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利亨特有魅力:红外和蓝牙是什么呀?又怎么用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05:41:43
详细!!!!

红外适配器是指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多指外置型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许多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都有和电脑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除了使用常规的有线连接之外,比较常用的是红外线连接技术。如果设备上原本就有红外线连接装置的话,那么只要经过简单的设置便可以使用了。不过一些老的电脑上并没有设计红外接口,非但如此,连一些新近推出的低端笔记本电脑上也没有预设红外数据传输,这就使红外传输受到了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红外适配器来实现。当安装红外适配器后,用户的电脑便可以和其它具有红外线传输功能的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了。不过由于红外线自身的特性所决定,其无线工作距离只有2、3米左右,传输角度也只有30度。

  IrDA是红外数据组织(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的简称,目前广泛采用的IrDA红外连接技术就是由该组织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全球采用IrDA技术的设备超过了5000万部。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比较成熟。在通信速度方面,目前IrDA 1.1的最高速度标准为4Mbps,同时在点对点通信时要求接口对准角度不能超过30°。不过尽管IrDA技术免去了线缆,使用起来仍然有许多不便,不仅通信距离短,而且还要求必须在视线上直接对准,中间不能有任何阻挡。另外,IrDA技术只限于在2个设备之间进行连结,不能同时连结多个设备。

  蓝牙

  1.概念

  蓝牙(BLUETOOTH),是1998年推出的一种新的无线传输方式,实际上就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低带宽电波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连接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网络模式也被称为私人空间网络(PAN,PersonalAreaNetwork),是以多个微网络或精致的蓝牙主控器/附属器构建的迷你网络为基础的,每个微网络由8个主动装置和255个附属装置构成,而多个微网络连接起来又形成了扩大网,从而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是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规范,是一种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

  2.技术特点:

  蓝牙技术的特点包括:采用跳频技术,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减少远距离传输时的随机噪声影响;使用2.4GHz的ISM频段,无须申请许可证;采用FM调制方式,降低设备的复杂性。该技术的传输速率设计为1MHz,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其基带协议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组合。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扩展到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1个异步数据通道或3个并发的同步话音通道,或1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的通道。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64kb/s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为721kb/s、反向应答速率为57.6kb/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是432.6kb/s的对称连接。

  3.协议:

  (1)建立连接

  在微微网建立之前,所有设备都处于就绪状态。在该状态下,未连接的设备每隔1.28s监听一次消息,设备一旦被唤醒,就在预先设定的32个跳频频率上监听信息。跳频数目因地区而异,但32个跳频频率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连接进程由主设备初始化。如果一个设备的地址已知,就采用页信息(Page message)建立连接;如果地址未知,就采用紧随页信息的查询信息(Inquiry message)建立连接。在微微网中,无数据传输的设备转入节能工作状态。主设备可将从设备设置为保持方式,此时,只有内部定时器工作;从设备也可以要求转入保持方式。设备由保持方式转出后,可以立即恢复数据传输。连接几个微微网或管理低功耗器件时,常使用保持方式。监听方式和休眠方式是另外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蓝牙基带技术支持两种连接方式:面向连接(SCO)方式,主要用于语音传输;无连接(ACL)方式,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输。

  (2)差错控制

  基带控制器采用3种检错纠错方式:1/3前向纠错编码(FEC);2/3前向纠错编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3)认证与加密

  认证与加密服务由物理层提供。认证采用口令-应答方式,在连接过程中,可能需要一次或两次认证,或者无需认证。认证对任何一个蓝牙系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允许用户自行添加可信任的蓝牙设备,例如,只有用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才可以通过用户自己的手机进行通信。蓝牙安全机制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当级别的保护,如果用户有更高级别的保密要求,可以使用有效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安全机制。

  (4)软件结构

  蓝牙设备应具有互操作性,对于某些设备,从无线电兼容模块和空中接口,直到应用层协议和对象交换格式,都要实现互操作性;对另外一些设备(如头戴式设备等)的要求则宽松得多。蓝牙计划的目标就是要确保任何带有蓝牙标记的设备都能进行互换性操作。软件的互操作性始于链路级协议的多路传输、设备和服务的发现,以及分组的分段和重组。蓝牙设备必须能够彼此识别,并通过安装合适的软件识别出彼此支持的高层功能。互操作性要求采用相同的应用层协议栈。不同类型的蓝牙设备对兼容性有不同的要求,用户不能奢望头戴式设备内含有地址簿。蓝牙的兼容性是指它具有无线电兼容性,有语音收发能力及发现其它蓝牙设备的能力,更多的功能则要由手机、手持设备及笔记本电脑来完成。为实现这些功能,蓝牙软件构架将利用现有的规范,如OBEX、vCard/vCalendar、HID(人性化接口设备)及TCP/IP等,而不是再去开发新的规范。设备的兼容性要求能够适应蓝牙规范和现有的协议。

