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发育不全能治好吗:古代的科举都分几个级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8 02:02:23
听说,秀才、进士、榜眼、都是怎么回事能帮着解答一下吗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考试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乡试(解试)一般都在当年的秋季八月举行,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各地名额多少,并不一致。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

  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

举主与门生 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宋太祖之后,进士由御前殿试取录,进士从此成为「天子门生」;同时亦明文规定以后举人不得自称考官门生。

贡士 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 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解元 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会元 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贡生 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唐朝 -- 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代也实行的是科举取士。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为乡贡。在唐代,从朝廷到地方的政府都设有学校。朝廷所设的有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地方上的则有州学和县学。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我国最早的殿试,为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二月。据《通典》载录:“策问贡人于洛载殿,数日方了。”只不过,唐代的殿试还没有成为制度。唐代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制科名目繁多。

宋朝 -- 科举制度的发展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起北宋王朝。为进一步杜绝武将拥兵自重的状况,他任用文官主持军务。重文轻武,成为宋朝的基本国策。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据《宋史·选举志》载:“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选补。”宋初的科考分两级,一级为各州举行的取解考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将进士分为三甲,赐宴琼林苑。景德四年(1007年),又将进士分为五等,一、二等称及第,三等称出身,四、五等称同出身。《儒林公议》中也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元朝 -- 科举制度的中落
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元朝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域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人民),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江南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据《元史·选举志》、《续通考·选举》等书的记载统计,元代共举行科举世16次,仅录取进士1135人。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

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元朝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域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人民),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江南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据《元史·选举志》、《续通考·选举》等书的记载统计,元代共举行科举世16次,仅录取进士1135人。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

明朝 -- 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乡试是由南(南京)、北(北京)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第三年举行一次,又称乡闱。乡试的地点,在南、北京府和各布政司驻地。主持乡试的有正、副主考各一人,同考官四人,提调官一人,另外还有负责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巡绰监门、搜检挟带等官。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国家一级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于京城举行。参加会试者必须为乡试中式的举人。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监临等官员,都由较高级别的官员来担任。殿试,是明代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因考场设在皇宫内的奉天殿或文华殿,所以称为“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廷试。

清朝 -- 科举制度的衰落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生通过县一级的考试,称为秀才,秀才参加省一级的考试,通过后叫举人,举人就成为了国家在编官员,享受俸禄。举人再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还要参加殿试,也就是在保和殿举行的考试。殿试后跟据成绩将考生分为三级,称“三甲”。头甲三名,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依次为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看看百度知道里面的级别名称,里面都有,呵呵

上面回答这么多 看都看不完
童生
秀才
举人
同进士出身
进士出身
探花
榜眼
状元
大学士

http://www.lwems.net/jxjy/Print.asp?ArticleID=2206
http://www.okxyz.com/bbs/archiver/?tid-29.html
这两个网址可能对你有用,看看吧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于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吴敬梓才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到清朝末年,在封建社会制度行将灭亡之际,发生了戊戍变法,“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停止科举的上谕。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制度。武举是专门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度是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除,历时1200年。其考试程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的不同。在中国科举史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实因武举作用有限,影响不大,资料匮乏,故本次展览不作为重点

近年,陆续有人在谈中国古代共有多少状元这个话题。1992年重庆出版社版《状元史话》、1993年沈阳出版社版《中国历代状元录》都只列出596位状元姓名;1994年7月30日《文汇读书报》说从唐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止,有姓名的状元共599人;1995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版《中国历代状元录》则收罗了历代状元602名。笔者不想评论他们的对错、得失,只想依据自己十余年来的研究,重新再来谈一谈。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1)03-0024-03

一、历代应有多少状元?

也许有人要说:考过多少次就有多少状元。虽然大体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具体考察起来,其实不那么简单。比如说唐代,有考了不算数的,也有考是考了,也算数,但是没有产生状元的;元代一榜出两个状元;金代则一榜时而一个状元,时而两个状元,时而三个状元。所以,我们得分朝代进行具体分析统计。

隋代,虽然首创科举 取士之法,也开有进士科,但每次取人极少,在笔者所能见到的史籍之中,尚未见有排名次的记载,故不计。

唐代,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及《登科记考》等书记载,共举行科举考试265次,其中,有一次因考题泄密而作废,剩下的264次是否每次产生了状元呢?

