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同轴电缆:请问高考的换算分公式是怎么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2:59:19
我们知道,高考的原始总分为750分,但我省的状元成绩均在900分左右。说明其间必定有一个转换的公式。特试求。

考生在接受测验后,按照评分标准对其作答反应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 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 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测试上应获得什 么样的分值。

导出分是在原始分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推导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解决原始分所没 有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就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解释分数的含义,进行分数的组合,实现 分数的等值化。这种把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的过程,称作分数转换。导出分的种类有很多 ,最常用的是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 的相对位置的。求法如下:

Z=X-X-/S

式中,X为原始分数,X-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Z分数是以一批分数的平均数作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作为单位表示距离的。它由正负号和绝 对数值两部分组成,正负号说明原始分是大于还是小于平均数,绝对数值说明原始分距离平 均分数的远近程度。一批分数全部转换成Z分数后,它们的整个分布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Z 分数准确地刻划了一个分数在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但是,由于Z分数有负值,常带有小 数,不易被人理解和应用。因此人们在Z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从而发展起了一系列其 他形式的标准分。转换通式为:

Z′=αZ+β

式中,Z′为其他形式的标准分,α是转换方程的斜率,β是转换方程的截距。

我国普通高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所使用的标准分,就是用刚才介绍的方法进行转换的。

即:

T=500+100Z

公式中取500为平均分,100为标准差

标准分制度的内容

建立标准分制度一般应由以下环节构成:①各省仍按以往的方法组织评分,然后合成每个考 生的各科原始分,并且统计各科的每个分数上的考生人数。②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部分省级 考试机构的配合下进行当年与往年的分数等值。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确定原始分数与标准分数的转换关系, 各省考试机构根据转换关系,得出省级常模量表分数。(各省在转换时,可以根据分数分布 具体情况有些微调)③各省考试机构公布省级常模量表分数。(原始分不公布)

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数(包括全国常模和省常模)、等值量表分数组成。具体讲: 常模量表分数反映一次考试考生成绩在考生总体中的位置,分数值与这一位置有关。由于高 考是全国统一考试,分省进行录取,所以标准分数转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全国考生做为 一个总体进行分数转换,另一种是把每个省的考生做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数转换,这样建立的 常模量表分数能够准确地刻划考生成绩在总体中的位置,使不同学科的成绩能够进行比较, 但还不能以此进行逐年的比较。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就需要等值量表分数来完善。

标准分数的理解和使用

常模转换分数是根据高考的目的,按照正态分布的原理,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这种 标准分数的平均分为500,标准差为100,每一常模转换分数都与该分数以下的考生数与考生 总数的比例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如某考生物理高考成绩为690分,我们就可以查高考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得出该考生 以下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查表690分对应的比例为097127998(即97127998%),若该生为去年某省理工类考生,去年理工类考生数为9724人,则他超过9445人,比他分数高的考生约有279人(算法:9724×(1-097127998)),这样我们很容易看出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较精确地刻划了考生在团体中的水平。另外,再次强调考生的各科成绩和综合分都是用常模量表分数来表示的,各科成绩相加不等于综合分。综合分是根据各科标准分进行合成,然后按常模量表分数转换方法得到的。请大家不要与原始总分混淆,也不要误认为综合分是各科标准分的平均分。

在使用原始分的省份,考生得知自己的各科分数和总分后,就要用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来衡 量自己的成绩是上何类分数线,进而估计自己大概能上哪一类学校。但是在估计中,由于不 能知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所以往往盲目性很大。

使用标准分数以后,考生很容易得知自己的总成绩和各科成绩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各类学 校录取分数线在常模分数量表的位置,进而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和预测自己能上哪一类学校 ,把握有多大。

标准分转换以后,考试机构在高考后送到考生手上的和在档案中存放的是这样的成绩单:

考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理综 综合分

10050516 张华 592 598 642 581 619 636

百分等级 821 837 922 791 883 913 成绩通知单的含义是:

