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马旗下品牌:中国民间艺术现状报告哪儿有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4 16:36:15

民间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民间艺术是我国广大民众长期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它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民间艺术对促进农村的“两大”文明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省民间艺术的建设存在着诸如门类发展不平衡,门类消失,资金馈乏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省民间艺术的发展,因此,了解我省民间艺术现状,找准症结,解决好民间艺术所面临的问题,使民间艺术在我省农村两大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以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民间艺术的现状
(一)、经营困难,艺术部门或艺人经费不足,造成门类发展不平衡,部分门类已显绝迹。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民间艺术发展的难题,民间艺术表演的初期是以民办、公助性出现的,把它作为群众文化来办。多年来,在艺术表演上争取社会参与和资助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有的采取乡镇村资助,有的采取企业与乡镇文化站共同资助开展活动,有的艺术团体从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保证了活动经费的来源,同时增加了艺术人员的收入,促进了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等等。然而对更多的民间艺术门类而言,国家集体事业单位除了必需的人员经费(有的只是部分工资),个体艺术团体根本没有经费(指没有国家或集体经费)。因此,由于领导重视文明程度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民间艺术发展不平衡,有的门类逐惭消失,如:戏曲的部分种类,古画的装裱艺术等。
(二)、民间艺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多年来, 民间艺术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团体单位不景气,工资低,或常年不发工资,不少人丢艺从商。二是地方领导重“硬、轻、软”的思想严重,没有把民间艺术建设纳入乡村目标管理,表现在对经济建设肯花钱,舍得投入,而对民间艺术不重视,认为民间艺术建设的好坏丝毫不影响领导的“政绩”等等。三是由于得不到重视,民间艺术队伍建设混乱,经常无组织、无纪律,个别艺术团体艺术内容浅显甚至个别语言粗陋,时有表演艺术水平低下。
(三)、业务和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一是部分团体经常得不到业务培训,艺术服务水平较低,管理工作跟不上。二是追究金钱,剔旧创新工作跟不上。三是迎合热闹,五花八门的表演过多。
(四)、服务农民农业跟不上,传播科技信息能力较差,造成民间艺术不为“民”服务,脱离实际需求,这些应引起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民间艺术在上述一些环节上工作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业务改革力度不够,未能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二、民间艺术发展的对策
(一)、搞好民间艺术人员管理,提高艺人的素质。艺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民间艺术的建设,民间艺术在农村、农民、农业方面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时是直接的, 也是潜在的间接的和滞后的,有时能体现出来,有时体现不出来,民间艺术的这些功能需要全体民间艺人的辛勤努力,需要艺人具有“蜡烛精神”和“人梯精神”,这些都来自民间艺人的高度的思想觉悟, 坚定的职业信仰和强烈的事业心。
(1)、必须强化民间艺人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民间艺人在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民间艺人的职业道德除了包括一般公民的道德外,还必须做到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
(2)、必须增强民间艺人的纪律观念。一个管理松散,纪律松驰的艺人和艺术团体不可能有很高的服务水平,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艺风,搞好民间艺术和艺人的管理,必须从严管入手,把民间艺术的各项工作纳入乡镇文化站或村文化室的管理轨道上来,建立艺人守则,业务工作细则,组织培训,表演制度等,把职业纪律落实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3)、业务要精良。假如一个民间艺人不熟悉业务,不懂得如何表演,不会使用艺术工具,服务态度虽好,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精良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一个艺人开展文明服务的基础。
(4)、文明服务。民间艺人的服务态度是最能体现精神文明的程度,艺人能否在表演工作中恰当地运用文明语言,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教育影响感染观众,对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譬如观众怀着急切的心情需观看演出,得到的却是简单的粗糙艺术表演。这样,观众就会感到扫兴,相反,如果民间艺人以精美的艺术表演,比较文明丰富的语言,这样,观众就会感到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二)、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一是各县(市)和乡镇人民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领导,对民间艺术事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以贯之抓好落实,切实克服“经济建设重要, 民间艺术次要,甚至不要”的错误思想,真正把民间艺术事业纳入乡镇总体目标管理,要象抓经济一样抓好民间艺术事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在这方面要重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上做文章,必须从领导干部、文化干部抓起, 不能一级讲给一级听,而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给一级干,在干的实践中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共同与民间艺术的发展尽心尽力,要用由“虚”变“买”的办法,从实际入手抓好资金投入及硬件建设。要用由低到高的办法,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超越客观实际影响干群的积极性,真正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要用由疏到治的办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民间艺术管理制度》、 《民间艺术表演制度》、《民间艺术培训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一旦被大多数人接受后,就要用强有力的手段付诸实施,并长期坚持下去,使之成为干部艺术的行为规范。因此,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始终不断提醒自己,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是要改革开放,越是要克服“软硬”思想和“虚实”作法,越要重视民间艺术的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可采取乡镇划拨,文化站(文化中心)与行政村,企业与文化站(文化中心)民间艺人与文化站(文化中心)等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表演经费来源,经费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另外可采取民间艺术团体自我造血的办法,开展以创建优秀剧目,精彩技艺,优秀作品,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质文明的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证民间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积极开展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
1、民间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实际需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民间艺术团体大多是民办,其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财政和民间艺人的艺术集累,地方经济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间艺术的发展命运,民间艺术表演是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消费,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民间艺术的发展就会暗淡无光,就会没有生机。各地要在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下决心加大对民间艺术的资金投入。使这一来自于民间的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
2、发挥民间艺术的职能作用。民间艺术的发展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尽力发挥职能作用。如利用民间艺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和利用丰富的艺术表演手法,把开展科技服务放在首位,为当地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和农村产业化及乡镇企业服务使其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高参”和“财神”,并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尽其所能。
3、服务方式要主动灵活。在新的形势下,民间艺术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目前农民还缺乏利用民间艺术搞好生产生活的习惯,作为民间艺术团体就更有必要主动服务,这样就能在农民心目中慢慢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如在大搞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利用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当地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信息,还可介绍医疗卫生,生活小常识等,农民是求之不得的,为民演出,为演出,找民要主动灵活, 即坚守阵地,又上山下乡,巡回演出,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等。
4、大力提倡无偿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农民观看演出,在农民因想无钱阶入,会使他们望而生畏,欲进而止,另一方面不增加农民负担。农民目前经济收入还比较低,农村经济状态还没有彻底改变,特别是贫困地区, 许多农民仍在温饱线上冲刺,不能因民间艺术表演而增加他们负担,应无偿的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开展民间艺术扶贫,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只有这样我省的民间艺术才能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