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生殖器疱疹图片:乔治.莫尔到底是干什么的?是画画的还是做文学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7 19:18:17

Both,如果你是指下面这一位的话.也画画也写东西.

乔治·莫尔(1852-1933)是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独特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学生时代学生并不见出色,但天分极高。1872-1882年间,他在巴黎学画。这十年,是对莫尔的人生观、艺术观影响最大的阶段。由于深受法国唯美画风和以王尔德和《黄面志》为中心的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他形成了以唯美主义为主,兼顾其他艺术风格的艺术特点。发表了一系列诗、剧、评论。1899-1902年,英国发动对布尔人的战争,莫尔为表抗议,于1899年离开英国返回爱尔兰。在爱尔兰期间,他投身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其突出的成就是筹建了爱尔兰国家剧院。1911年,莫尔回到伦敦直到最后。

乔治·莫尔(1852—1933)是在20世纪初与英国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一起到达中国的英国作家,虽然他没有像王尔德那样在中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但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却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当然,乔治·莫尔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并不很大,实际上,在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个10年期间,莫尔几乎是个无人问津的英国作家。直到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他才受到某些中国作家的青睐,尤其以邵询美为主的“狮吼社”对他的介绍最为卖力,其中又以邵询美为最真心的崇拜者。
……现在人们谈到意识流时只知道普鲁斯特、乔伊斯、沃尔夫,而忽略了莫尔这位开拓者的功绩,这是不公平的。《我的死了的生活的回忆》可以说就综合了莫尔的一种复杂的艺术观,其中唯美色彩特别明显。只不过他的文风没有王尔德那样流畅华丽,也没有他那种一泻千里的情感激荡,而是采用不动声色的自然主义的纯客观叙述方式和意识流的情感描写方式,把他生活中的几段难忘的、不乏颓废色彩的情感生活赤裸裸地展露出来,从中不仅可以让人看到他的精神追求、矛盾,他的生活的无聊、空虚,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他那一代英国作家是怎样生活和创作的,了解他们所代表的生活观。艺术观在英国历史、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回忆》的结构很容易使人想起卢梭的晚年作品《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遗思》。作品用串珠式结构,以主人公“我”的一段生活历程为经,同时以“我”为中心辐射开去,把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人物与“我”穿插起来作纬,从而构筑出当时上流社会、特别是艺术家的生活世界,脉络清晰,人物关系明朗,特别是对生活于中心的“我”的精神世界,更能从各种参照系加以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审视;其情感流动,犹如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溪,在我们理性或感性的目光下,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和仪态,迤逦而行,只是偶尔翻起几朵小小的浪花,在我们已不再容易平静的心里,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在我们面前,作者好像肩扛录像机,面无表情地把他看到的周围的一切一一摄下来:巴黎社交圈中的恩恩怨怨,艳女美妇的附庸风雅、心如枯井的萎靡生活;“我”与几位性格各异女性的或悲或喜,但都缺乏浪漫激情的“爱”或欲的生活;“我”回家参加母亲葬礼时的无动于衷,以及送葬者的冷漠;巴黎艺术家的各种奇行异态;“我”对过去与现在、存在与死亡、现实与虚幻的种种思考,这些都被作者以客观、不动声色的描写方法展示了出来。
在这部回忆录里,作者还描述了巴黎的春天,描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小鸟快活的鸣叫,以及作者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大自然中寻求永恒的归隐心怀。在貌似笨拙、单调的描写中,实际上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片深情;他像一个孤独的漫步者,在人世的浊浊洪流中起伏迭荡。他不是圣人,他也没把自己当作圣人,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对艺术有偏爱、有七情六欲的人。他描述的基调是阴郁忧伤的,也许正是这种低沉刺激了他冲破庸俗的想像力。他一次次地追求有欲无情的爱情努力,实际上就是他欲打破平庸的坚决努力。
从《回忆》里,人们不难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自然美的向往,这是一位被忽视了的天才的真正的心声,只要我们耐心倾听,这声音依旧是意志消沉的失眠患者的最好伴侣。对这样一位朝气勃勃,充满想像力的人,一位把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写作事业的人,人们再也不能置之不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