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是clevo:彝族的祖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18:14:47
我是一个中学生,向请教一下

彝族的祖先是什么人呀?

彝族的祖先崇拜和道教文化

  王丽珠 ( 彝族 )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可能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域和孤立的民族文化圈内处于静止状态。彝族的宗教,形成以祖先崇拜为中心信仰形式,既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又兼收并蓄了其他的宗教文化。其中,大量吸收、揉合的是中国固有的道教文化。

  道教由于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特别尊崇,迅速地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加之,彝族先民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汉末唐初,道教就传入彝族先民的聚居区。紧邻云南的巴蜀 ( 今四川省 ) ,历史上是少数民族居住,秦汉以后,特别是西蜀,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在张陵入蜀创立五斗米道之前,道家和方术就很盛行,已经出现了严君平、杨春卿、董扶、张霜、李固等一批道学方士名家,为张陵上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准备了良好的条件,鹤鸣山地处西蜀 ( 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 ) ,西蜀就成了五斗米道的发祥地。张陵又在除北邙山治以外的巴蜀境内设置二十四个传道教区,称二十四治,置祭酒以领道民,四川又成了道教的基地和大本营。而鹤鸣山的地理位置当时恰好是西南各少数民族流移迁徙频繁之地,现今居于云南、广西的彝族,其先祖原分布在秦陇一带,秦汉魏晋时期,一大部分彝族先民南下四川流徙云南,这样,他们把鹤鸣山的五斗米道带到了云南,丛云南迁徙出去的彝族先民,又把五斗米道传到了外地。《新纂云南通志·释道传》又载 : “汉,孟优,蒙化人,居巍宝山,土师孟获兄也。素怀道念,常往来澜沧、沪水间,得异人长生久视方药诸书,随处济人。后主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军中误饮哑泉,辄手足四禁不语,或谓优有良药,使人往求之。优进仙草立验,亮惊异之,与语人:天运会深有契。后入峨眉山,不知所终。 其子孙于元时,赐姓孟。”胡蔚本《南诏野史》又载 : “细奴逻……于唐太宗己酉贞观二十三年即位,年三十二岁,建号大蒙国,称奇嘉王,据南诏。……封十二圣贤为十二山神,时澄江人波罗旁有经济才,用为文臣,郭郡矣素以勇略闻,用为武臣。又有杨波远者,相传为东汉时人,常骑三角青牛,号神明大士,能知盐泉。滇中盐泉多为波远所开创。”这两种史籍中提到的蒙化 ( 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 、巍宝山 ( 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唐代南诏酋长细奴逻的耕牧地 ) 、南诏 ( 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 彝族自治县 ) ,均是汉代以后彝族先民的聚居地。

  道家或道教传入彝族地区后,彝族先民很快的就吸收了符合自己祖先崇拜观念的思想内容,来充实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彝族先民们把道教教主老君和自己的祖先联系起来,把老君认定成是与自己祖先的祸福,与本族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神人 ; 又把一部分道教尊神和道教神仙请过来,与自己的祖先神相迭,相合 ; 还把一部分道教神也召进了自己的祖庙中。

  在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耸立着一座巍宝山,在巍宝山上建有一座青霞观,观内主祀老君,又俗称老君殿。它建在巍宝山的北面山腰,依山而进,层层迭深,崇台高阶,宏伟壮观。第一院系准提殿,内奉准提道人和老君的十六弟子。第二院有大厅和南北两厢房,大厅为全观主殿,奉太上老君塑像 : 坐状,左手拿八卦图,右手拿芭蕉扇,腰系青霞玉带,膝前有青牛、白象。塑像两旁书楹联两副,其一曰 : “东渡涵关儒问礼 ; 西游印度佛皈依。”其二曰: “一清之清自然真清,清虚妙境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冠全仙。”从大厅出来,南厢房屋格下悬有大匾一块,上书“片石含青”。内立石碑,正面镌刻康熙五十八年的《巍宝山青霞观常住田碑记》,背面镌刻嘉庆十五年的《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这一青霞观的建盖,相传是为了纪念老君降化南诏酋长细奴逻。康熙《蒙化府志·蒙氏始末附》载,细奴逻“耕于巍山之麓,其妇往 ,有老人美髯,戴赤莲冠,坐于盘石。旁有二童子,左执镜,右捧杖,侧有青牛白马。向妇索食,妇敬享之,回家再炊而往,考人复索之,又享之。如是者三。奴逻怪其迟,妇告之故。因同往谒拜于盘石下,老人谓曰: ‘尔夫妇何所欲 ? '奴逻叩祈福佑。老人因击其耜十三,曰 :‘尔子孙富贵,奕叶相承,其数如此。'遂冉冉腾云而上。嗣是树畜繁盛,部落日归,号蒙舍诏。”在《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中也载 : “巍山灵峰传为道祖显化地,南诏发祥实基于此。”民国《蒙化志稿·祠庙志》又云 : 青霞观“一名清微观,昔老子降化细奴逻之所。”这些记载,宜扬了“君权神授”、“神道设教”的思想,但从中反映了彝族将道教教主老君视为是与自己本族利益相关的重要神人。至今居住在巍宝山周围的彝族,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要赴魏宝山赶会,到青霞观烧香磕头、献酒献果子祭献老君。除此外,在到巍山土主庙祭祀祖先神细奴逻的同时,也要祭祀老君。在今云南省祥云县城东南七十公里处的天峰山上,有一座石筑者君殿和一座土主庙。老君殿内祀老君,土主庙内祀彝族祖先罗五。当地彝族相传 : 明万历年间,罗五在天峰山放羊,遇见一白发老人跨牛而来对他说 : “此仙都也。”说完转瞬不见,罗五于是遍告官绅,官绅即在天峰山建起老君殿。后,罗五死,其后裔认为罗五曾被老君指点,也在天峰山他放羊处建了土主庙祭祀他。云南楚雄哨区有彝文《指路经》载 ; “毕摩的法道,太上老君传,太上老君他,神通很广大,你不听教导,祖师不允许。 "( 云南社科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编印 )

