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3ds怎么玩nds游戏:传国玺是和氏璧雕刻的吗?传国玺是何时失踪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8 16:54:50
如提

是的

  据《韩非子》记载:战国时期有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石头,凭着几十年的玩石经验,认定内藏有美玉,就恭恭敬敬奉献给楚历王,怎奈愚君不识货,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就以“欺君之罪、处以刖刑”,砍掉卞和的左脚。历王驾崩,武王即位。卞和认为也许武王是位明君,跛着脚再次前去献宝,不料此君同样不识宝,又以欺君之罪推出宫门砍掉卞和右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发献宝的决心,怀着一线希望抱玉哭荆山下,三天三夜,几乎血都哭出来了,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痛心的是珍宝被人看作石头。”文王十分感动,决定亲自召见,请来能工巧匠“会诊”,琢其璞打开验看,果得一罕见之美玉,在场的君臣与工匠无不交口赞绝。文王便速命工匠加工雕琢成一块白璧,作为传世之宝,存放国库内妥为保管,为纪念表彰卞和的功劳,更因感其耿直忠心,特命名为和氏璧。

  到楚威王时,把璧作为最高奖赏,赐给伐魏有功的照阳丞相。不久相府被盗,宝璧被贼偷走辗转卖到中原地区的赵国,归赵惠文王所有。谁料邻邦秦国昭襄王也很想得到这块和氏璧,凭他自己国力强大,想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威胁赵惠文王。公元前283年,秦王派遣使臣赴赵国,称愿拿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于是便有“完璧归赵”“将相和”等饶有情趣的历史故事。但弱小的赵国终没有保住和氏璧,即使完璧归赵也是暂时的。后来和氏璧还是为秦朝所获。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赵王连璧带江山一起奉送秦国,秦始皇把璧视为至宝,琢为传国玉玺,命李斯丞相在和氏璧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和氏璧一时身价百倍,成了皇帝的宝印。

  此后尽管古老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和氏璧始终都是国宝。秦二世亡后,由子婴把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王莽篡权后,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这位皇太后怒不可遏,把国玺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用黄金镶补,尽管手艺精巧,但宝玺终究留下缺角之痕。

  据《吴志》载,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城,从井中得一宫装女尸,她身上揣一红色小匣盒,匣中之物,正是这颗缺了角修补后的宝玺。孙策用此玺从袁术那里换来3000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败,宝玺理所当然归属曹操。以后宝玺经过前赵、宋、南齐、梁、北齐、周传到隋朝杨坚,唐朝李家皇帝,至唐末战乱之中,宝玺失踪,终成千古憾事。

  近有史载曰:和氏璧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宝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后,“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又据《二十五史纲鉴》载,1370年5月,明朝左副将军率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城,缴获元顺帝出逃被他带到漠北的最后一批珠宝,既没有元朝的玉玺金印,也没有传国之宝玺和氏璧。由于和氏璧的下落不明所致,明清两朝均没有和氏璧作为传国之宝玺。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是“少传国之玺”。

  早些年香港学者钟世杰称他已从日本朋友手中获得了年久失传的和氏璧。和氏璧怎么会流失东洋日本,听起来似乎有些像“安史之乱”中并没有被勒死的杨贵妃,而后渡海逃亡到日本一样扑朔迷离。和氏璧如今是否留传于世?若存于世它又在何处?有关和氏璧传说的真实性,可靠性,恐怕还需要专家学者进行考证。

