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剁饼子地址大全:上海外国语大学朝鲜语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0:20:53
我想考上海大学朝鲜语系!不知道那里怎么样?我想问问有没有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可不可以帮我介绍一下这个学校!虽然我才初二,但是我想为我以后做一个打算!拜托各位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校概况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多能力、国际化人才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具有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大专、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26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19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欧洲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交学、翻译学),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俄语),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目前,全校共有研究生1100多名,本科生5300多名,专科生1000多名,留学生900多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专业结构设计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本科生设立导师制,实行学分制和主副修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努力培养外语基础厚实、专业口径较宽、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进入新世纪,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学校。学校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于1949午12月正式成立,校名为上海俄文学校。最初校舍为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1950年2月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即现校址。

1950年,学校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1年4 月建立东方语文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尼语。1952年3月,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学员150余人并入我校。至1952午8月,学校已初具规模,设俄、英、 缅、越南、印尼5个语种, 1952午下半年,全国始行统一招生,同时开始院系凋整。根据教育部指令,我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师生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9月,学校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11月,又改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为3年。10月,经过全国第一次统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正式入学。至1956午6月,学校先后招收7期学生共3998人,已毕业2087人,在校学生1900余名(含研究生),教师241名,其中苏侨教师90人,中国教师151人。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我校增设英、德、法语专业,学制定为4年,正式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57年,山东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转来我校学习。1958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外语院系调整方案, 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并入我校。同年,我校开办夜校部,设英、德、法、俄4个语种,第l批学员2200人入学。与此同时,我校接受上海市委财贸部和上海市外贸局的委托,开设外贸外语系,设英、德、法、 日、阿拉伯、西班牙等6个语种。1961年初,上海外贸学院成立,我校外贸外语系6个语种的师生全部转入该院。1962年, 上海外贸学院停办,其外贸外语系师生并回我校,学校重新恢复外贸外语系建制。

1963年9月,国务院批准我校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由我校和上海市教育局共建的附属外国语学校招生开学。1964年,增设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同年8月,上海外贸学院复办,我校外贸外语系再一次转回陔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我校被迫停课。1968年8月,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1970年开办试点班招收学员32名(设英、德两个语种)。1972年2月,根据上海市教育局决定,上海外贸学院并入我校。同年5月,学校恢复招生,学制3年,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新生入学,至1976年前后共收5批学生2542人。1972年10月,在我校设在安徽风阳县的“五七”干校开办外语培训班,设英、俄、德、法、日、阿拉伯、西班牙等7个语种,连续3年共收上海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600余名。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1977年恢复统考招生,11月,进驻学校的工、军宣队全部撤离。1978年,学制恢复为4年,并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同时,上海外贸学院复校,有关人员转回该院工作。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学校于1979年恢复出国培训部,成立出版社及各类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中心和外语考试中心。同年,我校和徐汇区区政府共同创办分校(今为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

自80年代起,学校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在办学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总的目标是把单科性的专业外语学院逐步改办成多科性应用文科类的外国语大学。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年,我校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1996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的部门预审。

东方语学院是在阿拉伯语系的基础上于 1997 年组建而成,学院现设阿拉伯语系,韩语系,波斯语专业和泰语专业,其中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于 1986 年被批准为硕士授予点、1998 年被批准为博士授予点。研究生教学设有 3 个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研究方向、阿拉伯文学研究方向和阿拉伯文化研究方向。该专业于 2001 年 9 月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下设阿拉伯学研究中心;韩语语言文学专业建于 1994 年 ;波斯语语言文学专业和泰语语言文学专业,均增设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程设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