  4.优点:

  蓝牙传输是通过RF(2.4GHZ)载波进行的,因此它具有电磁波的基本特征,有较大的功率,可以增加传送距离,而且没有角度及方向性限制,具有穿墙性,可在物体之间反射、镜设、绕射。蓝牙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最多10米)数据和语音(1Mbps),功耗非常低能,同时能连接许多元件,传输速度快,。

  5劣势:

  蓝牙成本很高;RF技术容易受频率干扰;穿墙特点对资料安全性的保护设定问题;蓝牙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相容性问题尚未能解决。

兰牙和红外都是用电磁波当载体传送数据,红外的频率远高于兰牙,只能直线传播,因此红外线连接要求手机和电脑的红外装置相互对准,使用不便速度也不快,所以应用不如蓝牙和数据线广泛。
兰牙(Bluetooth)技术是爱立信、IBM等5家公司在1998年联合推出的一种短距(10~100米)无线网络技术。它将各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甚至家用电器采用无线方式联接起来。
兰牙使用对手机有两种情况:
一是手机对手机,在有效范围内只要知道对方名称和密码,"握手"后就可互相传递数据.
二是手机对电脑,如果你的电脑主板上没有集成兰牙功能,需买一个兰牙适配器(30-40元),就像没有集成网卡的主板上插一个网卡才能上网一样.

红外
红外适配器是指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多指外置型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许多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都有和电脑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除了使用常规的有线连接之外,比较常用的是红外线连接技术。如果设备上原本就有红外线连接装置的话,那么只要经过简单的设置便可以使用了。不过一些老的电脑上并没有设计红外接口,非但如此,连一些新近推出的低端笔记本电脑上也没有预设红外数据传输,这就使红外传输受到了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红外适配器来实现。当安装红外适配器后,用户的电脑便可以和其它具有红外线传输功能的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了。不过由于红外线自身的特性所决定,其无线工作距离只有2、3米左右,传输角度也只有30度。

IrDA是红外数据组织(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的简称,目前广泛采用的IrDA红外连接技术就是由该组织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全球采用IrDA技术的设备超过了5000万部。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比较成熟。在通信速度方面,目前IrDA 1.1的最高速度标准为4Mbps,同时在点对点通信时要求接口对准角度不能超过30°。不过尽管IrDA技术免去了线缆,使用起来仍然有许多不便,不仅通信距离短,而且还要求必须在视线上直接对准,中间不能有任何阻挡。另外,IrDA技术只限于在2个设备之间进行连结,不能同时连结多个设备。

蓝牙

1.概念

蓝牙(BLUETOOTH),是1998年推出的一种新的无线传输方式,实际上就是取代数据电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低带宽电波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连接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网络模式也被称为私人空间网络(PAN,PersonalAreaNetwork),是以多个微网络或精致的蓝牙主控器/附属器构建的迷你网络为基础的,每个微网络由8个主动装置和255个附属装置构成,而多个微网络连接起来又形成了扩大网,从而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是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规范,是一种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

2.技术特点:

蓝牙技术的特点包括:采用跳频技术,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减少远距离传输时的随机噪声影响;使用2.4GHz的ISM频段,无须申请许可证;采用FM调制方式,降低设备的复杂性。该技术的传输速率设计为1MHz,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其基带协议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组合。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扩展到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1个异步数据通道或3个并发的同步话音通道,或1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的通道。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64kb/s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为721kb/s、反向应答速率为57.6kb/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是432.6kb/s的对称连接。

3.协议:

