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春哪一集打仗:片面信奉“仁者爱人”????(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8:48:06
在企业管理中是什么意思啊??
最好能举一个例子,
很急很急,谢谢

一、仁:“仁”是儒家管理的核心。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
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即好事要与别人分享,不可
独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即坏事不可强加于人,比如你不希望自己得大病,也就不要让你
的职工在有毒的环境下工作身患重症。“仁”还有“克己”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私心、欲望膨胀,不择
手段。

“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配合。而这也正是人本管理所追求和倡导的。在企业当中,满足人的需要,即是仁。反过来讲,对员工不友善、不体贴,动辄得咎,人人自危,这不是仁。因此,企业在推进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毕竟,使大多数职工人心不定、得不到实惠甚至失去实惠的改革和管理,不是成功的改革和管理;使大多数职工感觉到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改革和管理,是失败的改革和管理。“仁”强调以德服人,以教育培训为主,促其自觉,而不是以消极的、高压的方式使其被动接受管理。管理者必须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使改革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仁”有两种体现:“内仁”和“外仁”。“内仁”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待之以仁。但企业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关系,即与外部的关系,如: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同行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与经销商或消费者的关系,等等。“仁内”,是追求“内圣”的境界;“仁外”,是为了达到“外王”的效果。“内圣”才能“外王”。那么,在对外关系上,企业如何“以仁为本”呢?

对国家、对社会的“仁”,就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这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基本的功能,也是最基本、最大的“仁”!企业必须尽力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亏损是不人道的。其他如诚信守法、遵章纳税也是“仁”,做好安全、环保、节能工作等也都是企业的“仁”。不加强安全管理,不进行环保治理,对员工是“不仁”,对社会是“不仁”,对国家也是“不仁”。这种“不仁”有时上升到触犯国家法令的地步了,法律就要追究责任。

对同行业厂家的“仁”,就是要避免恶性竞争,免得两败俱伤,而要引入“竞合”理念,建立起双赢模式,在适度竞争中促进行业发展,共同富裕。无序的竞争只会使双方都陷入“窘境”,路越走越窄,最后走进死胡同里。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是对别人的“仁”,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仁”。

对供应商的“仁”,就是不能一味地“压迫”(从本质上讲,一个企业利润的取得,总是建立在对上游的“压迫”和对下游的“剥削”之上的)。因此,企业开展目标成本管理,不能把降低成本的重点一味地放在压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应该更多地放在内部挖潜上。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再低总有一个极限,太低了质量就难以保证。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把供应商压得无利可图了,致使其不能维持经营,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设身处地地想,我的产品购买者对我采取这种方式,我也不会高兴。所以必要的时候,对供应商应采取一种“仁”的态度,适当让利,适当扶持发展。供应商多,企业自身采购余地就大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对经销商(消费者)的“仁”,就是要适当克制自己的“剥削”欲望,适度谋利而不是超额榨取。短期内榨取超额暴利,只会缩短这种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利小于弊。因此,对产品要有一个理性的利润判断,企业要在合理的利润与欲望中的最大利润之间寻找平衡点,应该是谋求“合理的最大利润”或者是“最大的合理利润”。供、产、销之间是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保护消费者利益,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强买强卖,这也是“仁”的表现。能够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好的价格、更让上帝满意的服务,这是更进一步的“仁”了。

“仁”有“大仁”“小仁”之别。有时对小部分是“仁”,对大多数、对全局就不一定是“仁”,所以“小仁”要服从于“大仁”。比如现在企业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小部分人暂时会失去一点点利益,这是为了将来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小部分人的不稳定,是为了使大多数人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今后能够生存得好一些,过得更安稳一些。否则,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加入WTO后国外“大鲨鱼”的闯入,企业生存都会很不容易,那时必然造成全体的窘迫。所以,有时看上去是“不仁”,实则是“大仁”。

对“仁”也要辩证地理解。“仁”并不是一味地散漫放纵,“仁”也强调严格管理。“仁”、“礼”不可分。孔子所说的“礼”,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仁”虽然以一种宽松的方式、提倡自我管理的方式出现,但当自律失效的时候,孔子也强调“是可忍孰不可忍”,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该严格管理的地方还是要严格。这里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掌握了“仁”与“不仁”之间的“度”,就是理解了“中庸之道”的真谛。(危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