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创意图片: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5:55:28
有谁能告诉我国际上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历史--产生及发展吗,越具体越好,并且告诉我全世界基督徒与天主教徒的分布及比例吗

【天主教】就是基督教。因为次经汉译本把上帝翻译为「上主」、「天主」而在国内被称为天主教,就是与罗马圣公会一样,在国内天主教不受他们管辖。据最近消息,梵蒂冈开始承认国内设立的主教了。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被称为基督教新教。这都是人为划分,并不因为形式上的改变而有实质性的不同。在大陆,人们常说的基督教一般指基督教新教。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基督信仰被官方高压,人们很难了解。改革开放后,最近几年,情况才有所改变。
基督信仰,从以色列起始,传到希腊半岛。所以,圣经旧约是希伯来文记载;新约是希腊文记载。再由希腊半岛传遍欧洲,进而传到世界各地。
基督信仰,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设立大学(东吴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医院(到现在仍然有许多还存在并且沿用以前的名称),女子学校,红十字会,不但对世界,对中国文明进步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是因战乱及政治等缘故,被很多人遗忘。
更多详情可以查阅相关书籍,维基百科。愿神赐福予你!

一、宗教上的称谓不同
我国宗教界称之为“基督教”的教会,在国际上和学术界称为新教,也称基督新教,以区别于天主教和东方正教。1807年基督新教才正式传入我国,在中国民间称之为“耶稣教”,因此,基督教这一名称在我国境内单指新教。
国际上,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的统称,这三个教会的信徒都称为基督徒。在三个教会中,天主教会是原始基督教会的直接延续和继承者,又称罗马公教,也就是普世大公教会。东正教是在1054年由天主教分离出来的东方教会,也称为东方正教,1965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逐渐与天主教共融,成为组妹教会。结束了东西方教会长期分裂的局面。“天主教”一词是明朝时期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结合中国教友的信仰习惯,将中国的罗马公教教友称为天主教徒。其中“天主”指的就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天爷”。
二、基督新教的由来
由于罗马帝国的分裂,形成东西罗马帝国,在欧洲形成了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拉丁礼天主教会和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当时还没有基督新教会。然而欧洲中西部形成一个独特的“神圣罗马帝国”后,天主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神授王权,天主教成为神圣帝国的最高精神体系,也远远超过了东正教的发展,天主教成为世界性的教会。十六世纪时,德国的一位天主教神父马丁·路德因反对当时教会颁发赎罪券,而于1517年10月31日,在德国的维腾贝格大学用作布告栏的城堡教堂大门上贴出他的《九十五条信纲》。实际上信纲本身并没有激情的火花,也没有否认教宗的赦罪权,只是学术的论辩,他提出反对所谓赦罪券的无限扩展。然而这一信纲的发表连路德本人也没有想到会传遍德国及欧洲部分地区,从而引起轩然大波。1518年6月罗马教宗良十世(也译为利奥十世)要求马丁·路德到罗马申辩。由于当时德国诸候弗里德里希暗中支持路德,他拒不从命,而且与教会展开了论战。后期路德与修女波拉结婚,放弃了圣职,当时许多神父、修女、教友在当地诸候的支持下跟随了路德,德国教会出现了分裂。
1529年德国皇帝查理五世决定制止路德派的分离,召开了斯拜耶帝国会议,决定天主教的礼仪仍为德国教会的主要礼仪,并要求停止改革教会。同年4月19日,在会议上失败的路德派诸候提出正式抗议书,因此历史上将分离的这一派称为“抗罗宗”“抗议派”“誓反教”,这标志着基督新教正式产生了。1546年2月路德因中风病,病逝于德国艾斯勒本城。马丁·路德生前新教只形成德国的路德会,其它新教各派都是他死后逐渐产生的。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再婚而使英国天主教会独立于天主教,建成英国国教——圣公会,其中保留了一部分天主教礼仪。1541年法国人让加尔文在瑞士创立了长老会。上述三个教会是从天主教直接分离出来的,其余基督新教各派都是从这三个教派中再度演变而形成的。例如公理会、浸信会、卫斯理会等。十九至二十世纪,新教又开成许多新建教会,例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摩门教、救世军、耶和华见证人、五旬节会(方言会)等。基督新教的历史沿革不足500年,但派别林立,目前,大小各派已达八千多个,这些教会在世界上没有统一的领导体系,自行管理,各自为政。中国境内的基督新教是清朝末年传入,建国前各派分别礼拜,建国后实行联合礼拜, 统一称为“基督教”。
三、教会礼仪不同
1、天主教的主要礼仪 天主教会是耶稣亲立,传于宗徒伯多禄的教会,第一任罗马教宗就是伯多禄,传承 到现在为第266位教宗是若望保禄二世。全世界至圣统一,由教宗统一领导。罗马圣座设于梵蒂冈,是联合国成员国,也是欧元区国家。教会有七件圣事,分别是圣洗、坚振、圣体、忏悔、婚配、圣秩、傅油圣事。天主教《圣经》为73卷,基督新教为66卷,旧约比基督新教多7卷。
2、基督新教的礼仪
基督新教早年脱胎于天主教会,其基本信仰与天主教一致。但其礼仪上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取消了天主教会七件圣事,以及其它的大部分礼仪。主张因信成义和团契型教会,其教会活动主要为讲道、唱诗、祷告。部分教派还有洗礼,圣餐大多数教派已不确认耶稣基督的临在,所以不具备圣事的性质,除此之外无其它圣事性活动。
3、关于圣母玛利亚
有些人以为天主教是敬拜圣母玛利亚的,这是不正确的。天主教相信耶稣基督是天主,因相信耶稣基督而成义。从来没有把玛利亚当神敬,玛利亚因圣神受孕,无染原罪,生育了主耶稣基督,成了救主的母亲。教会历来尊敬圣母,并把她的美德广为传扬。所以,人们才会有这样的误解。在《圣经》中,圣母是唯一被选参与天主的救赎计划者。玛利亚是耶稣的母亲,耶稣称信他的人为他的兄弟姐妹,所以,信徒称玛利亚为母亲,尊敬圣母也是自然的事。
天主教会除了尊敬圣母玛利亚外,还尊敬耶稣的养父大圣若瑟以及历代圣人圣女。之所以尊敬他们,是因为他们在世时的功行,他们所行的一切都是彰显耶稣基督的爱(1)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承认教皇为最高领导(即承认在普世教会中的首席权),具有浓厚的"普世"以及"一统"的色彩。基督教则反之,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威,认为教皇制是历史的、人为的产物。因此,基督教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教派之间的联系松散。另外,基督教废除天主教的教阶制,主张教会生活多样化,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教徒就是司祭。而天主教则强调神职人员的中介作用,从而使神职人员享有一个较崇高的地位。
(2)圣经中的十五卷次经基督教一律不收入,天主教则收入其中的十二篇。另外,天主教还将不见之于《圣经》记载的、代代流传的"圣传"视为圭臬,而基督教则不以为然。基督教与天主教在读经态度上亦有不同,基督教强调个人的发挥,天主教讲究集体的注释。
(3)天主教对耶稣之母玛利亚特别恭敬,尊其为"天主之母",而基督教则没有此一礼拜。天主教非常恭敬圣徒、天神、圣像、圣物,基督教的教堂中则见不到这些事物,在他们看来,这是偶像崇拜。
(4)天主教认为,圣事对于信徒的成圣、恩宠的赋予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是神人沟通的不可缺的渠道。基督教则认为,人是"因信称义"。因此,即使在基督教保留着的两项礼仪,即洗礼和圣餐中,其意义与天主教也大不相同。另外,天主教除承认"天堂"、"地狱"外,还承认"炼狱"的存在,基督教则只主张前两者。
(5)天主教神职人员,按照教会传统过独身生活,不忌烟酒;而基督教的牧师则可以结婚,但一般忌烟酒。