(1)建立连接

在微微网建立之前,所有设备都处于就绪状态。在该状态下,未连接的设备每隔1.28s监听一次消息,设备一旦被唤醒,就在预先设定的32个跳频频率上监听信息。跳频数目因地区而异,但32个跳频频率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连接进程由主设备初始化。如果一个设备的地址已知,就采用页信息(Page message)建立连接;如果地址未知,就采用紧随页信息的查询信息(Inquiry message)建立连接。在微微网中,无数据传输的设备转入节能工作状态。主设备可将从设备设置为保持方式,此时,只有内部定时器工作;从设备也可以要求转入保持方式。设备由保持方式转出后,可以立即恢复数据传输。连接几个微微网或管理低功耗器件时,常使用保持方式。监听方式和休眠方式是另外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蓝牙基带技术支持两种连接方式:面向连接(SCO)方式,主要用于语音传输;无连接(ACL)方式,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输。

(2)差错控制

基带控制器采用3种检错纠错方式:1/3前向纠错编码(FEC);2/3前向纠错编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3)认证与加密

认证与加密服务由物理层提供。认证采用口令-应答方式,在连接过程中,可能需要一次或两次认证,或者无需认证。认证对任何一个蓝牙系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允许用户自行添加可信任的蓝牙设备,例如,只有用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才可以通过用户自己的手机进行通信。蓝牙安全机制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当级别的保护,如果用户有更高级别的保密要求,可以使用有效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安全机制。

(4)软件结构

蓝牙设备应具有互操作性,对于某些设备,从无线电兼容模块和空中接口,直到应用层协议和对象交换格式,都要实现互操作性;对另外一些设备(如头戴式设备等)的要求则宽松得多。蓝牙计划的目标就是要确保任何带有蓝牙标记的设备都能进行互换性操作。软件的互操作性始于链路级协议的多路传输、设备和服务的发现,以及分组的分段和重组。蓝牙设备必须能够彼此识别,并通过安装合适的软件识别出彼此支持的高层功能。互操作性要求采用相同的应用层协议栈。不同类型的蓝牙设备对兼容性有不同的要求,用户不能奢望头戴式设备内含有地址簿。蓝牙的兼容性是指它具有无线电兼容性,有语音收发能力及发现其它蓝牙设备的能力,更多的功能则要由手机、手持设备及笔记本电脑来完成。为实现这些功能,蓝牙软件构架将利用现有的规范,如OBEX、vCard/vCalendar、HID(人性化接口设备)及TCP/IP等,而不是再去开发新的规范。设备的兼容性要求能够适应蓝牙规范和现有的协议。

4.优点:

蓝牙传输是通过RF(2.4GHZ)载波进行的,因此它具有电磁波的基本特征,有较大的功率,可以增加传送距离,而且没有角度及方向性限制,具有穿墙性,可在物体之间反射、镜设、绕射。蓝牙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最多10米)数据和语音(1Mbps),功耗非常低能,同时能连接许多元件,传输速度快,。

5劣势:

蓝牙成本很高;RF技术容易受频率干扰;穿墙特点对资料安全性的保护设定问题;蓝牙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相容性问题尚未能解决。

1、“红外”和“蓝牙”都是无线传输标准。现在带有蓝牙功能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如电脑、手机、甚至家电。
2、具有“红外”或“蓝牙”功能的手机可与同样具有“红外”或“蓝牙”功能的手机/电脑进行数据交换(如果电脑没有“蓝牙”功能也不要紧,配一个蓝牙适配器就可以了)。
3、“红外”容易受到角度和障碍物的干扰而影响传输效率,使用红外传输文件时最好是将两个红外口凑到一块。红外的有效距离短。
4、“蓝牙”传输距离一般是10米,也有20米甚至100米的。蓝牙的传输速度比红外快。
5、我用的是多普达的水货(Dopod568;Qtek),这样打开蓝牙功能:
开始 >>其他 >>设置 >>7、无线数据交换(选中接受无线数据交换内容) >>8、Bluetooth >>1、蓝牙(根据需要选择“打开”或“可发现”) >>4、蓝牙设置

您试试看吧。祝顺利!

这两种都是无限传输技术
区别就在于蓝牙比红外方便一些
蓝牙一般在10m之内没有固体障碍物就可以传输成功,而红外要两个手机的端口对齐,一般距离在15cm以内才能传输成功

打开相关功能就可以使用了。红外就向雷达似的标识,蓝牙的标识象狼的牙齿似的,打开后显示则表明已经打开可以使用了。可以手机对手机或笔记本传递你想要的东西了。不知道我说清楚没?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