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鼠标四色接线图:春秋战国纷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0:27:34
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怎么评价这些战争?,,这些战争有什么积极作用?

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为后世战略学、战术学、战争学、军事动员学等提供了可靠有效的知识和模本。马陵战役抑制了魏国的发展,保存了赵国和齐国的实力。长平战役了加速了华夏族的统一进度。

桂陵之战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是同窗好友。但庞涓做了魏国大将后,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将他骗到魏国施以膑刑(去膝盖骨),欲使其永远不能领兵打仗。后孙膑千方百计才逃出回齐国,并被齐威王重用。

孙膑终于得到一个向庞涓复仇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急于与庞涓在战场上相见。他劝田忌放弃领兵直趋邯郸,与魏军决战的计划,趁魏军主力出兵在外,国内防务空虚之际,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远在异国的魏军“释赵而自救”。等庞涓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这样既救了赵,又能给魏国以沉重打击,是一举而两得。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一说被俘后放回)。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元气大伤,但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用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张,与韩结好却不急于发兵。待韩军五战五败,魏军也实力大损时,才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齐军重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直驱魏都大梁。魏惠王像上次一样将攻韩的部队召回,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

此次形势不同于桂陵之战,魏军是有备而来,气势旺盛。故孙膑决定因势利导,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冒进,再图取胜。齐军前锋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装怯战,掉头东撤。在撤退途中,有意造成军力不断削弱的假相。第一天造了10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5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3万人用的锅灶了。庞涓与孙膑交手,本来小心翼翼,害怕再次上当,但当看到齐军锅灶日减,以为齐军胆怯,三天中即逃亡了大半,这才壮起胆子,丢下辎重和步兵,只领轻车锐骑日夜兼程猛追,必欲全歼齐军,擒获孙膑。

齐军退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此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是个设伏的好地方。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遂命士卒伐木堵路,并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挑选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约定天黑后,见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写有字,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待他看清树上字后,这才发现中计,急令部队撤退。但已经晚了,两旁齐军看见火光,万弩齐发,伏兵四起。魏军措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溃败,庞涓中箭,左突右冲无法突出重围,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军主力,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

桂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声威鹊起,称霸中原,孙膑亦名扬天下。孙膑“围魏救赵”和“示假隐真”的战法,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兵家广泛推崇。

长平之战
——古典时代的杀手锏

从秦兵马俑所组成的军阵来看,秦军的军事技术无疑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世界军事史上我们也发现,不仅仅是中国,许多国家都依靠着多兵种组成密集的军阵来提高军队的生存力、战斗力。古希腊城邦军阵、马其顿方阵,以及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军团,他们与秦军都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这些方阵中,最著名的当属马其顿方阵。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即位,立即着手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政治、军事改革。他根据希腊底比斯步兵方阵,创立了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这种方阵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

腓力之子亚历山大即位后,方阵得到进一步改良,马其顿方阵纵深由希腊方阵的8至12排人扩大到16排,增大士兵之间的间距,士兵以重装步兵为主,全身装备青铜头盔、胸铠和胫甲,使用的兵器主要是盾牌、利剑和长矛。矛长达6米,比秦军使用的矛稍短,长矛必须双手才能持用。把矛举起来,前后共组成16排。处于阵中的士兵是无法自由行动的,只能跟随着方阵整体的步骤前进,否则即使不是为敌方杀死,也是为己方践踏而死。在方阵的左右侧翼,部署有轻装步兵和骑兵作为掩护,与方阵构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这种军阵当它前进时,锐无可挡,像座山在前行,压碎阻碍它前进的一切,其中尤以高加米拉战役让人印象最深刻。公元前331年春天,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亚述古都尼尼微近郊的高加米拉进行最后的决战,大流士三世集结了几乎所有精锐部队,同时又部署了装有锋利刀剑的重型刀轮战车200辆,战象15只,号称百万大军。

