害怕引起群众骚动,匆忙把苗可秀架到马车上拉到城南的刑场。
  在凤城城外二龙山脚下,抗日儒将苗可秀,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把他的一腔热血,洒向了他所深爱的辽东大地,用他29岁的年轻生命,实践了他的铁与血的誓言。

http://www.luobinghui.com/krwj/Print.asp?ArticleID=5173 很详细

liha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