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泛雅为什么登不上:"曹参的大智慧"中的大智慧指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23:02:17
"曹参的大智慧'是现代文并不是古文.

主要就是无为而治
曹参在出任中央政府的相国后,依然推行无为而治。每天里饮酒作乐,不肯过问政事。年轻的孝惠帝刘盈终于沉不住气了,怀疑相国是不是看不起自己。于是把曹参的儿子(时任中大夫)曹窋找来,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离开我们,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是根据什么来考虑国家大事呢?’,这些话不要说是朕让你说的。”曹窋不敢抗命,回家后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来规劝曹参。曹参听后顿时勃然大怒,二话没说就打了曹窋二百皮鞭,还骂骂咧咧道:“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个小屁孩儿随便议论的。”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修理曹窋呢?上次的话是朕让他问您的。”曹参忙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想想,您和高帝谁更圣明英武呢?”惠帝回答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曹参又问:“那陛下您看我跟萧何谁更贤能呢?”惠帝说:“依朕看,您好像比不上萧丞相”。于是曹参说道:“陛下您说得对呀。高帝与萧丞相平定了天下,制定了明确完整的法令。陛下您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我等臣工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一听,顿时无言以对。想想曹参的话,觉得非常在理,于是说道:“好,您去歇息吧!”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萧规曹随”!我们在形容历史的美好时常常会说:“某某某怎么怎么,在历史上留下一段千古佳话!”,那么在笔者看来,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能够与“萧规曹随”相媲美的佳话并不多。屈指数来,不过只有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黄石公、张良的“孺子可教”,以及后来被笔者家乡地方剧种晋剧广为吟唱的升平公主与郭暧的“醉打金枝”。

“萧规曹随”的入选是当之无愧的!首先,说这番话的时候,曹参的表现不像传统观念中的忠厚长者,却更像是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的狡诡说客!曹参采用的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办法,设个圈套让你皇帝小儿来钻!你皇帝小儿不是说我“不作为”吗,那好吧,我就承认我的“不作为”,至于我为什么“不作为”,那自然是有理由的!紧接着便用两个答案几乎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来陈设出了自己“不作为”的理由。你跟你老子高皇帝刘邦谁更英明神武呢?这当然是废话了,年纪轻轻的孝惠帝怎么能够比得上功劳最高的高祖刘邦呢。至于自己跟箫何,早就在元功十八人的评选的时候,两个人的熟优熟劣就早已被刘邦下了定论,箫何当上了朝廷的相国,国务院总理,而自己只不过是齐国相国,山东省省长,面对这样的问题,年轻而贤惠的孝惠帝刘盈当然会随着曹参的设置去回答。可一回答不要紧,曹参马上会说“既然您不如您老爸,我不如萧何,那么现在他们制定了完备明确的法令,制定了一系列做事情的法则,那咱俩只要照本宣科,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去做事情就好了,还需要干别的什么吗?”每每读到这里,云起总是会称赞不已,这番话逻辑上严密,论证上的澎湃,意义之深远都是中华五千年所罕有的,恐怕战国时合纵连横的那些风云人物们恐怕也很难设置出如此精密美妙的话局。

第二,“萧规曹随”是曹参与萧何的友谊的璀璨升华!中国的政治,大部分时候呈现的都是“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其人”,昏暗或者英明的政治往往在为政者的生前红红火火,光彩夺目,可随着为政者的死,那些曾经红红火火、光彩夺目的政治也成了殉葬者而一蹶不振,不复提起。所以,在拓跋看来,一个人最大的幸运与辉煌不仅仅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重要的是在自己死后,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思想能够得以传承,得以发扬光大。前面曾经说到,曹参与萧何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矛盾是朝野所共知的。但萧何却在临死前推举曹参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萧何知道只有曹参,才能让自己的治下思想得以传承,只有曹参才能让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当然,曹参也没有让萧何失望,在“萧规曹随”谈话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机,在之后的为政中传承发扬了萧何制定的索规。在萧何与曹参在开始时的功劳之争产生矛盾的时候,两个人的精神境界并为真正高远,但在萧何临终前向孝惠帝刘盈推荐曹参的时候,在曹参向孝惠帝刘盈表明自己“萧规曹随”心思的时候,所呈现出来了的,是一种真正的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那个时候,谁上谁下,孰优孰劣的争执变得不再重要,你萧何的政治,不正是我曹参想要实施的吗,何必要在分彼此呢?所以说,正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萧规曹随”,成就了曹参,也成就了萧何!

第三,“萧规曹随”是道家治下思想精髓的绚烂体现。道家的治下,与别的学派是大相径庭的。他们主张“清静无为”,他们追求的是“垂衣裳而天下治”,讲究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笔者年幼无知时,曾经肤浅的将“无为之治”与“不作为”混为一谈,现在想想,着实可笑!不作为的本质乃是无为不治,而“无为之治”却是无为有治!同时,“无为之治”也不是全然不为,而是不为“画蛇添足、过犹不及之为”!

曹参接替萧何为大汉的丞相后,第一件事情便是选拔任用官吏。斯大林曾经说过:“干部决定一切”(后来被笔者发展为一把手决定一切!这里暂且不细说),这句话说得是非常到位的。如何任用干部、任用什么样的干部是确保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那么曹参是怎么任用选拔干部的呢?道家主张“守拙”、“尚愚”,曹参对干部的选拔,也是本着“守拙”、“尚愚”的原则,所以比起华而不实的文辞来,曹参更看重为人的宽容忠厚。如果发现官吏中有虽然拙于文辞却宽容忠厚的,便马上加以重用。如果发现官员中有为人苛刻,待人严厉,死抠条文,沽名钓誉的,便马上打发他滚蛋!

可见,对于“关键必要之为”,曹参不但不是“不为”,反而要将其为好!正是在曹参这种大智慧大从容的“无为之治”下,国家逐渐富强起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作歌来赞颂自己的好总理:“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循规蹈矩

无治而为。萧何死后他就这样。
还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