决战前,大流士三世命人把战场铲平,以利于战车进攻,愚蠢的他不知道这样却方便了敌人。亚历山大率领的希腊联军仅有步兵4万,骑兵7000人,他们从容布阵,奋勇冲杀,就是在重步兵方阵的紧紧逼迫下,打开突破口,亚历山大亲率左侧亲随骑兵穿过突破口,直奔大流士。惊恐万状的波斯国王仓皇逃出战场,波斯军全线崩溃。

在亚历山大指挥下的马其顿方阵所向披靡,这支军队从欧洲出发征服了波斯、中亚和印度的部分地区,如果不是无法医治的瘟疫、炎热的气候和士兵厌战的情绪阻止了亚历山大的进军,中西的交锋很有可能远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帝国时代的罗马军团,声名显赫一时。罗马军团由轻步兵、重装标枪兵、重装步兵、长枪兵、骑兵等兵种组成,士兵排列成密集的队形,由最外层的重装步兵用盾牌排列出“龟甲阵形”,保护己方不为敌人的投枪和弓箭等投射兵器所伤,最富经验的长枪兵则紧随其后,在战斗最后关头,长枪兵往往就是决定胜负的力量。轻步兵更为靠前,以灵活机动战术骚扰和疲劳敌军,并为军阵的突击扫平道路。骑兵布置在两翼,既是为了突击,又是为了掩护整个军团。帝国时代的罗马军团,往往排列成正面宽200米、纵深90米的庞大的、无坚不摧的军阵。

在罗马的军事征服史上我们可以发现,军阵的威力最主要是与地形、地势的起伏、缓急密切相关。在东方,中国先秦时代盛极一时的车战,就是适应中原地区的平坦、广阔的地形而形成的军事技术。在西方,马其顿严密的步兵方阵与两翼的重骑兵,在平坦的地势上就好似排山倒海,足以摧垮任何对垒的敌人,这种压倒一切的威势,需要借助于平坦的作战地形才能发挥到极致。但是一遇到起伏的地形,如山地,马其顿方阵就没法保持紧密的队形,而一旦出现缺口,方阵就等于被破解了。

在公元前168年的皮得纳战役中,罗马人就是这样打败马其顿方阵的。罗马人引诱马其顿方阵进入山地,使之无法保持队形,最终只以100多人的伤亡代价,消灭马其顿军主力3万余人,马其顿国王伯尔修战败被俘,马其顿王国从此灭亡。战争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密集方阵一般只能适用于平原地带,到了复杂的地形上完全施展不开。

军队以密集的阵形出现在战争史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武器装备所决定的。当投射兵器还不能发挥它的优势的时候,密集阵形的重装步兵就几乎成为克敌制胜的惟一选择。

大多数历史学家均认为,当骑兵与弓箭结合得更为完美之时,往往密集的步兵方阵就陷入了灭顶之灾。

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7个军团,4.5万人的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地发动了对帕提亚王国(安息)的战争。在帕提亚高度机动的轻骑兵战术、密集的箭雨面前遭到惨败,克拉苏本人也成了阶下囚而被处死。

从秦军的所向披靡,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在青铜时代,东西方的军事技术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秦的时代,中国远远超越了西方的军事技术,开始运用强劲的弩作为远距离的投射兵器,敌军在接触秦军之前,先受到秦军长距离箭雨的冲击,而骑兵弓箭射程远不及秦弩,这有效地抵消了骑兵对秦军军阵的骚扰,使秦军在面对骑兵时仍处于不败之地。

由长矛、戟、铍等长短兵器构成的立体的密集方阵,是构成秦军冲击力的主要部分,两翼的骑兵、车兵则组成机动部队,负责骚扰、牵制,一有机会就发起快速的冲锋。在秦军方阵的强大攻击力面前,任何与秦军面对面的对决都将是一场灾难,最好的办法就只有坚守高垒,借助地势来缓解秦军的攻击。长平之战最初遭遇秦军,在名将廉颇率领下强悍的赵军也只得迅速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