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没姻缘命理:为何要保护方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4 15:28:23
现在推广普通话,方言受到冲击是必然的。方言被淘汰也是必然趋势,将来各地人们都只讲普通话,那么交流多方便啊。那保护方言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保护方言不仅是我国政策的体现,还是民族多样性的体现.
方言作为各个民族与地区的传统语言,保护方言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的原则.
同时,方言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用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一旦消失,以后就没有了.
保护方言:

1,方言的变化并非完全是因为推广了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无疑加速了方言的发展,致使方言原有的一些特点淡化而向普通话靠拢,但是这种结果并不完全是由于推广普通话而造成的。因为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演变是客观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每一种方言都以自身的演变规律向前发展,例如方言新老语音和文白异读有很长的历史,反映了方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推广普通话以后才有的现象。再如方言词语演变的重要方式是新陈代谢,久而久之,表示旧事物的词语消亡,表示新事物的词语产生。某些旧风俗、旧习惯不存在了,反映这些风俗习惯的词语最终消失,想留也留不住的;进入信息时代,“网吧”、“短信”一类新词产生,想不要也无法阻挡。这都是很自然的,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不是推广普通话造成的。

方言总是要发展的,发展中肯定要受到共同语、其他方言乃至外语的影响。推广普通话,带动方言发展,这对完善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职能有百利而无一害。

2,方言无须消灭,也不可能消灭

据笔者所知,最早提出“保护方言”的是吕叔湘先生。吕先生的原意是:方言迅速变化而向普通话靠拢,要及时调查记录,为后世保存现时方言的实况,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资料。这些,都是所有方言研究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一些人提出的“保护方言”,或者“保卫方言”、“挽救方言”等等,如果是针对推广普通话而言的,那就没来由,令人费解,因为没有人说过推广普通话要消灭方言。

方言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我国丰富悠久的地域文化借方言传承;同乡之间、家人之间的亲和力,也常由方言维系。

方言不能消灭,实际上也消灭不了。像汉语这样分布地域如此广泛、承载着如此丰厚的地域文化的语言,即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100%,人们在掌握普通话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方言,因为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人们有能力使用普通话,并不是绝对不允许说方言。

总之,汉语方言不能也不可能消灭。

3,方言与普通话互补共荣

普通话以官话方言为基础,有广泛的地域优势,普通话还是书面语的基础,普通话的首要地位无可替代。方言向普通话靠拢是客观规律,大势不可逆转。但是普通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普通话过去吸收了方言中许多具有表现力的成分,在继续发展中仍然要不断吸收方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汉语规范化要及时总结,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方言是我国极为丰富的语言资源,在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邻里之间谈谈家长里短,说说方言何妨?地方戏曲,如果离开了方言,还能不能为人们接受?地方电台或电视台适当用点方言播音也无关大局,但是中央台要慎重考虑,因为面对的是全国听众。

人人都离不开语言,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同的场合选择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但是如果不会普通话,那就没有选择的余地,面对听不懂自己方言的听者,岂不会很尴尬?三个人在一起说话,两个同乡一味说方言,置异乡的第三者而不顾,起码很不礼貌。

建立和谐社会,要有宽容的心态,宽松的语言环境。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普通话跟方言互相补充、共同繁荣。

一种语言,尤其是方言,应该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果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被社会发展所淘汰,那么社会加以保护也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方言代表的是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具有民族性 不能说普及普通话 就要废

我们保护方言是为了保护地方传统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保护方言

尤其是方言,应该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果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被社会发展所淘汰,那么社会加以保护也是没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