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和软管的区别:关于和绅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0:23:48
和绅官位显赫,党羽重多,不可一世。
为什么乾隆死的当天晚上就被判入狱了,是什么促使嘉庆帝有如此大的把握与决心,当时究近发生了什么?

和绅不是乾隆死的当天入狱的
而是乾隆死后不到一个月
有个传说,武官贪污不算犯罪
于是嘉庆帝在乾隆死后以和绅“年事已迈”为名,免除他的军机处大臣等武官官职,后来和绅又一次贪污,就被抓了
可以说,其实当时和绅在皇族中已经四面树敌,所有皇子都不愿意保护他,以至于想扶个傀儡都不行,最终死掉了

是在乾隆死后三年,和绅才被嘉庆判决入狱的。
和绅党羽虽多但是其中心腹极少,基本的党羽都是当时有利害关系的,可以说是墙倒众人推,嘉庆当太子的时候和绅就对他没放在眼里,其中还有种种的愿意促使自己被推上绞刑台。
如想详细了解推荐你看看纪连海先生的《历史上的和绅》。你就都会明白了!

我读高中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过一本书
里面就讲到了这件事情
这里我只说个大概,由于时间,也不想打那么多字
其实当时的和绅的各项罪证都已齐全
只是由于乾隆的存在,所以无人敢治罪于和绅
而乾隆为什么会对和绅爱护有佳呢?
那本书上写道,乾隆的童年其实并不一个愉快的童年
由于当时雍正对乾隆的爱护,乾隆的童年只是关在一个房间里不停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难得有一次乾隆得以空闲出房玩耍,他认识了一个宫女
这个宫女并不知道乾隆的身份,他们结成了好朋友(要知道在古代的宫中一个好朋友是多么的难得)
从那以后,乾隆学经常偷跑出房和宫女玩耍谈心,而疏于学习
后来雍正发现了这件事,他当着乾隆的面一剑刺死了这个宫女
对于幼小的乾隆来说,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震撼的事情
而和绅却偏偏长得和这位宫女十分神似
所以乾隆明知和绅的罪行却总是袒护着他
聪明的乾隆也当然预料得到当他死后,和绅必定也不会活得长久
在乾隆的众多儿子中,嘉庆并不是最出众的一个,但是乾隆偏偏却选中了他
为了巩固自己的孩子的帝位,乾隆早已做了安排
嘉庆斩了和绅就可以给自己立威,很好的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那本书上写的,并非我个人观点

1799年,正月十八日,巨贪和和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得罪嘉庆,绝非偶然的错失,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这家伙位极人臣二十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搜集皇亲国戚、文武官员的材料,十五皇子(后来的嘉庆帝)自然也在范围之内。

乾隆八十大寿那年(1790年),嘉庆的老师朱玉圭正好六十岁。嘉庆写了一首诗祝贺老师,诗中将朱玉圭和父皇连在一起,还说朝廷等待着他来担任要职。和珅发现后如获至宝,将它视为一支备用的暗箭。不久,乾隆拟将朱玉圭调到朝廷当大学士。和珅感到这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就拿那首诗给乾隆看,说朱玉圭与皇子的关系不正常,要皇子写诗称颂自己,很有野心。于是“龙颜大怒”,朱玉圭因此被降职,要不是有大臣说情,嘉庆也会受到处分。

嘉庆从此韬光养晦,并掌握了和珅的大量罪行。1795年9月,乾隆决定传位给嘉庆,使和珅胆战心惊。嘉庆登基后,和珅为了保护自己,更加强了监视活动。
面对眼皮底下发生的这一切,难道乾隆皇帝就没有察觉吗?和珅如此贪赃枉法、恣意妄为,乾隆为什么在他在世的几十年里,就从未动过杀和珅的念头呢?这只能说,和珅把乾隆糊弄得太好了。乾隆想到的,他做了,乾隆想不到的,他也做了。他是真正能揣测出皇上心事的人,做事都做到皇上心里去了。所以,乾隆在世,是绝对不会杀和珅的。
其实,和珅的贪婪,是犯了众怒的,大臣们经常在皇帝面前弹劾和珅,但都没成功。他被杀,是因为做得太过分,得罪了皇子和未来的嘉庆皇帝,断了自己的后路。
乾隆59年,乾隆爷决定立太子。因为他的爷爷康熙当了61年皇帝,所以乾隆早就决定,自己在位不能超过60年。和珅当然不想换皇上,就劝皇上甭着急,说乾隆肯定得活一万岁。说实话,20个皇子都等了这么多年了,哪个不着急?和珅这一句话就把所有的皇子都得罪了。但乾隆这次没听他的,指定了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皇十五子永琰,就是日后的嘉庆。
和珅着急了,开始打起了嘉庆的主意,想把新皇上也哄得跟乾隆似的。他给嘉庆送礼,嘉庆不露声色,一番客气话把和珅打发了。和珅听了,觉得嘉庆对他没啥意见。同时,和珅又想方设法把嘉庆身边周围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全都给处置了,发配在外,孤立了嘉庆。嘉庆上军机处写诏书,刚写好,太上皇的旨意就到了,“你若下诏,须我知晓,不得擅专”。军机处都是和珅的人,嘉庆有点风吹草动就有人跑到乾隆那里去告状,所以嘉庆什么命令都执行不下去。一番较量过后,和珅觉得自己赢了,觉得这个天下还是他说了算。可他就没想过,乾隆早晚是会死的。嘉庆皇帝每输一次,就必然记恨他一次。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马上雷厉风行地置和珅于死地:初四日宣布撤销他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并将他与其死党福长安软禁;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其实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二十条罪状,三天后下达赐死的诏书。