  道教中的斗姆,亦名天后,系道教尊神,是道教诸星神中最受尊崇者。彝族对斗姆十分尊崇,贵州省彝文古籍称斗姆为“娄合”或“娄母密妮”,即女神与天宫最尊的女神。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族称斗姆为“德莫帕蛇”,即祟敬很盛的神。居住在云南省哀牢山区的彝族,是把斗姆演变为自己的祖先神,称斗姆为南诏王细奴逻之母沙壹。这也是哀牢彝族将自己先祖的哀牢夷九隆传说与斗姆生九子传说揉合在一起的反映。哀牢夷九隆传说见范晔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 中华书局版,第 2848 页 ) 载 :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枕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枕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 : “‘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 ? ’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九隆死,世世相继。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 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 ; ”斗姆生九子传说见道藏《北斗本命经》云 : “昔在龙汉,有一国王名周御,有王妃号紫光夫人。生莲九色,化为九子。其二长子化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为七星。圣母紫光夫人尊号北斗九真圣德皇后。”哀牢彝族将这两个传说揉合在一起,认为斗姆即沙壹,沙壹即斗姆。这种意识使云南彝区多建有斗姆阁,内奉斗姆。其形象是 : 头戴道帽,三面六只手,正面有三只眼,其中在眉心的一眼为纵目,六只手中,左边的三只手从上至下分别握着日、月、方天戟,右边的三只手从上至下分别握着印章、金铃、斩妖剑。彝族定期到斗姆阁举行祭祀仪式。此外,道教中的西王母,亦名西姥,或称金母、王母娘娘、王母,系道教神仙。《汉武内传》谓其为年约三十,天姿掩蕴,容颜绝世。郭庆藩《庄子》注其年若十六七,有仙姬随侍,降于汉武帝宫廷,赐食三千年一熟之蟠桃。《墉城集仙录》谓其为西华之真气所生之,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彝族同样视西王母为尊崇之神,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有西灵宫,内奉彝族祖先西膜,尊称为西灵圣母。楚雄彝族说西膜即西姥,西姥即西膜,西主母即是西灵圣母。

  彝族除将一部分道教尊神和道教神仙请过来与自己的祖先神相迭、相合外,还把一部分道教神召进了自己的祖庙中。在彝族的一部分土主庙中,除主祀自己的祖先神外,还祀有道教尊神和道教俗神。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蒙国土主庙内,除祀祖先神细奴逻外,还祀有城隍神,立于祖先神之旁 ; 在同一县的北山土主庙内,除祀祖先神凤伽异外,还祀西王母和财神 ; 在同一县的大仓土主庙内,除祀祖先神阁逻凤外,还祀有土地神 ; 在同一县的大村土主庙内,除祀祖先神细奴逻外,还祀有土地神、财神。在漾 彝族自治县平坡土主庙内,除祀祖先神孟获外,还祀有西王母 ;在同一县的上皇庄十五庙内,除祀茶氏彝族祖先外,还祀有土地神、城隍神、药王神。在永平县羊街土主庙内,除祀有张氏彝族祖先外,还祀有土地神。