耶稣传教后来升天,升天前建立天主教,立伯多禄{彼得}为他的在世代表管理信徒,伯多禄在罗马做主教的时候殉道,但主教以及基督在世代表之位一直传到今天,后来分裂东罗马和西罗马分开,东西方教会也就分开,东方的说自己是正教所以叫希腊礼东正教,西方强调普世以及圣统制{教会的权利传播}称为罗马拉丁礼公教会,之后亨利八世由于离婚请求不被批准就宣布脱离罗马公教,创建圣公会保留天主教礼仪,但最高领导权变成了国王,并以圣公会为国教,17世纪左右教会黑暗时期,马丁路德神父与修女结婚并发布学说抗议天主教的某些行为,后来他的跟随者组成路德宗,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抗议人员带领信徒从天主教分裂出来,之后天主教以及世界都将这些不是东正教又不归天主教的教派统称为新教抗罗宗,后公教传到中国以中国古语天主定义至高神,新教则以基督教自居{没有基督教只有基督宗教}称所信者为上帝,东正教随着俄罗斯人的进入传到中国但在中国没有影响至今只有教民数万且有不少俄罗斯族人。更多可以百度天主教就自然知道

  • 基督教历史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纪结束前即逐渐发展到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等地,并扩及希腊地区及意大利地区。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313年)宣布它为合法宗教为止。在380年时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发生了大分裂,东部教会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部教会称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又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许多小的教派。

  • 创始起源

按照《圣经》说法,犹太人耶稣在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犹太省地区传道。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圣经•旧约》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为真理作见证(约 18:37)、教导人“爱上帝”及“爱人如己”(利19:18,民15:37-41,申6:4-9,11:13-21)、先求天父的国和他的义(太6:33)等道理。

