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除对档案有影响吗:internet最初建的目的是用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23:03:10

Internet 简史

Internet最初开始于1969年,源自于美国国防研究计划署(ARPA)的一项计划,该计划连接美国西南部的四所大学的主要计算机。此计划的具体执行由MA、CambridgeBBNN具体执行,并于1969年12月连接成功。1970年1月又加入了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MIT、Harvard、BBN、Santa Monica的SDC。到1971年1月,Stanford、MIT的林肯实验室、CMU(卡耐基-梅隆)、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英语世界的译法)也加入进来。之后几个月里,NASA/Ames,Mitre,Burroughs,RAND,Illinois University也加入了。之后,还有很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待加入。

Ted Kennedy议员于1968年得知BBN赢得了ARPA关于接口信息处理器的研究计划(合同) 他发送了一份电报对BBN的这种精神表示祝贺。

Internet设计之初是为了提供通信网络,即使部分节点遭到核打击而摧毁。 如果直连路由不可用,路由器会自动选择备份路由以到达目的。

最初的Internet只由计算机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用。那些日子里没有 任何事情对它是友好的,同时也不纯在家庭或者办公的PC机。对于任何一个 使用它的人,不管他是谁,都必须去学习使用复杂的系统。

以太网协议出现于1974,很多网络都在使用它,而它其实仅仅是Harvard大学 一个名叫Bob Metcalfe的学生在研究“分组网络”时候的副产品。Metcalfe的 论文最初因为分析不充分被学校驳回,之后当他加入了更多公式后又得到了承认。

Internet于70年代的成熟起源于BBN公司的Bob Kahn提出的TCP/IP技术体系结构。 1980年国防部对其进行了修改并于1983开始普遍使用。

Bell实验室1978年发明了UUCP协议。基于UUCP的Usenet于1979年开始初建, 一些新闻集团开始参加并提供了一种在全世界间交流信息的方法。但是, Usenet并没有被认为是Internet一部分,以为它不共享使用TCP/IP,而 仅仅连接全世界的Unix主机。许多Internet的节点却在享用着由新闻集团 所带来的便利。这仅仅是由网络建立所引起的社区建设显著变化的一部分而已。

同样的,BITNET(因为它的Time Network)连接了所有所有教育 结构的IBM主机并于1981年开始提供Mail服务。Listserv软件用来管理BITNET 上的邮件,之后它也被用到了其它网络中。在BITNET和Internte相连并 允许互传Email后出现了Gateway的概念,特别是在Email讨论列表中。 这类软件和其它形式Email讨论列表形成了建设社区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

当Email、FTP、Telnet标准化后,对于非技术人员使用网络变得容易得多了。 无论如何,今天的协议标准一点都不简单,但是网络的确实被更多的人的使用, 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们。出计算机系意外,物理、工程各系正在寻求更好的方式 去利用网络--如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交流或者共享文件和资源。图书馆则使得 检索更加自动化并使得自动检索可以为世界所用。

当Internet上的结点数较小,它更容易记录下网络可用资源的路径。但是当 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组织加入后,Internet变得越来越难于查询。所以有更加 迫切的需要去发明一种工具来检索网上的可用资源。

为了这个目的,最初的检索工具出自1989年,即Montreal NcGill University 的Peter Deutsch和他的小组发明了检索FTP的工具,他们管它叫做:Archie。 这个工具可以一步步的告诉使用者网络上所有可用的FTP资源,包括文件的 列表和可查询目录。在Unix系统里archie是一个命令,需要更多关于UNIX的 更多知识以发挥它的完全功效。

McGill University安装了第一个Archie,并发现某天从加拿大到美国的Internet 流量有一半时连接到Archie的。管理员们发现这所大学正在为这样大的流量付出 代价(不知道如何翻译),并切断了Archie和外界的联系。很幸运的是那个年代 还没有很多可用的Archie。

就在同时,Think Machines公司的Brewster Kable发明了Wais服务器,即一个 具有全部文本格式文件的目录服务器并允许对其上文件进行查询。在向高可用 性和复杂性演化的过程中,Wais出了很多不同版本,但是只有最简单的一版成为 网络人人会用的一种。峰值时期Thinking Machines曾经在全球有600个数据库作 为Wais被检索。其间包括了USenet经常被寻及的文件,已经所有为了发展Internet 标准的文档,甚至更多。和Archie并不如像直觉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稍微花一些 功夫去学习如何使用它。

