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宁化一中高考:货币调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调节投资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4:06:19
货币调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调节投资的?

货币调节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后,在这一政策的正式贯彻和达成调节目标之间有一个内在机制在起作用,这个机制有两部分:一是内部传导机制;二是外部传导机制。

(1)内部传导机制
内部传导机制是指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其实质是货币扩张决定因子的特性问题。
货币供给的扩张是由货币扩张乘数决定的,而扩张乘数向何方向变动,则取决于影响扩张乘数各因素的特性,这些因素主要是:
①通货比率
通货比率是大众保有的现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通货比率发生变动,将影响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1)作为一种交易手段和支付手段,通货是所有金融资产形式中流动性最高、最便利的一种。因此,人们都有保有现金的偏好,通货比率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这种偏好,偏好程度如提高,现金即通货比率也要提高。 2)货币作为一种贮藏手段,它与其他金融资产有很强的替代关系,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将影响保存现金的机会成本。若银行存款的利率提高,通货比率由于人们保有现金成本的提高就会降低。3)通货比率既然是现金与活期存款的相对比例关系,显然,活期存款如发生变化,也会影响现金比率。4)物价的预期变动率也对现金比率有影响;当人们预期物价上涨时,一般都要采取购物保值的办法。人们手持现金增多,通货比率在短期内也会提高。 5)政局不稳或战争等偶发因素也会提高通货比率。
②定期存款比率
所谓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大众保有的定期存款余额对活期存款余额的比率。影响定期存款比率的因素主要有:1)定期存款利率。该项利率提高,将促使银行客户调整其金融资产结构,使定期存款额相对增加,反之将下降。2)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的变化。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相对提高,人们保有定期存款的诱因就会减弱,银行客户将减少定期存款数额,定期存款比率就要下降。3)公众收入水平的变动。一般收入提高,定期存款比率也提高。反之即低。
③法定存款准备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是全体金融机构依中央银行的法令规定缴存的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为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率以存款余额为权数的加权准各率,即:
R=(Rd十Rt)/(1十t)
式中: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一般情况下,当定期存款利率提高或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相对降低时,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将随之降低。在全部金融机构吸收准备率各异的存款,而且对业务不同的银行实施差别准备率的金融制度下,存款种类的不同、各类存款余额比率的变化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余额的变化,都将导致法定存款准备比率的变动。
④超额准备比率
所谓超额准备比率指银行保有的超额准备金占其负债总额的比率。超额准备就是各银行实际保有的现金资金(或为库存现金,或为存放中央银行的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影响超额准备的主要因素有:1)市场利率。超额准备是银行的不生利资产,市场利率即是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所以,超额准备比率与市场利率是负相关关系。2)再贴现率。在银行贷款和投资收益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成本降低,其生利资产的收益相对提高,将促使银行去扩张信用降低超额准备水平;反之则会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超额准备率就有相对提高的倾向。3)社会大众对现金和定期存款的偏好程度。如果大众偏好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比重上升,由于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相对活期存款要低些,定期存款的大量提存风险也远远小于活期存款,银行保有的超额准备自然会减少,超额准备率将随之降低。4)此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态度等因素均能通过影响银行的超额准备而使超额准备率降低和升高。

