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哪个城市最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0:28:22

20世纪30年代初期和中期,法西斯国家不断挑起局部战争,到了后期终于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很快占领北欧、西欧,法国投降。英国退守本土。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日军进攻美国珍珠港和东南亚,战争进一步扩大。苏美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战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中苏美英也加强了合作,接连召开会议。研究打击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1943—1945年,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先后战败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消灭了法西斯国家,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

  【学习建议】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的发生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西线形势 苏德战争发生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原因、经过和作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海战 北非战况 诺曼底登陆 柏林战役 日本投降 盟国的四次重要会议 二战的影响

  【知识点拨】

  1.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后果

  1938年8月23日,世界大战发生前9天,苏德之间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内容主要是: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不支持第三国对缔约另一方的进攻;不加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政府保持联系,交换情报,进行协商;条约有效期十年。

  苏德同时又签订了秘密协定,划定了两国在欧洲东部的势力范围和领土。其内容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苏联势力范围内;苏德以那累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瓜分波兰;德国对苏占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不表示反对。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协定的签订及其变成现实;实际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德国法西斯以利诱瓦解了英法与苏联的反德同盟的形成。苏联为狭隘的民族利益牺牲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以至于世界人民的利益。苏联及其领导人斯大林的这一行动使苏联、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形象严重受损。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世界大战发生。9月17日,苏联红军自东向西,从背后攻击正在抵抗德军的波兰军队。9月18日,德、苏军队在预定边界线停止了军事行动,瓜分了波兰。一年多以后,斯大林又下令杀害了数万名被扣押的波兰军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

  2.关于《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今属加拿大)海域美国战舰奥古斯塔号上会晤后发表了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主要内容是: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努力促使所有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进各国间经济合作,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公海航行自由,放弃使用武力等。《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实际上使美国公开加入到反法西斯斗争之中,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并为1945年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关于各战场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战场初期反法西斯力量都处于防御状态,法西斯在不断进攻。经过反法西斯国家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各战场先后出现了战局的转折,这些战场作为战争转折点的是:

  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北非战场: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

  苏德战场: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南欧战场:1943年8月,西西里岛登陆。

  西欧战场: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中国战场:1945年春季,大反攻。

  4.关于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体系

  1945年2月,正当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法西斯不断溃败情况下,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其主要内容有: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争罪犯;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战后德国和从德国统治下解放的欧洲各国政治民主化;准备成立联合国,并决定在4月25日于美国旧金山召开制定联合国宪章会议;三国外长经常举行会议,商讨有关问题;对德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对日作战;划定战后波兰疆界;确定战后波兰、南斯拉夫新政府组成问题;其他关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如对德意日殖民地实行托管。

  三国还背着中国政府,签订了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三国在1945年7月又召开了波茨坦会议,继续安排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和战后世界格局问题。

  以雅尔塔会议为主,苏美英三国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重新划定,使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和维持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雅尔塔体系又有强权政治色彩,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不久,双方矛盾冲突加剧、冷战局面形成,世界分成两大阵营。雅尔塔体系又成为“冷战”的代名词。

  【知识结构】

  【方法指导】

  1.同类知识合并

  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尽管内容总量不多,但头绪很多,涉及全世界范围的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复习时,应将同类知识归纳在一起。例如:法西斯国家突然袭击: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4月,德国突袭北欧丹麦、挪威;1940年5月,德国突袭西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和东南亚。

  二战中的重要战役:西欧: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诺曼底登陆等;苏德: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北非:阿拉曼战役;太平洋:中途岛战役、轰炸东京。

  盟国重要会议:大西洋会议、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注意会议内容及影响。

  2.注意二次大战进程(战况)形势图

  二战中,战况不断变化。作战双方交战地点,战线、控制地区等重要信息应当重视。该章教材及地图册中的《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法国溃败》、《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亚洲太平洋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图要注意阅读。

  3.注意与二战前后相关知识和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结合、联系复习

  例如:德国在二战前夕扩张领土,后在二战中继续扩张,二战结束时,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后形成东西德分裂局面。这些知识应联系在一起,德国历史发展规律和轨迹就清楚了。