1991年,Minnssota U。发明了第一个面向Internet的友好接口。该大学 希望建立一个本地网以连接校园内的信息和文件。其后在大型机并行和 具有CS结构的分布式小型系统两个方案间产生了巨大的争论。最终大型 机哌获得了胜利。但是CS的坚持者认为他们可以更快的作出原始模型,并 提前作出了演示模型。后来这个系统被人成为Gopher。Gopher被证明是 发展迅猛,在仅仅几年内全球有了超过10000台Gopher主机。它可以使得 没有任何Unix或者计算机知识的人去使用。在Gopher系统上你只需要敲击 数字或者类型就可以进行查询了。直到今天,MU的Gopher人在为全球提供服务。

Novada大学发明了Veronica 可查询服务,这种服务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它的主旨是只取首字母的缩写词,以提供更为简介的Archives服务。标志着 gopher菜单的蜘蛛迅速流行于全世界,以选择连接并获得所需求的目录。由于 太过于流行,它很难连得上。以至其它的Veronica开始发展以均衡负载。同样 的软件还出现在单一的节点上,它叫做jughead(Jonzys Universal Gopher Hierarchy Excavation And Display)

P D Archie的发明者,总坚持认为Archie没有Archiver好,除了看漫画以外 没有任何涌出。当Veronica 和jughead出现后使得他很恼火。

1989年另一件使得网络更容易被使用的事情发生了。Tim Berners-Lee 和 他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协议,目的是为了使得 信息更加分布化。这个协议于1991年成为WWW,即基于HTML形式的文本与 文本的连接,通过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去阅读与之连接的网页。尽管比Gopher 出现的早,它的发展还是要慢。

NCSA的MART Andreessen和他的小组于1993年发展了图形浏览器,并给出了重大 改进的协议。今天,Andressen是Netscape公司的首脑,这个公司提供了最为 成功的浏览器和服务器的产品。微软急于突破这种情形。

因为Internet最初是由政府建立的,它基本只限制于和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 部分的使用。商业化的应用只有直接用于接教育和研究服务的目的时才会被推同 发展,这种政策一直持续道90年代初期,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出现之前。之后, 利用商业网络横穿整个国家成为可能,而非借助政府的Internet骨干。

Delphi是首个商业机构提供网路接入服务。它于1992年1月开始提供Email服务, 并于1992年11月开始提供所有的Internet服务。1995年国家科学基金中断了和 Internet骨干的连接,所有流量都开始依赖于商业网络如AOL、Prodigy、CampuServe, 自此所有要求限制商业使用的主张全部消失。由于商业应用开始迅速的传播,教育 机构开始建立自己的角色,NSF基金的消失并没有对成本产生可评估的影响。

今天,NSF基金开始支持骨干网和高层教育机构以建立K12和本地化图书馆与 告诉网络连接。

微软开始大举进步浏览器、服务器、ISP市场,对其造成了商业上的推动性 影响,1998年发布的Windows98中捆绑了微软的浏览器,这显示了Bill Gates 向迅猛成长的Internet投资的决定。过去几年里的成功使得微软因垄断罪名 被推上法庭。我们希望您自己思考以判断这样的战斗到底是应该在市场上演 还是在法庭上。

有关未来的一个趋势是高速连接。56KModems及其提供者迅速发展起来,但和 之后的发展比较起来,这仅仅算是一小步。56K不足以承载多媒体业务,例如 音频或者视频也许,因为效果很差。但是新兴的一些技术如DSL(数字用户专线) 卫星广播、CableModem(同轴电缆调制解调器)都在部分区域里开始实用化, 未来的几年里它们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些技术尚有一些问题,不仅仅体现在 用户端,还包括如何维持高速率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当然,这些问题正在研究中。

在这个巨大增长的年代里,进入到Internet领域商家们很不规则的发现了 网络的经济模型。由广告提供的免费服务已经转移了来自于用户的直接成本。 如Delphi的服务商们提供了很多免费的网页、聊天室和留言版。网上销售迅速 发展起来,尤其是一些特定产品例如书籍、音乐CD和计算机但是利润却非常 微薄,比较商品价格却很容易,同时,公众信任的在线安全一直是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有趣的时代!

