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红尾鱼要钓多深:酒与中国文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9:18:52
关于这方面较深刻的见解,还有例子。
谢谢!

酒与中国文化

酒是世界上各民族所共享
的文化传统之一,但饮酒文化
在各民族间却有所差异。酿酒、
饮酒在中国起源甚早,先民或
者用以祭祀祖先,以示诚敬;
或者藉酒自适,成就诗文;或
者亲朋饮宴,把酒言欢。酒在
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上无疑占
有一席之地。

中古时期,魏晋名士、唐代诗人
豪客善饮的记载很多,是「酒与中国
文化」各种关系之中,足堪留意的一
面。推测起来,与当时的学术思想、
社会风气不无密切关系。文人和酒的
渊源极深,并非从魏晋名士开始。但
是像酒占据竹林七贤生活中显着地位
,甚至几近生活的全部,却是不容忽
视的事。
酒与大部分中国文人有密切关系,与历代一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也密不可分。古代君王、诸侯的朝会宴飨,少不了酒,各种酒器因
此成了重要的一种礼器。中国古代多用谷类酿酒,因此五谷丰登与否
,成为历代政府是否开放酒禁或者徵取酒税轻重的一项根据。酒与历
代民生、赋税遂产生直接关系。但是,酗酒狂欢,可能败德乱性、损
己害人,因此从道德意识上有人讲酒德、作酒训,劝人节饮。也有人
从医学观点,讲究酒的药效,制作药酒,或以酒补身。再加上中国地
大物博,各地农作物品种、当地水质及酿酒技术的一些差异,就有了
饶富地域色彩的各式佳酿。文人雅士在酒后或者记下各种酿酒技术,
或者写出各种酒诗、酒谈。於是,酒更丰富了中国人多彩多姿的生活
面。

瓶面上所画的分别是梅、兰、
竹、菊,人称「四君子」,
意谓饮酒也要有君子风度。
中国古书所载有关酒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多半不是
信史。譬如「杜康造酒」一事,就可能不是信史,但民间相
传,以杜康造酒或以他为酒神,却也具有民俗学的意义,不
容忽视。
中国早在商代时,已经普遍用谷物来酿酒了。甲骨文、
金文中保存很多商人用酒祭祀祖先的记载,而商人饮酒之风
已很盛行。在近代的考古发掘中,也曾发现过商代酿酒遗址。
秦汉以后,中国酿酒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全国各地利用
不同谷类制麴,不但使酒的种类增加,也显示制麴技术的进
步。这一种用谷物酿酒的传统,是中国酒的特色。
在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中,有很多轶事趣闻。例如:中国
古人讲究喝酒先要有酒兴,才能尽饮。陶渊明最有酒兴,他
可以独酌、自酿,细细品 悠然的乐趣。他的酒兴与魏晋名
士「无事常痛饮」,并不相同。他把酒与文学创作融合为一,
有人说他「诗中有酒,酒中有诗」。唐代饮中八仙,在杜甫
细腻的刻划下个个醉态可掬,酒兴十足,令后人对酒、诗、
文人叁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浪漫的遐想。

善饮者除了要有酒兴,还要有酒胆,也就是有
胆量喝酒,才能尽饮。有人酒胆,还要有酒量,汉
魏名士能饮五斗、一石的例子,不胜枚举。
酒席宴饮,猜拳奋臂,叫号喧争,就像战场一
般,是为酒战。两方对饮之际,犹如两军对阵,猜
拳行令、即席作歌、赋诗、唱和、起舞等等,都成
为酒席之间增添酒趣、闹趣的花样。
从酒的酿造技术,可以略窥中国古人的智慧;从酒与文人豪客的
关系以及酒的着述,可以稍见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涵养;从酒禁与酒
税的政策措施,可以 出酒与政府税收国用的一些关系;从酒德、酒
令,可以看出传统中国人的一些文化理念和意识型态。酒是饮食文化
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尤其近十
多年来,中国台湾快速的发展使得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面貌
都起了钜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酿酒技术及饮酒习惯继续受人青睐外
,由国外引进的酒类也大受欢迎。在亲朋聚叙畅饮之际,选择酒类的
空间无形中扩大,不但丰富了饮酒的乐趣,也使得中国人的饮酒文化
更形多彩多姿。

李白醉酒斗诗篇,张飞醉酒震千军等

酒中八仙,唐代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说一点吧,历史上有浊酒(葡萄酒、奶酒……)和素酒(白酒)之争。唐宋之前抑素扬浊,以后则反之。其中李白等文人对恢复白酒的酒中地位作了很多诗词,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