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云南:求电视剧《渴望》和《嫂子》的相同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7:13:52
看过电视剧《渴望》和《嫂子》的进——
(一)18集电视连续剧《嫂子》——
http://big5.cctv.com/program/tdjc/20060601/101274.shtml
(二)电视剧《渴望》剧情简介——
http://www.memail.net/040324/117,1321,609609,00.shtml

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评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

  摘 要:作为大众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日常生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蕴含有美的基 <br />
  因,电视传媒与数码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消费文化的内在矛盾,使日常生活的审美属性急 <br />
  剧膨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实质就是以当代大多数人的情感状 <br />
  态和日常生活为“原本”、以赋予生活意义为审美理想的虚构叙事艺术。自《渴望》到《 <br />
  浪漫的事》等数十部优秀作品,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使日常生活剧终成一道亮丽的 <br />
  风景线。 <br />
  关键词:日常生活 审美呈现 日常生活叙事 电视剧 <br />
  <br />
  <br />
  <br />
  作为大众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日常生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蕴含有美的基因, <br />
  但是,随着电视传媒与数码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常生活的这些属 <br />
  性急剧膨胀、异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情感诉求以及新的思想观念。日常生 <br />
  活叙事电视剧不仅见证了日常生活的这些变化,而且向人们奉献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 <br />
  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丰富了荧屏,也净化了荧屏。 <br />
  一 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的兴起 <br />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就是这 <br />
  样把无数向往美好生活的人领进他的纯美世界的,如果自《渴望》始,中国电视剧的“日 <br />
  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之旅,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浪漫的事》的。 <br />
  1980年中国电视剧复苏以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尽管也涌现出《凡人小事》、《蹉跎岁 <br />
  月》、《京都纪事》、《篱笆·女人和狗》等探索“通俗化”之路的优秀电视剧 ,而中国 <br />
  电视剧的通俗美学品格并未获得普遍承认,仍偏重于政治化叙事或精英独白式反思。1990 <br />
  年,“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引起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 <br />
  ,日常生活剧的创作初露端倪。虽然还带有挥之不去的伤痕思绪、故事情节简单、结构俗 <br />
  套及人物形象扁平化等不足,但该剧的确意味着中国电视剧在通俗化生产观念以及具体的 <br />
  生产方式方法的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被称为第一部“室内剧”。这里没有政治任务,也 <br />
  没有居高临下的立场,只有刘慧芳、王沪生、宋大成、刘大妈、王子涛等剧中人的日常生 <br />
  活,且与广大民众现实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的互动。标志着日常生活剧开始“结庐在人 <br />
  境”。接着《编辑部的故事》、《外来妹》、《嫂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br />
  牵手》、《静静的艾敏河》、《刘老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激情燃烧的岁月》 <br />
  、《空镜子》、《当家的女人》等数十部优秀作品,贴近此时此地的民众日常生活,将我 <br />
  们一次次拉回到活生生的“此岸”生活实境,对中国电视剧“尚武行侠”、“戏说历史” <br />
  、“警匪传奇”、乃至“哈韩哈日”等不良倾向作了一次次有力的反拨。 <br />
  至2004年正月,《浪漫的事》于中央一套的播出,日常生活叙事剧终成一道亮丽的风 <br />
  景线。该剧在阐释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复杂性以及女性叙事性方面独树一帜,堪 <br />
  称日常生活叙事剧史上又一里程碑式代表作,让我收获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 <br />
  审美享受。 <br />
  在经历“作者死了”、“作品死了”、“读者死了”、“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化 <br />
  ”、“消费文化”等一系列的转向后,现实的“强制性”变成了“游戏性”,现实性在经 <br />
  历“持续的失重过程”之后“扩展到我们日常的现实” ,于是,“日常生活”这个本来平 <br />
  平常常的词竟然也“审美化”起来,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日见消弭。作为亿万中国电视 <br />
  观众的“文化娱乐正餐” 的电视剧,自然也深受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所谓的“豪 <br />
  华风”、“滥情风”、“戏说风”等不正之风 ,所谓的 “躲避崇高”、“身体美学”、 <br />
  “欲望化写作”、“狂欢化游戏”等不良创作倾向正是这些变化的曲折反映。 <br />
  其实,艺术生产不能没有审美理想,“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br />
  ”,“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从艺术生产为第一性地位来说, <br />
  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对现实时间、现实生活进行深度考察,以发见或赋予日常生活意义为 <br />
  审美思维中心,于当下不完满的消费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 日常生活的 <br />
  实质 <br />
  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日常生活已成为纳入现 <br />
  代消费社会中的消费主体的一种生存状态;成为现代传播媒介塑造与控制的生态圈;这种 <br />
  日常生活具有如下几个本质属性。 <br />
  第一,天然地蕴含有美的基因。其实美不是什么神圣的神秘的东西,鲍姆伽登在175 <br />
  0年提出“Aesthetics”概念的,朱光潜先生认为这个名词译作“美学”还不如“直觉学” <br />
  ,因为中文“美”字是一特质,“aesthetic”原意是心知物的最单纯最原始的活动,与“ <br />
  intuitive”(直觉的)意义接近。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生命本能,是人类抵抗异化存活下 <br />