  又如:反法西斯战争中,全世界人民斗争是一盘棋。复习时不要人为分成“世界史”(以欧洲战场为主介绍)和“中国史”(以中国战场为主介绍),应将相关知识联系。1940年秋,正当德军遭到首次失败时(不列颠之战),日军也遭到重挫(百团大战)。

  再如:几次重要会议的相似处可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参加的反法西斯文件有《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讨论对德作战的会议有大西洋会晤、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讨论战后问题的会议有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

  4.用螺旋线方式记忆德国对外的扩张

  德国法西斯自1938年吞并第一个国家奥地利到1941年发动侵苏战争,三年中侵略了欧洲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按被侵略的顺序连接起来,大致可用逆时针螺旋线,即:

  对照地图可以准确迅速记忆以上知识。

  【疑难解析】

  例1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此题关键是对②④两项的认识。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成果在历史上总的作用是进步的,但它也是双刃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促进战争发生。

  答案:C

  例2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警惕

  C.敦刻尔克撤退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

  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

  分析:此题关键在区分A和B。一战后,法国就筹备修建马奇诺防线,限制德国军备,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对德国有警惕。二战发生八个多月后,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军溃败。

  答案:A

  例3 说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和时间,指出联盟形成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简述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重要国际会议及主要内容,并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分析:该题重点在于说明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原因并评价其作用。其余问题在于考查历史记忆能力和归纳提炼能力。

  答案: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不但激怒了世界人民,而且也加深了美英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共同宣言,表明联盟正式形成。

  联盟形成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在北非战场获胜和西西里岛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盟国进入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英美苏三国首脑会议是:德黑兰会议,决定对德作战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雅尔塔会议,决定根除德国法西斯,战后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决定根除德国军国主义,重建德国民主政治,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说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势力各个击破;反法西斯联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 )

  A.西班牙 B.奥地利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1939年8月下旬,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属的秘密协定书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使苏联免遭德军进攻,赢得备战时间

  B.使德国免于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C.使英法绥靖政策破产,只能卷入大战

  D.使波兰遭到德军进攻,加速大战爆发

  3.对1939~1940年苏联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东方战线”的正确评价是( )

  A.推迟了苏德战争的发生 B.使当地居民免遭德国奴役

  C.侵略了弱小国家和民族 D.加强了反法西斯东方战线

  4.德国军队在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受挫是在哪个战役中?

  A.不列颠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5.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

  A.苏德战争发生后 B.太平洋战争发生后

  C.北非战争发生后 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国际文件中没有( )

  A.《联合国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大西洋宪章》

  7.成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盟军由防御转为进攻转折点的战役是( )

  A.珍珠港事件和阿拉曼战役

  B.中途岛海战和西西里登陆

  C.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

  D.空袭广岛长崎和诺曼底登陆

  8.规定日本必须把从中国窃取的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全部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有( )

  ①《开罗宣言》 ②《德黑兰宣言》 ③《联合国家宣言》 ④《波茨坦公告》 ⑤《雅尔塔协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是( )

  A.大战制约了科技革命的发展

  B.科技革命制约了大战的发展

  C.大战客观上推动科技的发展

  D.科技革命推动了大战的发生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最重要的启迪是( )

  A.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B.把战争制止在萌芽状态

  C.各国应该互不干涉内政

  D.凡是反动势力必然会灭亡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书中称:所有一切条约合同,有涉及中日之关系者,一律废止。

  材料二:1942年8月,美国出版《太平洋关系》提出战后对台湾实行“国际共管”。

  材料三:1942年11月3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应收回东北四省、台湾及琉球,朝鲜必须独立。”

  材料四:1943年12月公布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由中国攫取之土地,如满洲、台湾、澎湖等必须归还中国。

  回答:

  (1)国民政府发表对日宣战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美国某些人提出战后对台湾“国际共管”的企图是什么?

  (3)宋子文谈话中,涉及的“东北四省”、“琉球”指什么地方?朝鲜在战后独立,为什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4)参加开罗会议的是哪几个大国首脑?日本侵占中国的土地何时归还中国?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5)试简要评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湾、澎湖、东北主权问题的立场。

  2.简要分析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的原因和两次大战对德国的影响。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反法西斯联盟也在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