张华的综合分为636,百分等级为913,则可知张华在全省理工类考生中的位置,即有91. 3%的考生成绩比张华成绩低。学科成绩的含义与之相同。因为各学科成绩具有同样的参照点 ,所以我们还可以对各学科之间进行比较。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张华的外语较好,物理较差 。又如,某理工类考生综合分为695分,对应的百分等级为974,当年理工类考生总数为110285人,在该生以上大约有2822人,而当年理工类本科录取分数线为633人,对应的百分等级为908,则上线人数约为10120人,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为658分,除掉多投档的人数实际能录5240人(即6228÷12=5240)。从以上情况分析,该生估计可能被重点大学录取。但是,我们也应知道录取新生既要看综合分的高低,还要考查相关学科的成绩,另外重要的一点要看考生所报志愿学校的生源情况,考生在所报学校考生中的位置以及思想表现、身体状况、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等情况。

(6)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后的分数顺序知:各科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每科成绩的排列顺序 不发生变化,即原始分高的标准分也高,原始分低的标准分也低,原始分相同的转换后标准 分也相同。但综合分的前后顺序与原始总分的前后顺序相比有一些变化。从总体上说原始总 分与综合分一致性程度很高,虽然变动的范围不大,但由于高校是“按总分划线录取的”, 人们自然会问:哪些考生不影响录取,哪些考生影响录取?综合分这种前后次序的变动是否合理?

①高分段和低分段的考生。由于次序变化幅度很小,所以不管按哪种办法计算总分,不影响 其是否录取。也就是这说,优秀考生不管按什么办法算总分都会录取,差生不管按什么办法 算总分,都不会被录取。

②对总分处于最低录取线边缘的考生,由于原始分数算总分与标准分数算总分的方法不同, 两种总分排序前后不同的幅度虽然不大,也会有少数考生出现录取受到影响的情况,有的考 生原始分总分未上线,但转换为标准分后上线了;有的考生原始分总分上线了,但转换为标 准分后却没有上线。但总的来说,这种录取受影响的情况所占考生的比例很小。

在原始分总分合成中,各科在总分中的权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结果。各科在总分中的权重取 决于各科分数分布的标准差的大小,标准差大(即考生分数分布比较分散,分数距离拉得比较大),在总分中的权重就大,反之标准差小,在总分中的权重就小。也就是说在原始分中标准差大的,在总分累计中作用大,而标准差小的在总分中起作用小,这就使各科在录取中应有的权重就不能体现出来。显然,这种原始分累加计算总分是不合理的。使用标准分后,各科原始分转换为平均分为500分,标准差为100分的标准分,各科分数就有共同的参照点,也有相同的单位,统一到同一“量尺”上的分数。这样的各科标准分合成转换为综合分,保证了各科在总分中的权重,因此是合理的,上述少数学生录取与否因转化为标准综合分后受到影响是正常的、合理的、科学的,这正是标准化制度克服原始分制度的缺点而显示其优越性的结果。

