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大桥中学初中部:玉不琢不成器“”天然去雕饰----的价值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7:46:14
哪个更好

(一)玉不琢 不成器①
——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兑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3)兑(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④念终: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切合实际一些。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来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的。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http://www.sinology.cn/book/sswj/liji/liji024.htm
(二)清水出芙蓉的艺术境界——
何止是诗歌,所有文学创作都应该师法自然。只不过,最近老是谈诗,干脆就以诗代文了。诗法自然有两个含义:其一,写诗技巧高超,遣词造句自然流畅,不事雕琢,不着痕迹;其二,感情自然流露,率真质朴,动人心弦。也就是李白极为推崇和实践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谓自然美是也。
诗歌不是雕彻词句的擂台赛,不一定懂得字词多、知道典故多、会之乎者也就能写好诗,不是的!已故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是研究声律的权威,具有世界影响。但是他写的律诗没有一首是出名的,估计流传于世的,还是《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律学》、《中国语言学史》等等奠定他语言学泰斗地位的学术著作。“中国诗歌最有影响的十首诗”之首,不是苦吟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的推敲诗,而是再通俗平易不过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境是境,意是意,情是情,逼真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一如李白诗歌清新明快,自然爽朗的风格。
说到诗法自然,我特别推荐北海市诗人淖月先生。淖月是我和白草屋主比较熟悉的性情诗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北海知名度还不高。淖月的诗歌,正如白草屋主在《淖月集序》指出的“其诗风跌宕洒脱,情致缠绵,平淡自然,不受格律羁绊”,坎坷不平的经历,练就了淖月感人的诗篇,无论熟悉和不熟悉淖月的人,都能从诗歌字里行间强烈感受得到诗人的悲情、激情、苦情、痴情,甚至短短的四句七绝,也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情到深处,泪水铸诗,率真自然,冲口而出!
我在把玩鉴赏奇石、根雕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自然、天然的巨大价值,天然的石头和木头,价值比人工打磨雕琢的价值何止翻番?一块天然的奇石,一般都要经过几亿年的日晒雨淋,激流冲刷;奇形怪状的木头,一般也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生长,而打磨和嫁接,只需短短的几个小时,大不了就几天,这是多么悬殊的差别啊,其价值比较就可想而知了。艺术都是相通的,诗歌就是人们大脑的奇石和木头,应该追求自然平实的风格,崇尚自然流畅的优美,就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纯朴的村姑,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纯正泥料的紫砂壶,烧制的古朴幽光,无需打蜡抛光。无论旧诗新诗,首先都是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让读者感受得到扑面而来的真情实感,或泉水淙淙,或朝日喷薄,或火山爆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创作其实就是不停的掏空自己的心灵苦旅,太不容易了!有人写了一辈子诗歌,没有半首经典;唐朝诗人张若虚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就有一首《春江花月夜》流传千古,被闻一多先生称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金人元好问《论时三十首》说得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诗歌的自然之美,简朴其实来自纷杂,清纯缘自洗尽铅华。自然质朴,简洁流畅的诗风,应该是诗人苦心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分析了传统的诗歌创作理论,再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水古、庞白、伊廉、易冰之冰等北海诗人的新诗,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http://www.536000.com/bbs/display.asp?Title_ID=83782&pageno=
http://www.baidu.com/s?wd=%C7%E5%CB%AE%B3%F6%DC%BD%C8%D8%B5%C4%BA%AC%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