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作弊好感度:有没有写这个习俗的范文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4:25:54
写“七月半”的习俗的文章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鬼节”,亦称“中元节”。相传这一天亡灵都要回家看看。大人常常告诫孩子:鬼节这天晚上千万不要出门,小心碰到了鬼。至今听起来还有点害怕。
  按过去的上饶老习俗,七月半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备办丰盛酒菜祭奠亡灵,在厅下堂前摆上八仙桌,桌子正位点燃二根蜡烛,插上六支香,摆上八盘菜,斟上白酒,遥请本家的亡人前来赴宴,据说阴间祖宗大人来作客是不可以惊扰的,阴阳有隔,阳间人必须回避,可偏偏有的胆大的孩子初生牛犊不怕鬼,好奇地在门缝里偷看,据说小孩独具“童子眼”,能看见白胡子老爷爷在桌上吃饭,传说得神乎其神,胆小的会吓得半死。
  宴桌上有一品食物是必须上供的,这就是具有上饶特色的“灰煎果”,相传鬼魂很喜欢吃带草灰味的“灰煎果”。“灰煎果”是用大米、糯米掺合起来,磨成浆,经沉淀后然后用草木灰过滤,再放到饭蒸去蒸,味道有些淡淡的草灰味,应该是纯正的土特食品了。而今“灰煎果”的时令风味已成为上饶人青徕的特色小吃。
  七月半这一天,还要烧纸钱,因为在人们看来,光让鬼魂吃是不够的,在阴间还要消费呀!所以在世的人会在设宴祭祖时,烧一些纸、花边银元。现在版本升级了,原来烧纸和花边太“土”,满足不了阴间的生活需要,烧的是百元冥钞、纸制的金戒指、金元宝、手机、电视机、电冰箱、别墅、小轿车,更有一些孝顺子孙的还会给在阴间备受寂寞的老祖宗配备纸扎的小姐、小秘。
  世人的虔诚是周到的,有的人家生怕有些找不到家的亡灵成为饿鬼,还会备办祭品到信江放生河去遥祭,口里念念有词,寄托哀思之情溢于言表。
  话说上饶鬼节习俗,传承的是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移风易俗,观念更新,城区里的市民对一些充满迷信色彩的祭奠仪式已渐渐淡化,但在市郊和乡下仍在演绎着传统的习俗。
  说起鬼节,并不是上饶特有,全国各地的风俗亦大同小异。即使是西方也有鬼节,西方国家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万圣节。据说这一夜是“闹鬼”的日子,所以也叫“洋鬼节”。东西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俗文化,所不同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上饶人祭奠方式是设阴宴、烧纸钱等方式。西方人是戴面具、装扮鬼怪等方式。
  其实,世上本来就没有鬼,所谓的鬼实际上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思念。鬼节这一天,过去上饶城里大街小巷偶尔会听到“哇!哇!哇!”的凄凉“鬼”叫声,其实也是从信江南岸黄金山上飞过来的乌鸦,乌鸦耐不住山上的寂寞,趁秋夜的凉爽,半夜三更造访寻常百姓家,鸟类生物本能的叫唤,竟然被一些上了年纪的迷信人绘声绘色成鬼叫的声音。故此鬼节大可不必吓得不敢出门啦!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何况世界上本没有鬼!
  上饶还有一句俗语是:过了七月半,蚊虫死一半。因为七月半以后,气候已经立秋,天渐转凉,蚊子慢慢会少一些了。炎热的夏天过去,讨厌的蚊虫退兵,清凉一夏,人们当然喜欢。
  七月半是瓜果熟了的季节,杏子、石榴、枣子、西瓜等素果上市,不过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野生的毛楂,毛楂长在山上,也叫山楂,有点苦涩,母亲常常把红毛楂青毛楂用线串起来,模仿沙和尚脖颈上戴的佛珠,戴到孩子的脖颈上,可能是出于以佛保佑之意吧!可懵懂的孩子哪管这些,一会儿吃一个,过一会儿再吃一个,脖颈上的毛楂吃得一干二净。
  七月半过后是中秋,中秋过后是过年,光阴就这样悄悄地流逝着,年复一年,节日不断,弹指一挥间,当人们变老了的时候,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