一、什么是标准分?
原来意义的标准分,是按下式进行转换的
式中Ti为i考生的标准分,Xi为i考生的原始分,
为全体考生的平均分.
为标准差。
K为线性变换系数,C为平移量。引入这两个参数是为了使转换后的分数在形式上与原始分的表达相似,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因而可按需要任意确定。在一般的考试的标准分转换中,为了便于与原始分比较,取K=18.75, C=75. 在高考的标准分转换中,K=100,C=500。
二、标准分的正态化处理:
由于每次考试成绩不是正态分布,不是准确反映学生的位置信息,现行的高考标准分转换方法,并不按上面的式子进行转换,而是将频数分布曲线正态化以后再进行转换,而是正态化后的标准分。方法是按各个考分名次所在的百分等级,与正态分布表相对应。
参见图1,横坐标表示考试分数,原始分和标准分都假定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50分。纵坐标表示频数。在这里频数就是取得某个相同分数的考生人数。图1的虚线是转换前原始分的分布曲线,实线是一条正态分布曲线,也是转换为标准 分以后的分布曲线。A点和A'点分别是转换前后的对应分数。即A点的原始分,转换到A'点的标准分。这个转换的实质是:转换前后的百分等级相同。百分等级标示了某个考生的成绩在全体考生排序中的位置。如果该考生的百分等级为65,则表示有65%的考生的成绩比他低,有35%的考生的成绩比他高。在图1中,原始分的分布曲线上的A点是100分,转换到标准分A'点的70分,意味着原始分100分以下的考生占全部考生的百分比,等于标准分70分以下的考生占全部考生的百分比。形象来说,就是A点以左的虚线所包围的面积与整条虚线包围的面积之比,等于A'点以左的实线所包围的面积与整条实线包围的面积之比。同样的,原始分的分布曲线上的任一点,都对应于标准分的分布曲线上相应的一点,而且这些对应点都有相同的百分等级。将全部原始分按相应的百分等级对应到一条正态分布曲线,即得到转换后的正态化标准分的分布曲线。
我们来看一种较简单的情况,假设由三个单科组成的一次综合考试,见图2,图 中的虚线为转换前原始分的分布曲线,实线为转换以后正态化标准分的分布曲线。图中A科目的特点是,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但区分度较小,中等难度试题的比重很大,难题和易题都很少。B科目的特点是,试题整体偏难,区分度较大,各种难易程度的试题量都占有相当的比例。C科目的特点是试题整体偏易,有一定的区分度,易题多,难题少。
综观三个科目,可以看出,如果用原始分简单相加得到总分,则A科目分数跨距仅50分,对总分的影响最小;B科目的分数跨距达120分,对总分的影响最大;C科目的低分段对总分影响较大,而高分段对总分的影响较小。
转换为正态化标准分以后,三个科目都得到完全相同的分布曲线。此时三个科目对总分的影响完全一样。这种正态化标准分转换,形象地来说等效于将分布曲线进行“整体移位”,“拉伸”及“变形”三种操作后的综合。
这三种操作并不是相互独立进行的,只是正态化标准分转换的等效操作。实际上的转换程序,是对每一个考生计算出相应的百分等级,然后再根据百分等级与正态分布曲线的对应关系,得到相应的正态分布曲线,最后作线性变换以符合人们的记分习惯。
三、高考标准分数制度:
标准分制度是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建立的一套有关分数报告、分数解释和分数使用的制度。它向考生报告各科标准分及百分等级,报告总分(改称综合分)的标准分百分等级。各科标准分及百分等级获得方法是:
1、把考生各科的原始分在全省考生属类别团体(如理工类、文史类)中从高到低排序。
2、算出每一个原始分以下的考生占团体考生总数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数就称为百分等级。
3、由每个原始分的百分等级查正态分布表,找出它在正态分中对应的正态分数。
4、按正态分数给出标准分:如果正态分数是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则报告该原始分的标准分为500分,如果正态分数比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大1个标准差,则报告该原始分的标准分为600分,比平均值小1个标准差,则其标准分为400分。一般地,正态分数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X个标准差时,其标准分为500+(-)100X分。按正态分布原理,规定标准分在100~900分之间。
5、考生的综合分是反映每位考生各科综合水平的指标,它的获得方法是把考生各科的标准分相加后,按其和的大小从高到低排序,和上述方法一样确定其百分等级和标准分。
〔例〕高考成绩(标准分制度)通知单(理工类)
考号 姓名 成绩 综合分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 *** 标准分 566 600 650 485 553 562
百分等级 74.5 84.1 93.3 44 70.2 73.2
(成绩分析)
(1)该生综合分为566,超过全省74.5%理工类考生,若当年理工类大专以上录取率为30%,本科以上录取率为20%,则知该生上了大专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未上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从标准分大小可知,该生数学成绩最好,外语成绩最差。结合百分等级看,该生数学成绩在全省理工类考生中居上游,外语成绩低于全省56%的同类考生,考上大学后应格外努力赶上。其他科仿此分析。
四、新高考模式下的高考应对策略:
1、要注意各科均衡,有所突出。如果在均衡的基础上又有所突出,在高考中就更占优势。
2、要重视语文科的学习。语文高考原始分成绩比较集中,标准差在11——15之间,而数学、外语的标准差一般是在20——30之间,也就是说如果考生的语文原始分能多得11——15分,标准分就要增加100分,而外语或数学的原始分要多得20——30分,标准分才能增加100分。显然,语文原始分更“值钱”,适当重视语文科的学习,对于提高高考成绩是相当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