  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
  说起传国玺就要提到和氏璧。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楚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于他。不久,昭阳在水渊畔宴宾客赏壁,是时有人云渊中有大鱼,众人离室至渊边,回席后发现和氏璧失踪,怀疑为门人张仪所窃,拘张仪遍审无果。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为秦相,游说诸国服从秦国,以使节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楚败,秦取楚汉中之地。
  战国时,赵惠文王从太监缨贤处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其时秦强赵弱,惠文王恐给了壁得不到城,蔺相如自愿奉壁前往。至秦国,献壁后,见秦王无意偿城,当廷力争,设法取回原壁,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赵,得和氏璧。
  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过洞庭湖口,时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帝将玺抛入湖中,祈神镇浪,传国玺就此第一次失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将此传国玺奉上。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秦亡,刘邦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一记为“汉传国宝”。
  西汉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未立,玺藏于长乐宫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处。王莽派其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骂:“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无奈,掷玺于地,摔坏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黄金补上。
  公元23年十月,王莽兵败被杀,校尉公宾就得传国玺,赶至宛,献于汉更始帝刘玄。
  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北宫避难,玉玺失踪。
  献帝时,董卓作乱。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公元220年,献帝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
  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冉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得传国玺,建立冉魏政权;不久,前燕慕容儁灭冉魏,宣称已获传国玺,改元“元玺”,实际上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时,传国玺在冉闵部将蒋干手中,被东晋征西将军谢尚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陈朝灭亡,隋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萧后与遗腹子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号为隋王。五月,恭帝杨侑禅位,李渊称帝,是为唐高祖,改国号唐,隋亡。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玺,遂刻受命玄玺,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以及八方“神宝”“受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三月,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同年,萧后与杨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李祝,夺传国玺,建后梁。
  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公元951年,郭威建后周,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于广顺年间刻了“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两方印玺,后,赵匡胤受禅,传此二宝,改朝为大宋,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真宗即位,作皇帝受命宝,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哲宗绍圣三年,咸阳县民段义得古玉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璃纽盘”,自言于河南乡刘银村修舍,掘地得之,绍圣五年,经当朝十三名学士官员依据前朝的遗迹,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为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玺。哲宗大喜,号为“天授传国受命宝”,改元元符。
  徽宗时,用于阗大玉制为受命宝,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篆以虫鱼,制作之工,几于秦玺。
  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后,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不知所踪。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传国玺忽现于市,伯颜命人购得,玺入大元。伯颜曾将元帝国从各处收缴来的历代印玺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
  明朝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玺,这是历史上最后的有关传国玺的记载,最终还是空手而返。
  至此,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玺就此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另: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 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种说法。
  另:北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章敦、蔡京造假的。
  明清两代也时有假玺出现。明孝宗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当时就认为是假的;清初时,宫内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一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仿刻赝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张壁、鹿钟麟等人仍在追索着传国玉玺。
  “辽史”记为“大魏受汉传国之宝”,我以为应该是“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唐武则天时改“玺”为“宝”,应该是那时代改的。
  “宋史”记:“宝。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又:“魏本纪”中曾记录在一座毁坏的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漫说“和氏璧”的下落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是《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未雕之朴玉)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两只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下,乃至泣血。楚文王奇其事,命玉工剖石,果然得玉,即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这一含泪带血的奇特经历,昭示了发现真理、坚持真理是多么艰难。和氏璧后来由楚国流传到赵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和氏璧。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的象征。随着秦统一六国,和氏璧也由楚国流传到秦国,李斯《谏逐客书》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的句子,“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璧”两物,说明和氏璧已入始皇之手。《录异记》说:岁月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卞和得之献其玉,后入赵、献秦、始皇统一天下琢为受命玺。元崔?在《进玺笺》中也说秦始皇将和氏璧作成方四寸的金,命李斯篆文,孙寿刻字,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说明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玺成了皇权的标志。据《史记·秦本记》,秦始皇东巡时病倒于途中,“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始皇死后,玉玺传给二世胡亥。胡亥死,子婴立,“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刘邦入咸阴,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刘邦建立西汉,将子婴奉上的玉玺作为自己的玺印佩戴,且世代传授,号曰“汉传玉玺”。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派人向太后索取传国玺。太后一怒之下将此镇国之宝掷于地上(《汉书·元后传》),据说摔坏了玺纽的一角。王莽得到玉玺粉墨登场,可惜短祚而终。传国玺自又归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东汉末战乱,群雄逐鹿,孙坚意外地得到玉玺,《三国演义》有“匿玉玺孙坚背盟”一回即此谓。以后玉玺经魏再传于晋。五胡乱华,玉玺由南朝承袭。隋灭,隋炀帝杨广皇后萧氏携玺及部分皇室人员流亡突厥。唐贞观四年,萧后携玺归唐。唐末,玉玺为后梁朱温所得,传于后唐。后晋时北辽大举入侵,多次抢掠,传国玉玺至此不知下落。此后文献不见记载。入宋以后到清朝,有多次传国玺复出的传闻。但这都是民间伪造仿刻之作,官吏借此以讨好皇帝罢了。清乾隆三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进贡所谓“传国玉玺”一方,玉色黝黑,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一看便知是“前代好事者仿刻”,视作玩好旧器,收入宫中。据说此玺清亡时仍在,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都是皇帝自己说是从上面传下来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是的
三国那会丢的

应该是灵帝死后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