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国家安全局:中原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1:42:22

第一节:地理与气候

  由于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人的大部分都生活于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即中原地区),而且在历史上一直到北宋之前,中原地区都是中央政权的根基,是我们中华祖先历史活动的重心所在。所以在本文中,我的分析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来进行的,首先说明中原自身的基本情况,其次较为粗略地说明中原四周的地理地势情况
  1、中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基本情况
  中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所指的范围从古至今己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原一词早在春秋时已被时人用于口语,但它最初是指“平原”或“原野”。比如《诗经·小雅·吉日》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上《诗》中提到的“中原“两字,毛诗注云:“中原,原中也。”郑玄笺说:“藿生原中。”很明显,所谓“中原”实际上是说平原或原野,不是指区域。只是到了春秋后期,中原才演变为一个地域概念。《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有:“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孙子·作战篇》亦记载说:“力屈才殚,中原内虚。”更有后来的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北史·任城王澄传》云:“因兹大举,光泽中原。” 《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以上五处文献中的“中原”已不是指平原或原野,而是指区别于边疆地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带。 当然中原的地域范围在中国历史上也过逐渐的变化,在春秋到汉朝时中原主要指黄土高原东部和华北平原中部,从唐朝开始中原的范围才扩张到整个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大部,到南宋时期中原的范围才包括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黄土高原大致的地理范围是西起祁连山东端,西至太行山,北到长城一线与蒙古高原相接(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高度相同:海拔1000米左右,实际上是连成一体的,但是气候、土壤与降雨量相差很大),南到秦岭,面积有50万平方公里左右。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条件差不多,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势非常平坦,交通相当便利,范围北起北京天津一带,南至长江沿江流域(也包括湖南中部和江西北部一些地区),华北平原西至太行山,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至巫山,东到大海。面积总共100多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全部基本上都处于中国的暖温带气候区(每年积温为3400—4500℃),在现代的年降雨量基本上都在400mm—800mm之间(属于半湿润区),其农作物是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中国的亚热带气候区(每年积温为4500—8000℃),在现代的年降雨量基本上都大于800mm(属于湿润区),其农作物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中原四周的地理地势
  中原的地理地势在全世界的平原中具有相当的独特性,中原自身的规模巨大,但是其四周却地理环境恶劣,构成一个庞大的封闭性系统。下面我们看看中原四周的地理地势。
  中原北边是蒙古高原地区。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相连,在高度上和黄土高原差不多,而且蒙古高原还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交通条件也是相当便利的,但是气候条件太差,蒙古高原的每年积温仅为1600—3400℃,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到兰州一带包括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在现代的年降雨量仅为200mm—400mm之间(属于半干旱区),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而且基本上也没什么农业,主要食物来源还是畜牧业。但由于蒙古高原的气候限制,以及古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的落后,这块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生活的人口数量始终在100万左右,没有出现什么惊人的大增长,人口规模“不抵汉之一郡”。而蒙古高原再往北去属于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高原,从古到今都属于人类难以生存的地区。从西周开始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己经开始骚扰中原的王朝政权,但一直是小规模的游击性质的,只有到了“五胡乱华”时期这些游牧民才开始进入中原腹地。
  在中原的西边是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其本身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高度为4000米。其西南边还分布着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总面积达到250万平方公里以上,气候寒冷,交通极其不便。从几百万年前一直到今天,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某个野蛮民族以青藏高原为基地进攻中原的战争。青藏高原的气候一直限制了当地人口的增长,而交通不便也使其难以有效发动对中原的战争。
  在中原的西北边,属于西域地区。该地区通过一条夹在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之间狭长的道路(由河套走廊和西域绿洲组成)与中原地区相连。但由于西域广大地区属于干旱地区(汉朝之前比现在要湿润一些),沙漠面积太大,人口数量与文明程度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发展,因此西域一带从未出现过有实力威胁中原政权的势力。其弱小的实力使其在中国历史上不是依附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就是听命于中原的王朝政权。
  在中原的南边即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属于中国的东南丘陵地带,其每年的积温和降雨量比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都要强的多,光从气候的角度上看是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这一块地区出现原始人类活动的进间很早,进入文明的时代也比较早,10000至6000年前己经有相当多的中华先民在此活动了。但是这么一大块地区为什么没能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区呢?这与当地的地理交通情况有关。丘陵地带山脉众多,虽然比青藏高原的山要低得多,但这里的山脉在古代交通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己经足够给人类的交流带来严重的限制了,所以在中国东南丘陵地带的远古文明始终被地理环境所分割,呈点状分布,各个原始文明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互相促进,文明的进步速度缓慢。而且中国南部多鸟兽虫蛇以及各种瘴疬之病,人口数量一直未获得有效的增长,以至于长期以来都无法像中原一带的远古文明一样连成规模庞大的统一整体。
  至于中原的东边,随便看看地图就知道是什么,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除了明朝的日本倭寇和近代以来的西方列强从海路侵略中国外,中原从未有过来自东边的威胁。
  由于中原四周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中原地区(黄土高原、华北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一片广大区域内。这对于保护中华先民(汉朝之前)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了相当大的屏障保护作用。

  3、中原地区的古代气候情况
  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气候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在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在5000年前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这些动物现今则主要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又多沼泽的长江流域。在京津地区当时则生存有一些现今见于亚热带地区的动植物,且以栎、榆等为主的阔叶林占优势。据天津、辽宁地区孢粉研究证明,在7000年前这一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在京津地区以南的河南、山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喜暖动物和竹类,推测当时黄河流域年均温较现今约高出2℃。距今8000~2500年,辽宁南部地区以栎和桤木为主的阔叶林占优势,气候温暖湿润,近似今天的山东半岛。
  长江流域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孢粉分析结果证明,5000年前的气候普遍较今温暖湿润;如上海附近地区年均温约比现代高2~3℃,相当今浙江中南部气候。太湖地区自全新世中期以来,也处于气候热暖潮湿的环境之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见余姚市)的动物遗骸中发现了象、犀等现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当时的气候大致近于现令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南部和云南。新石器时代杭州湾年均温高于现今4℃以上。其他如长江中游洞庭湖周围、江西南昌地区及下游安徽安庆地区均有孢粉分析的结果,证明距今5000年前气候较今温暖。
  总之,距今10000~5000年左右,从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东部地区,处于温暖气候期。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水牛、象和貘等喜暖动物可证明,这种温暖气候期大致下延至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
  而在植被方面,长江中下游平原距今8000~5000年前有亚热带森林及沼泽植被分布。而黄土高原在远古也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植被破坏严重、千沟万壑,其东部地区在2000年前还覆盖有茂密的森林和竹林,秦岭山区仍存在大片原始森林。进入全新世以来至二三千年前华北亦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森林植被。
  从8000年到30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气候条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有利于原始的农业生产。最终为中原地区的巨大人口规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