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大佛在哪里:“脱骖不为涕无从”的典故谁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0:36:11
关于季子挂剑我已知道,不知的是孔子脱骖之事

宋代诗人黄庭坚《李濠州挽词》咏也有两句:“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由此,可以证明“季子挂剑”的文化影响。

季札挂剑《德育故事》白话解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地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审,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子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地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
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讲话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就得了。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说:「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语言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曾子曾经提到:「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容貌予人什么样的感觉,至关重要。也正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心,从我们的行为容止与言语意涵,对方就能够透析说话之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的言语一定要谨慎。
言为心声,言语是内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视、了知为人真实的品操,就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心善,行为就善,心恶,行为自然偏颇。在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中,虽然季札内心想要将剑送给徐君,但是他并没有言语上的承诺,更何况当时徐君已经过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着内心的诺言,不惜舍去千斤难买的宝刀,将它挂在树上,怅然而去。并且说道:我的心中有过对徐君的许诺,怎么能够因为朋友的离去,而背弃曾有的诚信呢?在这落落而言、掷地有声的三言两语中,信义的精神,确已传扬万古而不朽。

后人因以“挂剑、悬剑、延陵许剑、许剑、死生一剑”等表示对亡友的吊唁、追怀及信义;用“留徐剑、徐墓剑”等指祭品;用“徐君墓”泛指亡友之墓。杜甫《哭李尚书》:“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黄庭坚《李濠州挽词》:“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

写《关于<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中的一处错误》时引用《晋书•张华传》,中有一句雷焕所说的话“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这“系徐君墓树”是一典,如没读过是不理解的。本人知道一些,但也不能说得详尽,好在网上资料齐全,有什么不懂问问网络,他都能给你详尽回答。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后期,在江苏的土地上有两个重要的诸侯王国,一个是长江以南的吴国,一个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徐国,徐国的国都就在泗洪境内的半城一带。“季札挂剑”的故事发生在今江苏宿迁泗洪境内的陈圩乡张墩村。
??“季札挂剑”的故事《史记•吴太伯世家》有记载,西汉刘向的《新序节士》中也有记载: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末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伤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又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第十九世国君寿梦有子四人,长名诸樊、次名馀祭、三名馀昧、季名季札。在四子中,季札博学多才,仁义贤德。寿梦想仿效周太王立文王为嗣的立贤传统,遗命季札为嗣,由于季札的多次礼让,此遗命卒未实现。在吴国的权力交替中,季札四次让国。鲁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吴君寿梦卒,根据寿梦遗命,吴公室欲立季札为国君,季札则坚持确立嫡长子继统原则,礼让不受,在季札的坚持下,"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这是季札第一次让国。诸樊除父丧,又要将国君之位让给季札,季札又辞谢,这是季札第二次让国。吴自诸樊(公元前560年)以迄馀昧(公元前527年卒),四世30余年间的公室权力交替,均按兄终弟及的殷制进行。多次的王权交替,都因为季札坚持礼让,确保了公室权力的顺畅进行,制止了公室权力交替中可能引发的内乱,使吴国赢得一段宝贵的稳定发展时期,终于成为春秋后期的一霸。
??馀昧死后,按兄卒弟承的殷制,应该轮到季札为国君,国人也欲授权于季札,季札再作礼让并逃去乃立馀昧子僚,这是季札第三次让国。王僚继统,既违背了先王寿梦及诸樊的必致国于季札的遗命,也不合于"嫡子嗣国"的礼制,终于成了公子光弑王僚代立的口实。公元前515年,即吴王僚十二年,诸樊的长子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自己做了吴国的国君,即吴王阖闾。此时,季札在晋国,闻变后返国,此时的阖闾遂致国于季札,季札辞而不受,说"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季子遂去延陵(今常州),被称为"延陵季子",终身不入吴国,这是他第四次让国。

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吴馀祭四年),季札受聘出使鲁国,当他进入徐国地界时,看到徐国人民安居乐业,五谷丰茂,暗暗称赞:"果然名不虚传,徐君素以仁义著闻,今得见矣。"于是拜见徐君,倾吐仰慕之情。徐君得知素有贤名的吴国贵公子季札来访,心中高兴,盛情相待。在交谈中徐君非常喜爱季札身佩的宝剑,数次欲言又不好启齿。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想把宝剑赠给徐君,但又想到佩带宝剑出使别国是一种礼节,出使鲁国没有宝剑不行的。于是季札在心中许诺:待鲁国归来时把剑赠送给徐君。
??在鲁国一年多时间后季札返回又途经徐国,要再次拜访徐君,想告知聘鲁的收获,并将宝剑赠送给徐君,但听说徐君已经去世,季札非常悲痛、后悔,他将宝剑赠给徐国嗣君,嗣君答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从者谏说:"这是吴国之宝,何况徐君已死,又何必赠呢?"季札说:"我上次未赠,是因为出使需要,但心中已将宝剑默默地许给了徐君。怎么能因为徐君不在,就违背自己原来的心意呢?再说,作为一个吴国的使臣,不讲信用,邻国会如何看待我们吴国呢?"因徐国嗣君一再坚持不受,季札即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柳树上。
??现江苏宿迁泗洪有挂剑台,石坊矗立,横额镌刻“季子挂剑台”五个大字。景墙两侧的题刻:“挂剑酬心,践信泉台”。
??读季札挂剑的故事,最感人的就在于一是不失信于已亡故之人,死者不会再对季札佩剑感兴趣了,但季札不欺死人;二不失信于自已心中对别人的许诺,这种许诺别人是不知道的。人说言出必行,而季札还没说出口,只是心中想到,哪怕对方已不在人世也心许必行,很让人感叹。
??想想今人有哪个能做到如季札般?自问也做不到。平时最讨厌那些认认真真地空口说白话之人。我常对人说,酒席上的话别信,为什么?一次,一友在聚会后说“下周今天还在这酒家,我请客,在座的谁都不得缺席,不再另行通知。”到了“下周的今天”就不断有人来电话问我,“今晚什么时候去啊?”我说那酒话也能相信吗?果然那天一天没事,又过若干天,朋友再聚,有人问那许诺者“不是说那天不得缺席吗?”回答是“我说过吗?”

在机关的许多会后吃饭,许多大小官员说话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好象这世界真是他们的似的,什么话也敢说,什么愿也敢许,我这不喝酒的清醒之人听了放在心中冷笑,静坐观看各位表演,如果以季札行为来要求这些人,那季札之剑不知要割下多少舌头来。
??那官场上官员对百姓的许诺就更别信,你有事找他,他烦,要脱身,一张笑脸什么话也可答应,过后你再找他,一切又是重头开始
??一说起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谁都恨当今古风不存,一说起要你千金一诺如季札,谁都没听到,提着裤子跑开去。不然,今天还要大力提倡“诚信”、“德治”?缺什么补什么,当今就是缺这“诚”、缺这“信”、缺这“德”才要大补。
??季札挂剑留徐是个典故,埋没在那古书堆旧纸堆里,没人理会。季札早知后世之人如此无行无信无德,会把那剑收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