美国当时为了军事通讯而建设的

Internet 历史

因特网的提出

60年代中期,正处于冷战的高潮,美国国防部(DoD)认为利用电路交换网来支持核战时的命令和控制信息传输,因为,线路或者交换机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导致信息传输的中断,因此希望能够建立一种高冗余、可迂回的新网络来满足要求。1968年10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局(DARPA)和麻省坎布里奇(剑桥)的BBN公司(Bolt,Beranet,Newman of Cambridge,MA)签订合同,研制适合计算机通信的网络。
1969年6月,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组成了4个结点的试验性网络,称为ARPAnet。ARPAnet采用称之为接口报文处理器(IMP)的小型机作为网络的结点机,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每个IMP至少和其它的两个IMP通过专线连接,主机则通过IMP接入ARPAnet。IMP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并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和远程登录等服务。ARPAnet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组建的网络。
1975年夏天,ARPAnet结束试验阶段,网络控制权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DCA),DCA在ARPAnet基础上组建了美国国防数据网(DDN);
1976年,ARPAnet发展到60多个结点,连接了100多台主机,跨越整个美国大陆,并通过卫星连至夏威夷,触角伸至欧洲,形成了覆盖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
在DARPA资助开发ARPAnet的同时,许多厂商和用户也预见到了计算机联网的重要性,纷纷开展研究,例如:IBM公司推出IBM公司网络产品,DEC公司组建DECNET等;尤其是70年代末期的微型计算机问世,导致了局域网的发展。网络的多样化促使DARPA开始研究网络互连技术,1980年左右,DARPA开始致力于"The Interneting Project"(互连网技术)的研究,其研究的成果被简称为Internet,即我们现在提到的因特网。促使DARPA开展网络互连技术研究的另一个因素是ARPAnet随着用户的增多,覆盖范围的增大,原有的专为单个网络设计的管理技术亦不敷使用,必须加以改进。事实上,在ARPAnet仍处于试验阶段时,人们也发现当时ARPAnet选择的协议并不适合在多个网络上运行,许多人已经开始了各种协议的研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文顿*瑟夫和卡悬(Cerf. V和KaHN. R)于1974年提出的TCP/IP协议。该协议的思想得到人们的重新重视,并被作为提出了支持因特网的首选方案。TCP/IP协议集在ARPAnet上的应用,使得ARPAnet成为初期因特网的骨干网。根据因特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因特网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网络,而是一种互连技术,或者是网连网。
为了推广TCP/IP协议集,美国国防部采取了两个较大的动作:
1) 1983年前后,国防部秘书处取值性地要求连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必须使用TCP/IP协议集;
2) 资助BBN在UNIX上实现TCP/IP协议集,同时资助Berkeley公司将TCP/IP协议集写进UNIX操作系统。
这些动作有力地促进了TCP/IP协议集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人们使用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当时人们可以选择的网络软件又实在太少。推动TCP/IP协议集广泛应用的另一个部门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85年,NSF筹建了六个拥有超级计算机的中心;1986年,资助形成了NSFNET,速率T1,连接所有的超级计算机中心; 同时还对各地的科研协会进行资助,形成区域网,鼓励学校和研究部门就近连入区域网,共享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资源;所有NSF资助的网络都采用TCP/IP协议集,并连接ARPAnet,作为Internet的一部分。
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意识到仅靠政府资助,难以适应应用的发展需求,鼓励商业部门介入。MCI、IBM和MERIT公司联合组建ANS(高级网络和服务公司),建立覆盖全美的、T3(44.746M)的ANSNET,连接ARPANET和NSFNET。随后,DARPA和NSF拆消对ARPAnet、NSFNET的资助,因特网开始商用。商业机构的介入,出现大量的ISP和ICP,丰富因特网的服务和内容。美国政府通过因特网发布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信息。
TCP/IP技术的推广、因特网的商业价值,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热心接入因特网,并纷纷采用美国政府的方针:现由政府资助,逐渐转入自我良性循环。
从80年-86年,七年时间,因特网覆盖了数以百计的单个网络,连接了近20000台分布于大学、政府机构和合作实验室的计算机;90年达到3000个网络和20万台计算机;95年网络个数达到25000,主计算机数达680万台,用户数达4000万人,遍布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97年7月,欧洲市场协会统计:上网人数1.37亿(其中:英语国家7200万,欧洲国家3360万,亚洲1400万),并且每年仍有数万台网络服务器诞生,而用户数以每年20%的比率增长。据我国的国家因特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1997年10月,我国的上网人数为62万,计算机29.9万台;1998年6月,上网人数117.5万,计算机54.2万台;1998年12月,上网人数达到21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74.7万台。
显然,因特网要求因特网标准(TCP/IP协议集)的支持,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在标准化方面,因特网的原则是:当国际标准适用时,采用国际标准;当国际标准不适用时,研制新的因特网标准;当新的国际标准出现,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时,因特网标准将向国际标准迁移。