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碧桂园:克木人是野人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17:51:09

克木人不是野人,只是中国尚未确认中国尚未确认克木人为单一民族,属于跨境民族。

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和广西,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并与泰国邻近,在长达4700公里的漫长国境线上,分布着16个跨境民族,他们是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僳僳族、拉祜族、怒族、独龙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和京族,还有在中国尚未确认为单一民族的克木人。

从历史上考察,这些民族都源于古代西南地区的四大族系,并与一定的语言系属有对应关系。因为他们出自不同的族群,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直截了当地说,跨境民族的文化,分别具有百越、苗瑶、氐羌和濮文化四种风貌。

壮族、布依族和傣族均属“百越”族系,其语言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之相关的民族在东南亚大约有2700万人。与壮族同源的有越南的岱族和侬族,合计160万人,在壮族中亦有“布岱”和“布侬”两种自称。越南的布依、都依、布那和热那四支,均出自我国的布依族,总数近3万人。人数最多的是与傣语同源的民族,越南的傣族约90万人;老挝的佬族约180万人,另有傣族18万人和泐族4万人;泰国有傣族2000万人,另加泐族8万人;缅甸有掸族250万人,总共2550万人。他们的语言均属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保留百越文化的若干特征,如“干栏”建筑、铜鼓、纹身等。

东南亚的苗族和瑶族都是明清以来由我国西南迁去的,其中,苗族约85万人,瑶族约45万人。越南的50万苗族称“赫蒙族”,分“赫蒙豆”(白苗)、“赫蒙都”(黑苗)、“赫蒙西”(红苗)、“赫蒙冷”或“赫蒙佐”(花苗)和“赫蒙刷”(汉苗)五个支系;老挝30万苗族分白苗、青苗、黑苗三支;泰国有5万苗族,缅甸有7000苗族。瑶族主要分布在越南,有红瑶、窄裤瑶、钱瑶、卢岗瑶、白裤瑶、青衣瑶、蓝靛瑶等七个支系,共40余万人,老挝有瑶族2万人,泰国约3.2万人。他们的语言均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以山地农耕为主,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家族与村寨是主要的社会组织,婚姻、丧葬、服饰、头饰、节日、禁忌、宗教等与国内苗瑶民族大同小异。

出自氐羌体系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民族较多,但人数不多,总计不过80万人。彝族在越南、老挝各2000人,称“倮倮族”。哈尼族在越南有万余人,老挝称“卡果”、“依果”的亦有万人,缅甸自称“阿卡”的约6万人,泰国有3.5万人自称“阿卡”或“卡果”、“依果”。僳僳族在缅甸有4万人,在泰国有2万人。拉祜族在缅甸有5万人,在泰国有3万人,在越南有2000人。缅甸有独龙族千余人,怒族近万人。缅甸的“克钦”与中国的景颇同族,约56万人。在这些民族中,除景颇族而外,其余民族的主体部分均在中国,文化习俗是一致的。

比较复杂的是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京族和克木人。按其族源,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和克木人的先民均出自“百濮”族系,即古代的“闽濮”、“鸠濮”、“裸濮”、“扑子蛮”之类,但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而我国濮人的后裔仡佬族、木佬族等的语言按张济民先生的意见属汉藏语系的仡基语族,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探讨。京族的语言在国际上习惯称为越南语,系属至今未定,但文化上又与百越和百濮有若干相似之处,其族源亦有待探索。佤族在缅甸有8万人,泰国有1万多人。德昂族在缅甸称“崩龙”,人数为24万。布朗族在老挝有分布,人数不详。克木人在老挝称为“老听”或“卡族”,泰国称“卡”,越南称“摩依人”,总数不下40万,以老挝最多,我国的云南仅有2500人。京族在越南有4500万人,我国广西只有1万多人。

参考百度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