  • 天主教起源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

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希腊哲学是否充实了基督教的信仰?
“尽管基督教敌视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它本身却采纳了不少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美国百科全书》。
在一些显然对“基督教”思想操有强大影响的人当中,“圣”奥古斯丁的影响尤其举足轻重。据《新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奥古斯丁的“思想象个熔炉,把《新约圣经》的宗教和希腊哲学的柏拉图传统通通融合起来。他的主张把这种混合思想传播到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基督新教里去”。
奥古斯丁遗留下来的主张对后世的确影响深远。道格拉斯·霍尔登论到希腊哲学对一般基督教会的影响说:“基督教神学跟希腊哲学这么混淆不清,以致它教育出来的人,具有九成希腊思想,只有一成基督教思想。”
有些学者坚信,这类哲学思想对初成立的基督教大有帮助,充实了基督教的信仰,从而使基督教的主张更具说服力。情形真的是这样吗?希腊哲学是怎样和何时开始影响基督教的?实际上,希腊哲学究竟充实了基督教的信仰,还是污染了基督教的道理?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四个奇特的名词:(1)“希腊化的犹太教”,(2)“基督教化的希腊主义”,(3)“希腊化的基督教”,(4)“基督教哲学”,从而回顾公元前3世纪-公元5世纪的若干发展。这样我们就能看出以上问题的答案了。
“希腊化的犹太教”
首先,“希腊化的犹太教”的确是个矛盾的说法。希伯来人原本的宗教是真神耶和华设立的,这个宗教绝不容谬误的宗教见解把它腐化。(申命记12:32;箴言30:5,6)可是从最初开始,四周(例如埃及、迦南、巴比伦)的伪宗教习俗和见解一直对纯真宗教构成威胁。令人遗憾的是,以色列人竟任由纯真崇拜受到腐化而堕落。——士师记2:11-13。
多个世纪之后,在公元前4世纪,古巴勒斯坦成为亚历山大大帝治下希腊帝国的领土。于是纯真宗教受到进一步的污染,遗下了一种具有腐化作用的深远影响。亚历山大招募犹太人加入自己的军队。犹太人跟这个新征服者的接触,深深影响到他们的宗教思想。犹太教的教育被希腊思想所渗透。公元前175年,据称大祭司耶孙在耶路撒冷设立一所专门研究荷马著作的希腊学院。
耐人寻味的是,在公元前2世纪的后半叶,一个撒马利亚人撰写了一本书,把圣经历史视为希腊化的史学记载。犹太伪经《犹滴传》和《多俾亚传》实际提及希腊的色情传说。当代有些犹太哲学家设法使希腊思想跟犹太教和圣经彼此兼容。
在这件事上最卖力的是公元1世纪的犹太哲学家斐洛。他的哲学思想取自柏拉图(公元前4世纪),以及毕达哥拉斯派和斯多葛派的主张。犹太人深受他的思想影响。论到希腊思想渗进犹太文化的始末,犹太作家马克斯·戴蒙特说:“由于吸纳了柏拉图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欧几里得的科学,犹太学者开始用新方法去诠释《托拉》。……他们着手以希腊理论去补充犹太教的启示。”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罗马人把希腊帝国并入自己的版图,接管了耶路撒冷。这个发展打开机会,促成了甚至更重大的改变。到公元3世纪,力图把柏拉图的主张发扬光大的思想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学和宗教主张,今天统称为新柏拉图主义。 这门学派的思想对变节叛道的基督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化的希腊主义”
公元后头五个世纪,有些知识分子刻意表明希腊哲学跟圣经所显示的真理有密切关系。《基督教历史》说:“基督教形而上学学者把基督之前几十年间的希腊人形容为果敢而盲目地寻求上帝的知识,仿佛试图以自己不中用的异教脑袋营造出基督教来,像变戏法一样从雅典稀薄的空气中变出耶稣来。”
柏罗丁(公元205年-270年)是这些思想家中的先锋。他根据柏拉图的主张创立了一套系统。柏罗丁引进了灵魂与身体分开的观念。霍普金斯教授论及柏罗丁说:“他的神学理论……对基督教领袖的主张操有强大的影响。”
“希腊化的基督教”与“基督教哲学”
自公元2世纪以来,“基督教”思想家殚精竭虑要拉拢异教的知识分子。尽管保罗曾明确地警告人,务要提防“渎犯圣物的空言和伪称‘知识’的种种矛盾”,这些导师却把四周希腊文化的哲学成分加入自己的主张中。(提摩太前书6:20)斐洛的先例看来暗示,圣经教训和柏拉图的见解是可以互相兼容的。——可参看彼得后书1:16。