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到来,罪状公布的当晚,正是元宵,他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由感慨盈怀,写了这首《狱中对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诗相当真实地表现出他此时的处境和心情。他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如今一切都化为乌有,真个是“枉劳神”矣!
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他死了,就轮到嘉庆出手了。
正月初四,嘉庆下旨,免去和珅本兼各职,命和珅运送乾隆灵柩回清东陵。
正月初五,嘉庆下旨将和珅逮捕下狱。
正月初八,下旨搜查和珅和福长安的家。两家一抄,搜出了相当于清廷20年国民收入的家产。这回和珅没话说了,嘉庆也高兴了,因为他当皇帝不怕没钱花了。这就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正月十八,嘉庆皇帝的最后圣旨下来了,赐和珅三尺白练自裁。和珅死前做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我和珅活了50年,跟做梦似的,这回我可真要死了。不过,我还会转世回来的,将来一定能让所有的皇帝都是我手中的玩物。诸位可认清楚了,将来谁是我的后代。看和珅,都临死了,还在惦记着报仇。
他被迫上吊死后,人们还在他的腰带里发现一首七言绝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他刚踏入五十岁,苦心谋得的权势和财富就如“幻梦”、“香烟”,一切成空,诗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无限的凄苦之情。

和珅之死引起众多议论。其中一说是“水泛含龙”预言三十三年后那场大水灾。道光十二年(1832),黄河南段决堤,造成巨大灾难,再过两年,慈禧太后出世,她是和珅的后身,干尽了祸国殃民的勾当,促使大清王朝崩溃--表明他要报仇。此解十分牵强,可是突出了他的罪恶本性,反映出人们对他的憎恨。

太上皇乾隆死后第二天,嘉庆四年正月初四日,嘉庆帝即下令逮捕乾隆的宠臣、权相和珅,当即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
(一)当上册立为皇太子时,先期预呈如意,泄机密以为拥戴功。
(二)圆明园骑马直入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
(三)肩舆出入神武门,坐椅轿直入大内。
(四)娶出宫女子为次妻。
(五)川楚教匪兹事,各路军营文报任意延搁不递。
(六)纯庙圣躬不豫时毫无忧戚,逢人谈笑自若。
(七)纯庙力疾批章,间有未真之字,辄口称不如撕去另拟。
(八)管理吏、户、刑三部,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受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
(九)西宁报遁,贵贱番聚众抢动杀伤,将原摺驳回,隐匿不办。
(十)国服曾有中旨,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乃故违谕旨,无论已未出痘,俱不令来。
(十一)大学士苏凌阿以姻亲,匿其重听衰备之状;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卿李光云以曾在其家教读,俱保列卿阶兼学政。
(十二)军机处记名人员随意撤去。
(十三)私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隔?段仿照宁寿宫样式。
(十四)其坟茔设立享殿、遂道,致居民有和陵之称。
(十五)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串,较宫中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
(十六)真宝石顶非所应戴,乃藏数十余颗,并有整块大宝石为御府所无者,不计其数。
(十七)家内银两衣饰等物,数逾千万。
(十八)夹墙藏赤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赤金六千余两,地窖藏银百余万。(十九)通蓟地方当铺钱铺资本十余万两,与民争利。
(二十)家人刘全,资产亦二十余万,且有大珠及珍珠手串。
这二十条罪状,有的是事实,有的却是欲加之罪。值得注意的是,内中并无贪污受贿、敛财嗜货等字样,而这正是和珅劣迹照彰的罪行。其实若论此,皇帝本人就是最大的贪污犯,是贪污犯的总头目。乾隆帝就经常接受和珅和督抚等官的贡献。寿辰之时,文武百官竟献珍玩,一次接受金佛就达万尊之多。乾隆帝不仅利用寿辰大肆聚敛,而且六次南巡,通过地方官员和商绅之手,搜刮和掠取得了不可数计的民间财富。和珅与之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和珅罪状中闭口不提及这等从皇上到各地官吏皆有的通病,大概有投鼠忌器的意思。或者,还要顾忌一下嘉庆帝本人的动机。
和珅被抄并赐死,实属罪有应得,但嘉庆帝这样做的动机,绝不是想对贪污有所整顿,目的也不是使吏治清明廉正,而是一半泄旧日之私仇,一半是觊觎和珅的财产,以权相夺,据为己有,其贪婪与聚敛表现,与和珅之流如出一辙。所以民间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一语见底地道破了这一事件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