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宰之炎帝番外篇:毛主席发表论<<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19:31:28

《论持久战》写作背景:
  这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收入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讲演共21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8个问题)主要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
  客观规律;
  第二部分(包括后13个问题)主要论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实行人民
  战争的极端重要性。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
  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全部问题的出发点。由于敌强
  我弱,这就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
  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由于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
  助,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遭到最后的失败。毛泽东从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出
  发,分析说明了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抗日战争总的
  趋向是: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
  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结论是: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还依据马
  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战争的关系理论,提出了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任务。在政治方面,采取
  一切必要措施,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人民战争,实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
  军事方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1)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
  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的方针:(2)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作
  战形式。这就说明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的问题。
  毛泽东的这篇讲演出色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论证了抗
  目战争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粉碎了速胜论和亡国论,从而在思想上武装了
  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论持久战》,至6月3日结束。
抗战已坚持了十月,北平沦陷、华北沦陷、南京沦陷。虽有平型关、台儿庄大捷,但面对东方最强大的帝国主义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落后的中国,抗战的前途如何,究竟能否和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举国上下,人们在寻求答案。
《论持久战》,似茫茫迷雾中的一盏明灯,透亮了人们的心……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论持久战》,至6月3日结束。
抗战已坚持了十月,北平沦陷、华北沦陷、南京沦陷。徐州会战虽然李宗仁指挥取得局部胜利,但是日军紧咬不放,5月后徐州沦陷,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追击,下令炸毁黄河花园口段大堤,这一举动虽然阻滞了日军的进攻,但亦使豫皖苏三省土地成为泽国,上千万灾民流离失所。 大面积的国土沦陷,使得许多人开始被失败主义的情绪所笼罩,出现了大量的投降注意,认为再战必亡国
同是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亡国论》亲日派主张投降日本,认为双方实力悬殊,国民政府无力再战
《速胜论》亲英,美派主张取得英,美支持,迅速结束战斗,一举消灭日本
正当人们迷惑不解的时候,毛泽东提出了《论持久战》,给大家指明了一条道路。一时间,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八路军总部的人员,都开始学习起这本小册子来。
《论持久战》为中国抗日指明了方向

当时的中国有对于抗战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失败论,认为日本科技发达,国家富强,中国一定不是日本的对手,打也是失败,不如投降。还有一种观点是速胜论,认为日本领土狭小,缺乏资源,无法承担大规模战争,所以很快就可以被中国击败。这两种观点一种盲目悲观,一种盲目自大,都对当时的抗战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写了《论持久战》,用来说明为什么中国不会亡国,但也不能速胜的道理。

抗日战争艰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