(2)外部传导机制
外部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无论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最终都要达到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增加影响社会总支出即总需求的变动。因此,在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支出之间的必然性因果联系中存在着一定的、使货币政策得以实现其预期目的传递机制。
对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给影响最终支出的传递机制问题,到目前为止,西方经济学家们大体有三种看法:
①货币供给量——财富——最终支出的传递机制
所谓财富一般是指实物财产、人力财产和金融资产。假定货币供给与财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货币数量增加社会的净财富亦随之增加。但财富增加能否最终影响总支出水平,则必须考察财富与总支出之间的关系,由此才能看出财富效果能否实际发挥影响总支出的作用。据分析,财富存量的变动通过下列途径影响实物经济部门的行为:
1)货币市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如果大众把增加的货币用于窖藏,新增货币就会成为闲置资金而对总支出水平不发生影响,这时,尽管货币政策能增加净财富,但其操作效果为零。
2)资产市场:货币供给增加使各家庭的财富增加,各家把增加的货币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资产市场上的金融资产需求会随之增加。企业在货币供给增加后,由于自有货币资产比以前充裕了,就会相应减少以债券或股票形式筹措资金的数额。金融机构因为准备金情况改善,会增加其生利资产,这也会提高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水平,由货币供给量增加产生财富效果,将透过资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改变经济主体保有金融性资产的数额,各项金融资产保有结构、价格、市场利率的相对变化,将决定资产市场影响最终支出的效果。通过金融资产数量发生的操作效果,称为信用供应可能性效果;通过资产价格产生的效果,称之为价值效果;通过资产收益率或市场利率产生的效果分别称之为资本成本效果和收入效果或替代效果。
3)商品市场:家庭部门保有的货币增加了,其消费支出会随之增加,此种行为影响商品市场而产生的诱发性财富效果,被称之为实质余额效果。
②货币供给量——资产结构调整——最终支出的传递机制
詹姆斯·托宾描述分析的这种传递过程如下:假定中央银行采取扩充性货币政策,减少各银行在该行的特别存款金额,使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减少而形成超额准备。如果银行用这些超额准备扩充其生利资产,以增加收益,那么,运用超额准备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用作商业放款。如果原来银行的放款市场处于均衡状况,现在需求水平不变,银行增加放款,该市场就会出现超额供给。银行如果根据实际情况调低贷款利率用以刺激需求水平,银行放款市场就会在较低的利率水准下再度恢复均衡,银行的存款将随着银行贷款的增加而增加。另一种方式是向社会大众买进政府债券,如果政府债券供给水平一定,因为银行的购买而产生超额需求,将导致债券价格上升与债券收益率下降以消除超额需求。债券价格提高可能使需求减少,也可能造成债券供给增加。于是政府债券市场再度恢复均衡,银行买入政府债券将使大众保有的银行存款增加。总之,商业银行无论采用哪种超额准备运用方式,都将破坏原来货币市场的均衡,产生超额货币供给。由于超额货币供给存在,资产结构失衡的调整过程便会继续进行。债券保有者将以价格较低的股权资产代替政府债券,于是股权需求将增加,‘造成股权市场的失衡,股票价格会上涨,收益水平会降低,厂商以股份资本形式筹集资金的成本亦会随之下降,这将诱使厂商发行股票,购进生产要素。这样,股票市场恢复了平衡,但是,资本物品市场由于超额需求出现供求失衡,这促使边际投资改善,使其产生正的收益,结果,资本物品的产量,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量和收入水平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都因此得到提高。整个社会收入水平提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将随之增加,原来的货币市场中的超额供给也将被吸收,这样,整个社会的资产结构再度恢复平衡。
可见,货币供给通过资产结构失衡和不断调整、选择机制实现了社会总支出的扩张。 ③货币供给量——信用供应量——最终支出的传递机制
假定中央银行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手段向居民部门买进政府债券,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会随之增加。那么,货币供给量增加对银行信用供应将有以下影响:1)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将使商业银行的实际存款准备增加而产生超额准备,银行可以以之作为扩张信用放款来源。2)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政府债券的价格,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即收益率降低,‘一般情况下,这使得政府债券的利率与银行放款利率之间的差距缩小,银行放款利息收益相对提高诱使其以银行放款替代政府债券的保有。但是,即使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银行信用活动的扩张,全社会的信用总量能否随之增加,这中间并没有肯定的因果关系存在。因为银行信用只是全社会信用总量的一个构成部分,只有全社会信用总量增加了,社会总支出水平才能提高。因此,银行信用对总支出水平的影响,关键看银行信用与全社会信用总量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否密切。

在上述三种传递机制中,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通过资产结构失衡影响总支出水平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经得起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