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园惊魂the park:请问东南大学的预科学哪几门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9:36:54

学校简介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校园里佳木处处,碧草如茵。苍劲挺拔的六朝古松见证了东南大学悠久的历史,大礼堂、中大院、健雄院、图书馆、体育馆等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静穆典雅,造型壮美。校本部所在地四牌楼2号,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

历史上,东南大学曾被誉为“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这是对其百年来兴学创业的最好诠释。

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重要发展时期,1988年复更名为东南大学。二十年代,东南大学是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时名师荟萃,俊彦云集,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其后的国立中央大学,学科设置之全和学校规模之大为全国各高校之冠;南京工学院时期,它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2000年4月,与南京铁道医学院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东南大学;2002年5月31日,东南大学成功地举办了建校一百周年庆典暨吴健雄纪念馆开馆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东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题词,充分肯定了东南大学的办学成就。

从两江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一种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东大人集成创新,团结奋进。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两翼、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现学校设有40多个院、系,其建筑土木、电子信息、能源交通、生物医学等学科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享誉海内外。学校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9个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东南大学为全国较早进行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2002年被批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又成为国家九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2001年4月,教育部“211工程”验收专家组,对东南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的建筑学与工程、现代通信综合技术、现代化道路交通系统、复杂系统的控制及综合自动化、洁净煤发电及系统等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专家组成员普遍认为,东南大学“211工程”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效益很高,超额完成了原定的建设任务和具体指标,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并在学科的交叉、综合等方面闯出了新路;在通信、交通、能源等一批领域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教育部专家组通过对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

东南大学拥有一支以院士、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学术造诣精深的师资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学校现有正、副教授1500多名。其中两院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200多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6个(现已聘17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1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主要从事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国内创建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以及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和教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也是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纯伯,在系统建模方法及自适应控制理论等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上造诣颇深,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他是我国第一位计算机网络领域方面的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在土木建筑结构工程领域里成绩斐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训正,在建筑创作及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忠良在毫米波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成就突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严谨笃学、敏思创新、质朴诚信”的优良学风。学校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宗旨,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教学科研服务紧密结合的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大特色的教书育人之路。

一百年来,东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8万多名优秀人才,他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其中有许多校友成就卓著,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国防建设的领导和中坚力量。东南大学现学校有各类在校生3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7500多人。

“学在东大”这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东南大学学风的最好印证。东南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早在80年代就实行了学分制和辅修制,是国内较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之一。1996年,国家教育部对东南大学的本科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确认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使东南大学成为全国首批三所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之一。东南大学有一套完备的奖贷金制度,学校及社会企业设立各类奖学金800多万元,学校每年还发放定期困难补助等资金200多万元,多年来学校没有一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学校还坚持不懈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精深的学术知识吸引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

近年来,东南大学的实践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1年获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捧得最高流动奖杯“挑战杯”;在2002年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两项金奖,名列第一;在2003年800多所高校参加的“大中华两岸四地高校资讯科技网上大赛”中获得亚军;2001-2003年,东大学子在其他各类国际、国家、江苏及校级竞赛中,也取得了好成绩,获奖人数近500人,其中国际特等奖3人,国际一等奖6人,国际二等12人,国家特等奖2人,国家一等奖27人,国家二等奖33人,省级一等奖36人。

东大学子一贯以“勤奋努力、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备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8%以上。

人才培养的质量显示了东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生机与活力,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则验证了东南大学的科研综合实力。

东南大学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十几个重点科研基地。目前,东南大学已基本形成了由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为主的基础性研究,以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防预先研究为主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企业技术改造及技术合作项目为主的应用研究组成的三大类科研格局。这三大类科研立足创新,瞄准前沿,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新局面,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十年来,全校共取得较大的科研成果近千项,其中有6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省市科技成果奖。2002年被负责国际空间站上惟一大型物理实验的丁肇中教授相中,成为大陆首家全面参与AMS(02)实验的高等学校。2003年该校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东南大学申请的专利数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2003年申请专利数达191项,其中发明专利为135项。在2003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列全国第八。

在国家"863"计划项目中,东南大学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承担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农业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等主题领域的众多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相关的关键技术,缩短了我国在某些领域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在信息技术领域,东南大学领导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系统的研制,该项目被分别列入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专项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这一成果被568名院士评为中国200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目前,学校已进军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后3G)的研究开发;在新材料技术领域,该校承担的"863"计划重大专项34'荫罩式全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PDP)项目,在理论研究、结构设计优化、制造工艺和驱动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创新和突破,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6项,开辟了低成本PDP的技术途径,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争先抢夺的技术。以上两项已成为我国"863"计划标志性成果。

2002年东南大学共有29项国家“863”项目立项课题,获得课题资助经费达5000多万元,位居全国高校第五。2001年东南大学共有7位教授成为国家“十五”863主题专家组成员,专家数量名列全国第二。

东南大学是一所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还邀请了包括杨振宁、丁肇中、莱恩、沙巴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一千多人来校讲学、访问。

今天,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东南大学将秉承“止于至善、争创一流”的精神,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集成创新,团结奋进,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实践,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东南大学奖励、资助方案及配套措施

一、奖励

1、凡高考成绩达所在省份前20名者,奖励6000元/人(不再重复得奖,不限名额,下同);凡高考成绩达所在省份前50名者,奖励5000元/人;前200名者,奖励4000元/人。

2、奖学金
东南大学奖学金、校友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总金额近800余万元/年。

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措施

1、贷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江苏籍学生可在生源所在地申请生源地贷款。

2、勤工助学:学校设立200万元勤工助学基金,用于支付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内适当岗位临时工作的报酬。

3、困难补助:对经济特困学生,学校可给予一定的补助,以保证其完成学业。

4、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分期支付应交纳的学费。

5、社会资助。

三、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1、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面,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我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新专业目录,将本科专业调整为60个,学生只要修完专业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必修学分,就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自主选择本学科的专业方向。使学生能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扩大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行不同班级的同一门课,学生可选择任课教师。同时,保证课程考核的权威性、统一性以及评分的公正性、客观性。

3、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学生修完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可跨系或跨专业选课,只要能完成所修专业规定的必修学分和总学分即可毕业。

4、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提前毕业;考试不及格的课程可交费重修;学年之间可停学,只要在八年内完成本科学业即可。

5、停学创业:学生于学年结束前,可申请停学,工作1—2年再返校学习。

6、除少数课程外,学生可申请通过自学,获得申请课程的学分。

7、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学一年后,学生可按自己的志向提出转专业申请,经学校考核合格后,可转系或转专业学习。

8、高考优秀生可在入学后提出申请,经考核择优转入吴健雄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