为了谈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哪些人能算状元。笔者以为,状元应是:由朝廷任命的知贡举主持,用同一套试题,在同一个地点开考,然后又经统一阅卷、排名,并经最高当局认可的进士第一名。

依这个标准,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乙丑科、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乙卯科进士考试,都经过两次排名,第一次排名均被最高当局否定,其“状元”在重新排名时被刷掉(均见《登科记考》该年),自然都不能再称状元。还有12次进士考试是没有产生状元的。

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丁酉科,因安史之乱,交通阻隔,分4处开考,各派知贡举,各自出题,考后亦未统一排名(见《登科记考》该年)。虽然4处都有个第一名,但我们既不能说这4个第一都是状元,也没有理由说其中哪一个是状元,所以这科没有产生状元。

代宗朝,自永泰元年(765年)至大历十年(775年)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残局中,时艰岁歉,进士科及其它科目的考试都未能统一举行,也未能统一排名,而是分上都(即长安)、东都(即洛阳)两处开考,且各派知贡举,各自出题,各自排名、放榜。每年两处各有个第一名(均见《登科记考》该年及《唐摭言》卷上)。同样,我们既不能说这11科每科有两个状元,也没有根据说其中哪边的第一名算状元。因此,这11科也没有产生状元。在这个问题上,连《文献通考》和《记考》都是界限不清的,致使现在不少人沿误。除掉这12次,唐代共产生状元252名。

五代:中原5朝,据《文献通考·选举考》 和《记考》,共开进士科47次,产生状元47名;据《十国春秋》、 《马氏南唐书》、 《陆氏南唐书》、《江南余载》等,南唐开进士科19次,产生状元19名①;又据《十国春秋》等,笔者推估吴、前蜀、后蜀、南汉4国共产生状元55名②;也就是说此期共产生状元121名。

宋代,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宋史》、《续资治通鉴》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共开进士科116次,加试两次,产生状元118名。

辽代,据《辽史》、《辽史纪事本末》及《续资治通鉴》等,共开进士科57次,产生状元57人。

西夏,据《西夏史稿》等,亦有进士举,次数未见记载,也无法推测,目前仅知其中1位状元姓名。

金代,据 《金史》、《金史纪事本末》、《中州集》、《归潜志》等,我们发现,其贡举情形较为特别,同是进士举,有时分辞赋、经义两科,各自产生状元;有时又分辞赋、经义、策论3科,也是各自产生状元;后期仍分3科,但又明确规定,经义第一视同辞赋第二;鉴于向来没有完整的记载,亦无人作系统研究,笔者曾撰有《金代贡举考略》③一文,考证出本朝共开进士举43次,产生状元74 名(其中辞赋状元43名、经义状元13名、策论状元18名)。

此期还有个国中之国-伪齐,据《大金国志校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它也开科举,产生了两名状元。

元代,据《元史》、《续通鉴》等,其科举考试时开试停,共考过16次,每次都分“南北榜”,各有1名状元,状元总数是32人。

明代,据《明史》及《明史纪事本末》、《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等,基本上是3年考1回,但有一年却考了两回,称“春夏榜”,共考89回,产生状元89人。

又据《寄园寄所寄》、《平寇志》、《蜀碧》、《明末农民战争史》等,明末张献忠在四川所建立的“大西”政权,开过6次科举,有两次以大屠杀告终,只有4次是成功的,产生状元4名。

清代,《清史稿》、《清史列传》、《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等有载,共开进士举112次,其中有两次象元代那样分“满榜”和“汉榜”,各榜都有状元,因此状元总数为114人。

又据《江南春梦庵笔记》、《遁鼻随闻录》、《贼情汇纂》、《金陵癸甲纪事略》等,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明目繁多,有男科、女科;天试、东试、北试、翼试等,共考过21次,有一次分男、女科,产生状元22名。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共约产生过状元886名。

二、历代可考知姓名的状元数

目前人们研究唐代状元,主要的依据是《文献通考》和《记考》,而《记考》更为详细。《记考》共考出了139位唐代状元的姓名和1位状元的姓,其资料颇翔实,大部分考证是站得住脚的,但也有的地方值得商榷。如,它将孙伏伽列为唐代第一位状元就未必妥。在唐代,状元远不如宋代中期以后那样受优待与重视,考上普通进士也好,被定为榜首也好,都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并不能立即有官做,到了有官做的时候,其起点也很低。据《新唐书·选举志》,一般进士得从从九品下④做起,甲科,包括状元,也只授从九品上。孙伏伽在隋代就已经做过多年官,唐代建立不久,即“上书拜官”(《记考》卷一),至武德五年,已官至治书侍御史,这是七品,他何必再去参加进士考试,再争取做官资格,又从头做起呢?笔者认为列孙为状元乃属失考。

