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黑鼻头: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国家现有资源状况和每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09:13:31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又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将,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自然资源的优势,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自然资源少”形成强烈的反差,加之资源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国在社会注意初级阶段将长 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杀摸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固体废气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中国:生态损失超过国内生产总值----惊人的推算

联合国《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中国作为世界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正处于十字路口,目前的路是“危险之路”,另一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易正先生的计算的数字更大:

第一,森林。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森林覆被率14%,世界平均为30%。森林资源消耗加速;八十年代年均消耗蓄积量3.44亿立方米,比七十年代初年均1.96亿立方米增加75%。

第二,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40%。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每年有100多亿吨沃土付诸东流,相当於流失1000万亩耕地上的30厘米厚耕作层,其流失的氮、磷、钾等养分远大於全国化肥的年产量,而有机质的损失则永难弥补。

水土流失的另一大危害是河床抬高,水患频繁。淤积使通航里程,水库库容,湖泊面积都减少一半。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产值处於江河的洪水位之下,七大水系成为悬河——高悬於中华民族头顶上的七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三,荒漠化。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27.3%。18个省471个县,近4亿人口处於荒漠化威胁之中。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只有不足10万平方公里人类可以居住。甘肃和宁夏,荒漠化占总面积的1/3。东北科尔沁沙漠已越过内蒙古辽宁省界,以年均30米的速度向沈阳挺进。河南东北部、北京,鄱阳湖洞庭湖周围,出现了2 350万亩的荒漠化土地。西藏荒漠化土地1 860平方公里,连两广和海南岛,也开始了荒漠化进程。“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林,从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间,从5 680万亩被砍掉砍70%,3 000多万亩红柳也被铲除。

960万平方公里家园,减去严重水土流失的国土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38.2%);彻底荒漠化国土(沙漠、戈壁)和不能维持人类生存的国土(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约30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33%),剩下300万平方公里(占28.8%)。与五十年代相比:人口翻了一番多,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各翻了约一番半,50年内人均生存空间已被压缩到原来的1/5。

第四,地质灾害40年60000次。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正在由自然动力型向人为动力型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越来越大,足以改变现代地壳运动的自然进程。地质灾害从西北到东南,从内陆到沿海发展,在东部沿海,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地区最重。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与经济开发强度相关,与地质构造关联甚少。生存空间越紧缩,越加大开发强度——越加大开发强度,生存空间越紧缩。

第五,耕地流失。

50年代中国耕地16亿亩,人均2.7亩;90年代20亿亩,人均1.6亩。

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60%耕地缺乏灌溉水源,40%退化,30%水土流失,中低产田占78%,复种指数147%,长江以南高达180~250%,全部耕地超强度使用,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1957年到1986年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亿亩,净减少2.3亿亩。其中,每年:城镇扩张侵占耕地4500万亩,乡镇企业占用耕地1 000万亩,非农建设耕地800万亩,水土流失600万亩,农民建房占用500万亩,开发区占用300万亩,沙化200万亩。半个世纪流失耕地20亿亩,又开垦了耕地24亿亩,但开荒,是以破坏林地、草地为代价的。

第六,草地退化。

中国可利用草地约33.6亿亩,退化面积达85%,严重退化年均3 000万亩。

与五十年代相比,草原生产力下降30~50%,等於减产年2 000亿元。按草原承载算,中国是美国的1/3,浪费草地22.4亿亩,折合1.34万亿元。加上产草量下降0.20万亿,年损失草原资源1.54万亿。

第七,水资源危机。

中国的水资源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人均占有量2 200立方米,相当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5,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实际供水总量5 200亿立方米,人均440立方米,国际水资源警戒线是1 000立方米,农业用水4 000多亿立方米,亩均水资源200立方米。“账面”水资源量与实际用水量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分布失衡,北方16省,人均水资源300立方米,比以色列(370立方米)还乾旱。江河枯洪比极大,河川径流量年际之间变化很,可出现连续多水年和少水年。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亩均水资源,可能仅150立方米,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可以和极度乾旱的西海固相比,那一带的水窖,两窖半蓄水量就是150立方米。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低需水量,种水稻每亩为280~300立方米,种小麦每亩为220~280立方米。

中国90年代受旱面积4亿亩,比50年代增加1.5倍,600多个城市有300个缺水,这些城市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废水量70年代3 000万吨,90年代中期超亿吨,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严重超采,100多个城市地下水位下降,50多个城市地面下降;水资源浪费,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30%。

更加严重的是:中国的水循环似乎出了问题:100年以来,从西北到华北,一系列湖泊干涸,黄河淮河从泛滥变为断流,随即是淤积和荒漠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不再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