  道家或道教传入彝族地区不仅时间早,而且很快被彝族民间所接受,与彝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揉合在一起,推进了彝族祖先祟拜的发展。这其中的原因,一是道家或道教思想与彝族的原始宗教、生活模式相吻合。道家或道教思想源于古代的鬼神思想 ; 源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的巫术和神仙方术 ; 源于谶纬之学 ; 源于黄老思想。道家或道教思想的这些渊源与彝族的宗教观念不相悖逆。鬼神思想是彝族先民在万物有灵的灵魂观念下产生出来的鬼神世界的反映,彝族先民把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已亡祖先视为神灵,对其进行祭祀祈祷。道家和道教就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彝族先民的许多神灵作为自己的神灵 ; 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这也是道家或道教渊源的东西,而在彝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中,遇疾病和疑难问题也兴占卜,交通鬼神则有毕摩 ; 道家或道教以阴阳五行推验灾异祯祥,也出自彝族远古先民羌戎的原始阴阳观 ; 道家或道教思想有许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彝族先民的灵魂观本身就充满着神秘。由于二者思想内涵的相符,道家或道教思想就很快深入彝族民伺,形成广泛而雄厚的基础。象征和标志二者的一些东西也自然的相合,彝族崇拜葫芦,认为始祖从葫芦出,有的彝族人家供奉葫芦祖先,有的人家把葫芦悬于大门头上,而葫芦又成了道教及其医药的象征和标志,道教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腰间常系一葫芦 ; 唐宋之际的著名道士陈传则是“斋中有大瓢挂壁上” ; 元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所居的长春宫,有“匏瓜亭”。彝族以虎为图腾,崇拜虎,而春秋时,老子、列子均以虎为道号或为姓。道家或道教深入彝族民间的第二个原因是,以彝族先民为王室的南诏统治者,在与唐王朝频繁亲密的交往中,受到唐王朝尊祟道教的影响。唐初,南诏酋长细奴逻在未建立南诏政权之前,就与唐王朝发生了密切联系,在“永徽癸丑四年遣逻盛炎入朝,唐授奴逻为巍州刺史,赐以锦袍。”到细奴逻之孙盛逻皮继位时,盛逻皮正式在南诏确立了道教的地位。于开元十四年 ( 公元 726年 ) 立庙祀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为圣人,把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的王羲之作为道教圣人祀奉 ; 到阁逻凤为王时,阁逻凤立《南诏德化碑》,碑文有“阐三教,宾四门”,三教就包括道教在内,到唐德宗贞元十年 ( 公元794年 ) ,唐使者与南诏王异牟寻订盟共击吐蕃、使用的是道教宗教仪式。《蛮书》 载 : “贞元十年,岁次甲戌,正月乙亥,朔,五日己卯,云南诏异牟寻及清平官、大军将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判官崔佐时谨诣玷苍山北,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谨率群官虔诚盟誓,共克金契,永为誓信。其誓文一本请剑南节度随表进献 ; 一本藏于神室 ; 一本投西洱河 ;一本牟寻留诏城内府库,贻诫子孙。伏惟山川神只,同鉴诚恳。”以彝族先民为王室的南诏政权统治者,始终与唐主朝保持着亲密联系。这种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彝族的宗教观念较其他少数民族更广泛地受到了道家或道教思想的影响。彝族也就在不断吸收道家或道教的文化思想过程中,发展了自己以祖先崇拜为中心信仰的宗教形态。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曾经光明富足,各种庄稼都长得很繁茂,一棵包谷能长出三种果实。包谷主杆顶上的天花谢了,生出红彤彤的果实叫高梁,中段枝杆上结的叫包谷,天花落地后,在包谷根上结出的果实叫落花生,当时人们的生活十分富足,真是吃不完用不尽,但是有些人不爱惜粮食,随意糟踏,有的人把糯米饭团拿去糊田埂塞水洞,有的人在棉花堆上打歌跳舞,这些人的行为激怒了天公,因而放开天河水,淹没了人间,世界洪水滔滔,一片汪洋大海。当时,有兄妹俩看见洪水冲来,危急之间躲进了一只木箱子里,木箱随着洪水漂流,漂啊漂啊,不知漂了多少个日夜,箱子不动了。兄妹俩打开箱子爬了出来,看到满世界都是洪水污泥,他们只好爬到山顶上生活下来。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兄妹俩都快满三十岁了,哥哥需要娶媳妇,妹妹需要嫁汉子,但是,人间除了他兄妹二人,再无人烟可寻,为了繁衍生息,兄妹二人只好忍羞成婚,生养儿女,所生的儿女崇拜虎,所以称为“腊倮拔”,彝语“腊拔”是老虎的意思,“腊倮拔”即老虎的后代。
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最小的儿子放牛回到家里,家里的人一个也不见了,只见桌上摆着一碗鸡肉稀饭,因见不到家里人,他心里十分悲伤,无心思吃稀饭,于是端起稀饭随手泼了出去,稀饭洒在鸡窝上,鸡窝立即飞上天空,变成了鸡窝星;洒在犁头上,犁头飞上天变成了犁头星;洒在斗上,斗飞上天,变成了北斗星。由于他泼稀饭时,手上也沾上了稀饭,他也升上天空,遇到一个天宫仙女,二人情意相投结了婚,后来返回人间生儿育女,他们就是彝族的先祖“腊倮拔”,也称“腊倮则务”即虎族小儿子。

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旧社会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人称彝族人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解放以后,国务院开展对各个少数民族名称的确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彝族代表研究讨论,在会议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称不统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内之分,“夷”不利于民族团结。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