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朗1.5发动机解析:二次核反击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3 16:06:14

二次核反击是指受到核打击后能够对敌人进行核打击作为反击。
二次核打击是指在己方核武器基地遭到敌方打击后仍能保存足够的核力量对敌方实施有效的核反击。核大国在确定核弹攻击目标时会将敌方诸如核导弹发射井之类的核武器基地作为首波核攻击的重点对象。应对这种攻击最有效办法就是在承受攻击之后仍然具备对敌人的大都市、工业中心实施核报复的能力。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成为一个有核国家具备有效、成熟的核威慑力的标志。
一个核国家要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就必须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核弹头在敌第一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提高核武器在敌方核攻击下的生存能力的问题。首先是对洲际导弹发射井进行抗核加固。第二是变井下固定发射为陆上机动发射,躲避打击。第三是建立战略轰炸机带核弹巡逻制度。
公认最有效的二次核打击力量是由核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大洋深处,不易被探测和摧毁,要比轰炸机和导弹发射井具备更好的生存力。而且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攻击力强大。只要有一两艘这样的潜艇在敌方第一波核打击下生存下来,就能给对方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

  中国只有几百枚核弹头,美国有1000枚,中国和美国打核大战,怎么可能打得过美国。

  此话,大错特措,10枚核弹跟100枚核弹没有本质区别。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先来说说什么叫“有限威慑”。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和发动战争,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与其它军种的战略部队实施对敌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奉行的是有限自卫反击核战略。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有限威慑、有效自卫、重点反击。

  有限威慑所谓有限威慑有两层含义。一是适量发展,数量有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主要精力物力是发展经济,不可能也无必要和超级核大国在数量上争高低。毛泽东说过:“原子弹、导弹,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得多。”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所言:“我们还是要发展一点,但怎么发展,都是有限的。”二是构成有效核威慑并不与核力量的规模大小成正比。据西方军事家经研究论证后认为,只要10~100枚百万吨当量核弹头即可构成有效核威慑;有的西方专家认为对美国只要有6~10枚,对苏联只要有8~12枚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命中目标,即可实现有效核威慑。

  典型BC问题2:

  美国的核打击能力可以在瞬间就毁灭中国,中国凭什么跟人家打?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肯定不知道啥叫“等效核均势”。英国前国防大臣皮姆曾说过,即使英国只有一艘“北极星”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供使用,也足以给苏联造成不能承受的破坏。这也就是所谓“等效核均势”:不管你的核攻击力量多么强大和先进,但在承受核打击方面,你同别人一样是不能承受的。1981年,英国对核战争作过非常具体的设想:苏联对伦敦发动核打击,8周之内,英国65%—76%的人口死于核打击;英国进行报复,用一艘“三叉戟”核潜艇上的48个弹头袭击莫斯科周围的指挥所掩体,12周之内,该市900万居民中有300万人死于核打击。中国人口比美国多,且分散在农村;而美国人口都集中于大城市。如果中美爆发核大战,首先绝种的是只有2.6亿人口的美国,而不是有13人口的中国。

  典型BC问题3:

  根本就不会有第二轮,第三轮,美国的核报复会在第一天就把全中国所有地方炸成一片焦士,而这只是用他所有核储备的十分之一就足够了。

  这个问题类似上一个问题。但是涉及到另一个名词——“二次核打击能力”。当中国成功发射“巨浪2”型导弹的时候,就标志了中国已经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意味着能够“确保相互摧毁”。“确保相互摧毁”的意思是:我让你先动手发射所有的核武器(多数的目标就是对方的核武器基地),之后我剩下的的核武也足以摧毁你的几乎全部军事、经济力量包括几乎所有城市。大国核武靠三位一体——陆基洲际导弹(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但是生存能力差)、潜基远程导弹(隐蔽性极好、射程威力也很大、精度稍差)、战略轰炸机射中近程导弹(机动性极好、生存力也不错,但射程威力精度都一般)。其中的SLBM(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潜基弹道导弹)是最最牢靠、最最保险、也是最最复杂昂贵的最后一招,就算自己的国家已经被抹掉了,只要剩下一艘SLBM潜艇,就足以把美国的中等以上城市全部摧毁。更别说是中国率先出手,美国不灭也难。

  典型BC问题4:

  美国的TMD不是吃素的!

  首先,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军事BC提出的问题。因为它连TMD跟NMD都分不清楚。TMD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NMD才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TMD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保护小区域的“低层点防御系统”,主要用于对高度在40公里以下的弹道导弹在飞行终端进行拦截,以保护战术战役目标,如兵营、机场、港口、军事基地和指挥控制通信中心等;二是“高层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对高度在40公里到160公里的弹道导弹在飞行末段进行拦截,以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和目标;三是“助推/上升段拦截系统”,主要用于拦截发射不久仍处于助推飞行和上升飞行中的战区弹道导弹。

  TMD的研制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用于拦截飞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下导弹的爱国者导弹,已取得较大进展。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爱国者PAC-2 型导弹命中率为60%,此后美国不遗余力地提高这种导弹的性能。今年3月15日,美国宣布改进型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据悉,美国还要进行16次拦截不同目标的试验,使这种导弹进一步完善。目前爱国者导弹是TMD中唯一有效的拦截武器,也就是说,TMD 尚处于低空防御阶段。

  NMD是用来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从这一点看,它是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翻版或继承者。所不同的是,“星球大战”计划所依赖的是空中防御系统,而NMD是以陆空结合、陆地防御系统为主。根据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材料,NMD包含六大部分:地基拦截导弹、地基雷达、天基传感器、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以及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按照设想,美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从敌方导弹一发射,就对它进行侦察、跟踪、定位、锁定,在它进入美国领空前将其摧毁。这项计划尚处于论证阶段,到底搞成什么样子,至今谁也说不清楚。据说,如果把外来的导弹比作雨点,这一系统就像一把伞,把美国罩得严严实实,不受一点损害。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位议员在国会辩论时,就曾当场撑起一把只有伞架的漏雨伞,以此形容NMD的防御能力。

  如果关注最近关于TMD的新闻,就能发现,基本都是试验失败的报导。至于NMD,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典型BC问题5:

  美国在欧洲有导弹基地,用来摧毁中国要比中国摧毁美国容易。

  知道啥叫“核捆绑”战略不?所谓“核捆绑”就是: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已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已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发起核攻击。中国“核捆绑”战略的基本构想是:以美国为主要防范对象,通过以核武捆绑俄英法等核国家的方式阻止对美国中国可能发动的核进攻。一旦美国对中国发动全面核进攻,中国将集中核武对俄英法等核国家发起攻击,并以此引发全面核大战使整个世界都退回到石器时代。这样的结果是美国和世界所不愿看到的,因此美国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对中国发起核进攻。如果美国想要发动核攻击,英、德、法、俄几个国家必定会全力阻止。

  中美如果真的发生和大战,必然是人类的毁灭。美国没有这个胆量,中国有没有,那就要看情况了。美国不会,也不敢把中国逼上绝路,而朱少将已经把中国的底线明明白白地亮出来了。

战时,先攻击方第一次核突袭后,被攻击国家固定的、暴露的军事目标可能被摧毁了,但是像核潜艇,移动式战略导弹等武器系统确是可能生存下来的,这些武器会对先攻击方进行报复,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国家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