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卧室床头挂什么:谁知道31计~36计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10:42:11
谁知道31计~36计的故事?快~~~~~~~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
  【计名探源】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 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 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就象本计正文所 说,对兵力 强大的敌人,要制服它的将帅;对于足智多谋的将帅,要设法去腐蚀他,将帅斗志 衰退,部队肯定士气消沉, 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攻其弱点,己方就 能顺势保存实力,由弱变强。 前面曾讲到春秋时吴越之战,勾践先 败于夫差。吴王夫差罚勾践夫妇在吴王宫 里服劳役,借以羞辱他。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面前插躬屈膝,百般逢迎,骗取了夫 差的信任,终于放他回到越国。后来越国趁火打劫,终于消灭了吴国,逼得夫差拔 剑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样烧起来 的呢?原来勾践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计”。 勾践被释回越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不能取 胜。越大夫文种向他献上一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 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这 样,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夫差挑选了 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夫差认为勾 践已被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加怀疑。夫差整日与美人饮酒作乐,连大臣伍子胥的 劝谏也完全听不进去。后来,吴王进攻齐 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 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贪恋女色,一天 比一天厉害,根本不想过问政事。伍子胥力谏无效,反被 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 勾 践乘夫差北上会 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计名探源】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 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 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 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 “险策”。使用 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 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 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 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 出色战例。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 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 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 显显自己的能耐,此以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 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 楚国大军一路 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 抵挡楚军的 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 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 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 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 出兵相助。只是 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 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 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 一兵一 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 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 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 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 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到 城外高地了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 为其中有诈, 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 报,知 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 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 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 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 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 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 呢?他也 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计名探源】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 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 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 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 用,认为将 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也不可靠 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 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间谍。《孙子兵法》专 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有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作间 谍,叫因间; 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故 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 方间谍,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叫 生间。唐代杜牧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 必先知之,或厚 赂诱之,反为我所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 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 就是个有名的例子。 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 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 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七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 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 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 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摆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 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 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 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周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 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 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 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倦装大醉,约蒋干周床共眠。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 安, 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 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 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 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 还装作 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 只听见提到蒋、张二人。于是 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 瑁、张 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计名探源】 苦肉计: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己方如 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 疑。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此计其实是一种 特殊作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 假。己方要 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 活动。 周瑜打黄盖—— 一 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了。 两人事先 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 火烧了曹操八十三 万兵马。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 父报仇。庆忌正 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 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 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 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 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 “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 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 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令追查,原来流言是 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 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假借追查同 谋,未杀要离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送进监狱。 几天后,伍 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走。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 了他的妻子。 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 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 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 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 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从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庆忌的卫 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 死。 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 身残,也自刎而死。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计名探源】 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 无攻不破。此计正文的意思 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钳 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巧妙地运用谋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 由。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条件。 赤 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 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又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 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 在“反间计”那一章里,我们讲了周瑜让曹操误杀蔡、张二将之事,曹操后悔 莫及,更要 命的是曹营再也没有熟悉水战的将领了。 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水寨船只一个挨一个,又无得力指挥,建议周瑜用火攻曹 军,并主动提出,自己愿去诈降,趁曹操不备,放火烧船。周瑜说:“此计甚好, 只是将军去诈降,曹贼肯定生疑。”黄盖 说:“何不使用苦肉计?”周瑜说:“那 样,将军会吃大苦。”黄盖说:“为了击败曹贼,我甘愿受苦。” 第二日,周瑜 为从将在营中议事。黄盖当从顶撞周瑜,骂周瑜不识时务,并极 力主张投降曹操。周瑜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众将苦苦求 情:“老将军功劳卓著, 请免一死。”周瑜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命令重打一百军棍,打得黄盖鲜 血淋漓。 黄盖 私下派人送信曹操,大骂周瑜,表示一定寻找机会前去降曹。曹操派人打 听,黄盖确实受刑,现正在养伤。他将信将疑,于 是,派蒋干现次过江察看虚实。 周瑜这次见了蒋干,指责他盗书逃跑,坏了东吴的大事。这次过江,又有什么 打算?周瑜 说:“莫怪我不念旧情,先请你住到西山,等我大破曹军之后再说。” 把蒋干给软禁起来了。其实,周瑜想再次利用这个过 于自作聪明的呆子,所以名为 软禁,实际上又在诱他上钩。 一日,蒋干心中烦闷,在山间闲逛。忽然听到从一间茅屋中传 出琅琅书声。蒋 干进屋一看,见一隐士正在读兵法,攀谈之后,知道此人是名士庞统。他说,周瑜 年轻自负,难以容人, 所以隐居在山里。蒋干果然又自作聪明,劝庞统投奔曹操, 夸耀曹操最重视人才,先生此去,定得重用。庞统应允,并偷偷 把蒋干引到江边僻 静处,坐一小船,悄悄驶向曹营。 蒋干哪里会想到又中周瑜一计!原来庞统早与周瑜谋划,故意向曹操 献锁船之 计,让周瑜火攻之计更显神效。 曹操得了庞统,十分欢喜,言谈之中,很佩服庞统的学问。他们巡视了各营寨, 曹操请庞统提提意见。庞统说:“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在风浪中颠簸,肯定受不了, 怎能与周瑜决战?”曹操问:“先生有 何妙计?”庞统说:“曹军兵多船众,数倍 于东吴,不愁不胜。为了克服北方兵士的弱点,何不将船连锁起来,平平稳稳, 如 在陆地之上。”曹操果然依计而行,将士们都十分满意。 一日,黄盖在快舰上满载油、柴、硫、硝等引火物资,遮得严 严实实,他们按 事先与曹操联系的信号,插上青牙旗,飞速渡江诈降。这日刮起东南风,正是周瑜 他们选定的好日子。曹 营官兵,见是黄盖投降的船只,并不防备,忽然间,黄盖的 船上火势熊熊,直冲曹营。风助火势,火乘风威,曹营水寨的大 船一个连着一个, 想分也分不开,一齐着火,越烧越旺。周瑜早已准备快船,驶向曹营,只杀得曹操 数十万人马一败涂 地。曹操本人仓皇逃命,捡了一条性命。
  ^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计名探源】 走为上,指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 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 略中也应是上策。 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其实, 我国战争史上,早就有 “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助迫陈、蔡、郑、许四 个小 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 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 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 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 说道:“ 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 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 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 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 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 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 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 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 志。子玉命 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 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 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 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 兵哪里控制得 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 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 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 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 弄得烟尘蔽日, 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 陷于晋国伏击圈内,又 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 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 令突围。虽然他在 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逃命,但部队丧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 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 战机。所以,“走”,是上策。

http://www.cn21.com.cn/onlinebook/sz36/ 有现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