当然,在这件事上真正受害的是圣经的真理。“基督教”导师试图表明,基督教道理跟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是互相协调的。亚历山大的克雷芒和奥利金(公元2、3世纪)用新柏拉图主义作为所谓的“基督教哲学”的基础。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公元339年-397年)“吸取了最新的希腊学问,把所含的基督教和异教成分一股脑儿接收过来,异教新柏拉图主义者柏罗丁的著作对他影响尤深”。安布罗斯设法为罗马知识分子提供一套适合古希腊罗马的基督教。奥古斯丁依样效尤。
一个世纪之后,丢尼修(又称伪丢尼修,可能是一名叙利亚修士)想把新柏拉图哲学跟“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根据一部百科全书说,他的“著作在中世纪大部分的基督教教义和思想上,……确立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倾向。这些关乎教义和灵修的著作界定了直至那时为止基督教的宗教特色”。使徒保罗曾警告基督徒要提防“照着人的传统”的“哲学和骗人的空谈”,这些人却明目张胆地无视这个警告!——歌罗西书2:8,《新译》。
败坏人的污染物
学者指出,“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者将天启置于优先地位,并且把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为了解和维卫圣经主张与教会传统的最佳工具”。
柏拉图本身坚信人有个不死的灵魂。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偷偷渗进“基督教”神学的谬见当中,灵魂不死的主张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如果有人认为,采纳这个主张能使基督教对大众更具吸引力,这绝对不是合理的说法。使徒保罗在希腊文化中心雅典传道时,绝没有向人传讲柏拉图的灵魂不死主张。刚相反,他传讲基督教的复活道理,虽然当时不少希腊听众感到很难接受。——使徒行传17:22-32。
跟希腊哲学刚相反,圣经清楚表明,“魂”(希腊语普绪克)不是人拥有 的东西而是人本身。(创世记2:7)人死时,“魂”就不再存在了。(以西结书18:4)传道书9:5告诉我们:“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灵魂不死的道理绝不是圣经的主张。
另一个骗人的道理关乎耶稣降生为人之前的地位,认为耶稣跟他天父是同等的。《最初三世纪的教会》解释:“三位一体的教义……起源于一个与犹太和基督教经典迥异的来源。”这个主张来自什么地方呢?“它通过提倡柏拉图思想的教父之手,逐渐形成,然后并入基督教教义中。”
随着时间过去,教会元老越来越受新柏拉图主义思想所影响,主张三位一体的人开始得势。公元3世纪的新柏拉图哲学,看来使提倡这个主张的人能够把两个互不相容的观念融合起来——使三位神看来只是一位。他们运用哲学推理,声称三个位格组成一位上帝,然而他们仍是三个不同的个体!
然而圣经真理清楚表明,惟独耶和华是全能的上帝,耶稣基督是他所创造的儿子,地位是比他低的;圣灵则是他的动力。(申命记6:4;以赛亚书45:5;使徒行传2:4;歌罗西书1:15;启示录3:14)三位一体的教义不但羞辱了独一的真神,同时使人产生混乱,不愿亲近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上帝。
新柏拉图主义也破坏了另一个基于圣经的主张,就是千禧年的希望。(启示录20:4-6)奥利金谴责提倡千禧年主张的人。为什么他大力反对这个关于基督的千年统治、完全根据圣经的主张呢?《天主教百科全书》回答说:“鉴于[奥利金]的主张是根据新柏拉图主义的,……他无法支持相信千禧年的人。”
事实的真相
以上提及的各项发展跟真理风马牛不相及。基督教所倡导的是圣经的全部真理。(哥林多后书4:2;提多书1:1,14;约翰二书1-4)圣经是真理的惟一来源。——约翰福音17:17;提摩太后书3:16。
可是,耶和华的大仇敌魔鬼撒但却极力反对真理。他也是人类大敌,是“杀人者”和“谎话的父亲”;他绝不想人享有永生。他用尽各种卑鄙手段去混淆真理。(约翰福音8:44;可参阅哥林多后书11:3。)他所用的一个厉害工具是异教的希腊哲学主张;这些主张其实把撒但自己的见解反映出来,目的是要腐化基督教道理的内容和性质。
上帝的仇敌勉强把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主张混淆起来,目的是要冲淡圣经的真理,削弱它的力量,减低它对谦卑可教、恳切寻求真理的人的吸引力。(哥林多前书3:1,2,19,20)这样的混合不但玷污了圣经清晰易明的道理,同时使真理与谬见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不清。
今天,在会众的元首耶稣基督指挥下,纯正的基督教道理已恢复过来。此外,恳切寻求真理的人能够凭着基督徒会众所结的果实,很容易把他们分辨出来。(马太福音7:16,20)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帮助这些人寻得纯净的真理之水,同时协助他们紧紧持守天父耶和华向人提出的永生奖赏。——约翰福音4:14;提摩太前书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