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色古风唯美图片:请教各位大虾,哈尔滨的建城史和城市名字的由来以及一些相关历史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01:36:16

哈尔滨地名由来

  王禹浪之“天鹅论”

  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鹅论”得到
  了广泛认同。
  这一说法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
  ”之意。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
  —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
  必经之地。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
  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
  、“合”或“阿”。“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王禹浪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由语言学切入,上溯历史语源、又以地理学、
  文献学、地名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深入考证,以大量历史文献和文
  物为依据,从而提出“哈尔滨”——女真语“天鹅”说。
  许多女真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对这一成果深表赞同,认定其为目前
  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市委副书记王华放同志对此也给予了科学的肯定。
  这一成果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提高市民
  文化品位作用很大。 现在,您知道哈尔滨这个美丽的名字蕴含了这样美好的深意了
  吧。洁白勇敢 是哈尔滨先民的精神写照,这样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那么,当有人再问起家乡名字的含义时,我们不会再茫然了,美丽的“天鹅”就是我
  们的家园。

  其它八种说法

  在漫长的地方史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哈尔滨一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多方
  考证与揣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说法现世,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共
  出现过八种学说流派,它们是:
  一、【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
  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二、【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
  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三、【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
  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四、【“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
  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
  ,似乎无从考证。
  五、【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
  此推论。
  六、【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
  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七、【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
  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八、【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
  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

  哈尔滨的建城史

  哈尔滨市是一座具有百余年建城史的近代城市,光绪六年(1880年)在今香坊、道外等地区已形成10 余条道路街基,1881年第一条较长的土路太古街建成。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在当时的附属地,今道里、南岗、香房修筑的一些街道,多用俄国人名命名,如霍尔瓦特大街(现中山路)、马克西莫夫街(现宣化街)、利洛列夫大街(现安国街)、瓦尔沙夫街(现安平街)等。1925年(民国十四年)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管哈尔滨市政后,更改了以俄国人名命名的街道名称,如谢尔吉耶夫街改称安广街,尼洛夫斯卡亚街改称宣义街,安托夫斯卡亚街改称宣礼街,巴斯杰洛夫街改称安祥街等等。1932年东北沦陷以后,伪哈尔滨市公署以伪帝制年号和伪善的面孔命名了一些街道,如康德路(现康安路),大同路(现新阳路)、兴满大道(现和兴路)、新国街(现建国街)等。这时期,还用日文命名了一些街道,如柳町(现柳树街)、圆町(现光礼街、光仁街、光华街、光智街)、神社街(现桦树街)等。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后,哈尔滨人民政府更改了一些有奴役色彩的街名,如协和街改称人和街,靖国路改称和平路,兴满大道改称和兴路,康德路改称康安路等。这时期还以抗日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了一些街道的名称,如正阳街命名为靖宇街,新城大街命名为尚志大街,水道街命名为兆麟街,山街命名为一曼街,同时将江沿街命名为斯大林街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破“四旧”之名,更改了一些街道的名称,如中央大街改称防修大街,友谊路改称反修路,地段街改称反帝街,通天街改称兴无街,通河街改称灭帝街,南极街改称要武路,康安路改称红卫兵路等等。仅1966年9月27日就公布有41条街路改名。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后,将文化大革命中命名的街道恢复原名,以正本清源。

  至1990年末,全市2079条街道中先后有600多条街道改过名称,如高谊街三易其名(哈萨克街、高士街、高谊街),康安路四易其名(红卫兵路、康德路、康庄路、康安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