  去的精神力量之一。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美,人类将彻底“异化”为劳动工具,更无所谓 <br />
  “本质力量对象化”或“主客观的统一”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地说“美是生活”。 也 <br />
  就是说美存在于现实本身之中,除了现实生活不存在能够产生美的任何其他源泉,艺术美 <br />
  也是由生活美决定的。美又是动态的,要在创造中才能永恒,一旦某种美被固定、被复制 <br />
  、被电子化传播,甚至被标准化批量生产,它也就完成了使命,失去了生命力,正所谓“ <br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已”。新的日常生活会与“旧美”不断交换“意见”形成“新 <br />
  美”。前者不仅是后者的源泉,还是后者得以存在的支点和归宿,美本身并不是目的,使 <br />
  日常生活得以审美提升才是最终的目的。 <br />
  第二,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日常生活就是人们用日常思维、日常想象实 <br />
  现自我的人生过程。人类早期,日常思维是原生态的、直觉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 <br />
  马赫区分了“日常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特征,“日常想象的目标是部分观察到的事实 <br />
  的概念上的完成和完善。……日常思维不服务于纯粹的知识,……并被科学思维所渗透的 <br />
  专门思维取代”, 日常想象与日常思维因不断受到吸收各类“操控”而变得越来越远离“ <br />
  各种缺陷妨害”的原生态了。在约翰·费斯克、弗里德里克·杰姆逊、让·波德里亚(又 <br />
  译作博德里亚尔)、迈克·费塞斯通等西方的文化研究者看来,“日常生活”是生产者与 <br />
  消费大众的竞技场。例如,约翰·费斯克借鉴德塞图的观点加以发挥,将日常生活视为普 <br />
  通人对抗将他们纳入其中的社会秩序的一种实践,与“消费主义”、“购物广场”、“妇 <br />
  女解放”、“从属者权力释放”、“微观政治环境”等紧密相关是象“抄近路穿过草地而 <br />
  不走建筑师已经建造好的路径”一样的“一系列策略性的规避和抵制”,在一个更复杂层 <br />
  面上它也包括“利用社会秩序(这是唯一可获得的)所提供的资源”。 让·博德里亚尔 <br />
  则强调日常生活是“永久性的被消费暴力来维系”的“消费地点”。 现实已成为“现实秀 <br />
  ”,艺术也不过是“虚拟的”东西或“生活的短路动作”,由此产生“对美学的毒化”, <br />
  “是一桩完美的罪行”。 西方的日常生活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br />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综合改革,中国当前的市民社会的 <br />
  日常生活形成了多元多层的文化场域或意识形态格局,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从 <br />
  日常生活的主体结构上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级阶段,先富地区与其他地区 <br />
  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各级先富阶层与广大待富的民众之间也拉开了心理、情感 <br />
  、道德伦理以及生活时空的距离。从意识形态生成角度来看,我国市民社会与消费文化的 <br />
  兴起,一方面深受国家意志的强力引导,另一方面又不可能不接受市场自身发展规律的调 <br />
  节。 <br />
  第三,电视传媒与数码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消费文化的内在矛盾,使日常生活的审美 <br />
  属性急剧膨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最主要的莫过于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br />
  。 <br />
  由于商业对视觉艺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视觉审美的商业化诉求,有论者说我们时代日常 <br />
  生活的美学核心是“‘视像’的生产与消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趣味”日益失去 <br />
  它原来的精神想象性质,“无可争辩地”化为具体的实体形式, “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 <br />
  “生活被提高为审美”,“审美的生活化”意味着“审美被降低为生活”。 <br />
  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日益融合,“生活美的由隐而显,是必然的”,但是当代 <br />
  的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从对立走向合流(合流不是“同一”,不是两者合二为一的“简单 <br />
  化合反应”,而是基因重组般的“置换反应”),这个过程不是相互复制,不是相互降低 <br />
  或提高,更不是互相取消,而是互为对象地打破陈规,是双方除旧迎新的共谋与发展,携 <br />
  手走向新生活、新美学。化学中有一种同分异构说,即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或分子按照不同 <br />
  的排列组合方式结构成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称作同分异构体。从某种意义 <br />
  上说,日常生活与艺术就是一对同分异构体,美是它们的元素。 <br />
  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说有移植西方话语之嫌,“可能导致人们对 <br />
  于中国社会文化当代现实的片面的错误的理解”、“是‘非审美’甚至‘反审美’的”、 <br />
  “是工具理性对于人的更为残酷的操控”,因此有论者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是谁的日常 <br />
  生活怎样审美化?” <br />
  在回答“谁的日常生活怎样审美化”这一问题上,重读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br />
  上的讲话》——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源泉及服务对象问题的分析——仍然具有重 <br />
  要的启示意义。毛泽东认为人民生活与文学艺术“两者都是美”,前者虽是自然形态的粗 <br />
  糙的东西,但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是后者的“唯一源泉”和“丰 <br />
  富矿藏”,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可以“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 <br />
  原料创作作品时候的借鉴”。“我们的文艺应该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大 <br />
  众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 今天 <br />
  ,只要透过那弥漫在城市夜空中的霓虹灯广告,拨开由各种媒介谋划的消费主义文化迷雾 <br />
  ,我们所见的依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薪阶层工人与知识分子、新兴的第三产业劳 <br />
  动大军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既要认识到传统的审美思维定式在今天已变得捉 <br />
  襟见肘,无法解释许多新兴的艺术种类和审美活动大众化现象,又要全面地看待中国的实 <br />
  际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