上述并未产生状元的12年,《记考》也“考”出了6名“状元”,当除去,即除去永泰元年的萧遘、大历四年的齐映(实为东都第一)、五年的李搏(实为上都第一)、六年的王溆(实为上都第一)、七年 的张式(实为上都第一)、九年的杨凭(实为东都第一)。另外,贾至乃明经出身,并非状元,同时笔者认为应补入18人:源少良、贾季阳、崔明允、程行谋、 颜康成 孔敏行 孔振、吴康仁、赵昌翰、贾餗、李超、赵蒙、孔拯、 李亮、李训 、李叔、 李秀、贾季邻 。亦即唐代有名姓可考的状元共151人(含1人仅知其姓)。

五代,《文献通考》也好,《记考》也好,都仅仅只注意了中原5朝。其中《记考》标明为状元的只有11人: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归朴、黄仁颖、郭晙、卢华、寇湘、王溥、王朴、扈载。笔者认为就《记考》本身的记载即应补入王彻、李飞、李覃、刘坦等4人,另据《莆阳比事》应补入徐寅、据《玉壶清话》应补入艾颖、据《南部新书》、《广卓异记》等应补入郑雍,共18人。

据《十国春秋》、《陆氏南唐书》、 《马氏南唐书》《江南余载》等可考出南唐状元10名:王克贞、伍乔、杨遂、乐史、卢郢、赵绮、姚端、张确、邓及、王崇古;据《十国春秋》《南汉书》等可考出南汉状元2人:梁嵩、简文会;据《十国春秋》、〔民国《简阳县志》、〔民国〕《双流县志》等可考出 后蜀状元2人:王归、费黄裳。

五代可知名姓的状元共32人。

宋代,据前述诸书,其118名状元的姓名均可得知。

辽代,据前述诸书,能知其中55为姓名,笔者据《山西通志》、《中州集》等补入边贯道,尚差1人。

西夏,目前仅知1人:李遵顼。

金代,笔者曾在《四川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撰文考出状元61名(其中1人仅知其姓)。

伪齐的两位元的姓名,前文所述书中均有载,为罗诱、邵世矩。

元代所产生的32为状元,《元史》均载有姓名。

明代89位状元、清代114位状元,《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里全有。

大西政权所产生的4名状元,仅知其二:一个据《明末农民战争史》,为陈珏;另一个上述诸书说法不一,笔者认为当从《寄园寄所寄》、《蜀碧》及《平寇志》,为张大受。

太平天国知姓名的17位状元是程文相、傅善祥(女)、武立勋、朱世杰、吴容宽、乔彦才、杨朝福、刘闼忠、叶春元、陈某、刘盛培、范朴园、沈抡元、吴镇坤、汪顺祥、陆培英、徐首长。

总之,历代已知姓名的状元有671人,仅知其姓的3人,共674人。

三、历代有生平资料的状元数

在已知姓名或姓的状元中,除其状元身份与夺魁年份外,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传记资料的各朝比例不一。

清朝离我们最近,也很重视状元,所以其114名状元的生平资料都能找到,只是详略不同而已,拙著《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已为他们一一写有小传。

明朝也离我们不很远,且特别看重状元,因此状元资料也较丰富,其89名状元,除韩应龙、杨守勤2人外,都有生平资料流传下来,笔者为他们写的小传,载在 《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一书中。

元代、辽代都不大重视状元,且为少数民族掌权,一旦灭亡,汉人出于民族仇恨,往往毁灭其资料。因此,这两朝状元有生平资料的都少,辽仅有22人,元只有13人。金代颇重视状元,虽亦为少数民族掌权,却有37位状元能有生平资料得以流传。西夏的李遵顼当了皇帝,自然是有资料的。这几个朝代的状元小传,都在拙著《辽金元状元奇谈·辽金元状元谱》中。

宋代,前期有五代余风,状元地位不高,亦不受特别的优待,所以前期状元的资料极少,中期以后对状元重视起来,其生平资料便基本上都能得以流传,且不少状元轶事甚丰。本朝共有5人无生平资料,就有4人是前期状元。笔者所撰 《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载有本朝状元传记。

唐、五代均不重视状元,加之时代相对久远,其状元资料都保存甚少,可供写小传的,唐代有92人,五代仅17人。这两个时期的状元小传分别载于即将出版的拙著 《唐代状元奇谈·唐代状元谱》和 《五代状元奇谈·五代状元谱》中。

大西的两个,1个有点资料,1个基本无资料;太平天国传下姓名的17位状元中仅有10人有点零星资料保存至今;伪齐的两个则均无资料。

综上所述,历代状元中或多或少有些生平资料的共507人。

历代状元中有3个特例:

状元皇帝1个:西夏李遵顼;

名副其实的状元驸马1个:唐代的郑颢;

真正的女状元1个:太平天国的傅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